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BC)患者82例设为研究组,同期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2例设为对照组,探讨了超声参数联合血清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BC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病灶处的RI值、PI值和血清OPN、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I值、RI值、血清OPN、IL-1β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远处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预后良好者PI、RI、OPN、IL-1β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超声参数联合血清OPN、IL-1β诊断BC的AUC值为0.900,预测预后的AUC值为0.875。本研究证实BC患者存在超声参数及血清OPN、IL-1β水平异常情况,且异常程度与疾病病理特征关系密切,通过超声参数及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可对乳腺病变情况进行鉴别,并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结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选取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腹部包块但非EMS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发现,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PSV、EDV、RI、PI)、血清SDC-1、VEGF-A与EMS显著相关,PSV、EDV与血清SDC-1、VEGF-A呈负相关,RI、PI与血清SDC-1、VEGF-A呈正相关,且各项指标联合诊断EMS的AUC为0.925,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39%、90.20%。研究结果证实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血清SDC-1、VEGF-A联合在EMS诊断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血流参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TIA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DSA检查和TCCS检查,比较TCCS血流参数。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CS血流参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研究组颈动脉狭窄阳性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M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阴性侧和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TCCS血流参数诊断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PSV≥110 cm/s或MFV≥65 cm/s、PSV≥145 cm/s或MFV≥85 cm/s、PSV≥190 cm/s或MFV≥115 cm/s。最佳截断点TCCS血流参数诊断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符合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875,P=0.000)。因此,TCCS血流参数可有效监测TIA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孕晚期生长受限(FGR)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主动脉弓峡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变化及其对FGR的诊断价值,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于我院产检且确诊为FGR的孕晚期(孕周34~36周)孕妇5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孕晚期(孕周34~36周)孕妇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并比较两组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以及主动脉弓峡部的多个血流参数,如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末流速(PSV)、收缩期末反流流速(ESR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PSV/EDV(S/D)等。测量结果发现,观察组胎儿脐动脉PI、RI、S/D及主动脉弓峡部ESR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PI、RI及主动脉弓峡部PSV/ESR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弓峡部PS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证实孕晚期FGR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主动脉弓峡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均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PI、RI、S/D及主动脉弓峡部ESRV、PSV/ESRV均可作为诊断FGR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经阴道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选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2例,均接受病理检查、经阴道常规超声和SWE检查,并检测血清CEA水平。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两组经阴道常规超声指标(子宫内膜厚度、RI、PI)、SWE指标(Emean、Esd、Emax)及血清CEA水平;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结果显示,89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恶性组),63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良性组)。恶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良性组,RI、PI均低于良性组,Emean、Esd、Emax及血清CE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Emean、Esd、Emax、CEA、RI、PI均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均高于单独诊断,说明经阴道常规超声+SWE技术联合血清CEA检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选取4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N和T分期患者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结节形态、边界、回声、钙化超声征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C、A/TL、TI-RADS分级评分、PSV、RI、Adler血流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参数联合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AUC为0.902,诊断N1分期的AUC为0.879,诊断Ⅲ+Ⅳ分期的AUC为0.915,均大于任一单一参数(P<0.05)。可见采用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观测甲状腺结节征象与A/TC、A/TL、TI-RADS分级、PSV、RI、Adler分级,可诊断结节性质,并能评估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肿瘤分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结合弹性成像技术(UE)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乳腺肿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DUs、UE检查,以病理检查为对照,分析CDUs、UE及二者结合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病理检查显示,103例乳腺肿瘤患者中,恶性48例(46.60%)、良性55例(53.40%);乳腺肿瘤恶性者CDUs、UE得分明显高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CDUs为79.17%、72.73%、75.73%,UE为75.00%、65.45%、69.90%,CDUs与UE结合为95.83%、90.91%、93.20%,CDUs结合UE明显高于CDUs、U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证实CDUs、UE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且CDUs结合UE的鉴别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的彩超参数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选取孕妇400例,根据有无胎儿宫内缺氧分为病例组(72例)和对照组(328例),比较了两组的MCA与UA阻力指标比值(MCA/UA),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分析各参数对胎儿宫内缺氧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病例组MCA的RI、PI、S/D小于对照组,而UA的RI、PI、S/D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MCA/UA各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胎心监护提示病例组胎心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提示MCA/UA的RI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曲线下面积为0.628,PI的曲线下面积为0.661,S/D的曲线下面积为0.598。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宫内缺氧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检验值为0.661,彩超联合胎心监护评估的一致性Kappa检验值为0.798。将彩超参数MCA、UA与胎心监护联合用于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能提高评估准确性,便于尽早采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和超声造影(CEUS)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8例,给予TVS和CEUS检查。经病理学检查,恶性病变60例,良性病变48例;CEUS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VS检查(P<0.05);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阻力指数(RI)、达峰时间(TTP)与峰值强度(Peak)有明显差异(P<0.05);Ⅲ~Ⅳ和Ⅰ~Ⅱ期RI、TTP和Peak有明显差异(P<0.05);RI、Peak和TTP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789和0.856,P<0.05。相比较TVS,CEUS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超声多模态评分、血流参数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体内的变化及联合预测价值。选取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早孕患者86例,根据孕12周内是否发生流产分为未流产组(62例)与流产组(24例),另选择同期正常早孕孕妇8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子宫内膜超声多模态评分、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检查,发现超声多模态评分、PI、RI、S/D与URSA早孕患者β-HCG、孕酮及发生流产显著相关,联合预测URSA早孕患者发生流产的AUC为0.886,95%CI为0.806~0.965,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3.87%,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由此可见,URSA早孕患者的超声多模态评分和血流参数呈异常状态,联合预测流产的价值良好,能为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结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110例162个病灶,给予3.0T MRI及X线钼靶检查。经病理确诊为恶性病变101个;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Ⅲ型和早期增强率≥60%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而分叶状比例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X线钼靶表现:形态不规则、钙化、结构不对称和大导管征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MRI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MRI诊断(P<0.05)。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CEUS及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68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良性28例,恶性40例;常规超声特征中,良恶性病灶在微钙化、病灶周围血流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中良恶性病灶在增强强度、均匀度、显影时间及穿支血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定量参数中,良恶性病灶在TTP、PI、AU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6.43%、92.65%、97.30%、87.10%,高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或CEUS(P<0.05)。CEUS联合常规超声可显著提高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我院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探讨了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特征、子宫特征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病例组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测定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摆动子宫颈后,病例组的EDV测定值低于对照组,RI测定值大于对照组(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可知EDV、RI、子宫体积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AUC值均超过0.65,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漏诊率和误诊率也在可控范围内。本研究证实,通过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子宫形态特征,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浅表组织肿块患者210例,其中良性病变患者172例,恶性病变患者38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匀低回声、边界模糊、内部血流丰富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病灶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病灶最大长径/最大短径(L/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年龄、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内部血流、Vmax和RI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其诊断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达到84.00%和96.00%。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以≤2 cm乳腺病变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对照,分析超声BI-RADS、CT及二者联合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病理学结果显示,乳腺癌有58例(31.52%)、乳腺良性病变有126例(68.48%);超声检查对乳腺病变检出率低于CT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BI-RADS联合CT鉴别≤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55%、95.24%、95.65%,明显高于单独超声BI-RADS或CT(P<0.05)。本文证实超声BI-RADS、CT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且二者联合的的鉴别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回顾性选取乳腺癌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混杂高信号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期病灶ADC值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移ADC值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弥漫高信号和其他信号组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P<0.05。MR-DWI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应用价值较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