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土富勒烯电子结构的XP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富含稀土富勒烯Pr、Gd、Tb、Dy、Er@C2n的吡啶提取液的固态沉积膜进行了研究,检测到明确的稀土元素的XPS谱峰,表明富勒烯笼内嵌入的稀土元素具有特征的XPS谱峰。通过对谱峰的分析,发现稀土富勒烯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嵌入的Pr、Gd、Tb、Dy、Er等稀土元素与富勒烯球笼间存在电子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张春梅  徐岩 《分析化学》1997,25(4):491-491
1引言作者等曾报道水杨酸苯酯-TritonX-100-Gd3+增敏体系荧光法测定Tb3+。为了进一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并探讨同时测定Dy3+的可能性,本文探讨了乙、丁、戊酯等烷基酯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酯体系的灵敏皮最高,在该体系中Dy3+的特征荧光也明显加强,在Lu3+共存下Tb3+、Dy3+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2和8.0μg/L,对Tb3+而言,灵敏度较苯酯-Gd3+增敏体系提高了10倍。2实验部分2.1试剂与仪器1g/LTb3+、Dy3+标准溶液;3.5×10-2mol/L水杨酸酯(乙、…  相似文献   

3.
稀土溴化物与甘氨酸配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热法在29815±010K测量了REBr3·3Gly·3H2O(RE=La、Ce、Pr、Nd、Sm、Eu、Gd、Tb、Dy、Y;Gly为甘氨酸)和甘氨酸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及REBr3·nH2O(RE=La、Ce、Pr时,n=7;RE=Nd、Sm、Eu、Gd、Tb、Dy、Y时,n=6)在甘氨酸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用本研究设计的热化学循环求得上述10种REBr3·3Gly·3H2O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并计算出它们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4.
异丙基膦酸单正辛基酯负载树脂分离稀土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吸着有异丙基膦酸单正辛基酯的大孔聚异丁烯酸甲酯的负载树脂分离15种稀土元素,研究基分配系数,分离因素。结果表明采用梯度淋洗,可使La^3+,Ce^4+,Nd^3+;Nd^3+,Sm^3+,Er^3+,Gd^3+;Tb^3+,Dy^3+,Er^3+,Tm^3+,Yb^3+,Lu^3+以不同程度得以分离,并呈现明显的四分组效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稀土五磷酸盐Gdx1-XP5O14:Ce,Tb体系的制备,结构和光谱性质。当x>0.7时,该材料属单斜晶系I,P21/c结构,当≤0.7时,属单斜晶系Ⅱ,C2/c结构。研究了GdP5O14:Ce,Tb6 YP5O14:Ce,Tb的荧光光谱,确定了通过基质Gd离子中介的Ce^3+→Gd^3+→Tb^3+能量传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稀土组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十二个稀土与L-组氨酸(L-His)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Ln(His)3(NO3)32H2O(Ln=Y,La,Ce,Pr,Nd,Sm,Eu,Gd,Tb,Dy,Er,Tm)。并通过配合物的IR、UV、H-NMR、TG-DTA、磁化率及在水中的摩尔电导等的研究,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稀土组氨配合物中配体通过羟基氧原子与镧系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三价稀土离子Ln ̄(3+)(Ln=La,Ce,Pr,Nb,Sm,Eu,Gd,Tb,Dy和Y)与1,4-二羟基蒽醌的配位聚合物。考察了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磁性、导电性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8.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三甘醇-二(2,2'-乙酰丙酮-4,4'-甲基)苯基醚作配体,在无水甲醇中合成了七种希土氯化物的配合物,确定其组成是LnLCl(Ln:La,Ce,Nd,Sm,Eu,Gd和Dy),L:三甘醇-二(2,2'-乙酰丙酮-4,4'-甲基)苯基醚。由IR,UV,TG-DTG和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9.
NTO稀土盐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与稀土的硝酸盐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了11种稀土的NTO盐,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确证了它们的组成式为RE(NTO)_3·nH_2O,当RE为Y、la、ce、Pr、Nd、Sm、Eu、Gd、Tb、Dy和Yb时,n分别为6、7、7、7、8、7、7、7、5、5和6,并用DSC、TG-DTG和FT-IR技术研究了这些盐在等速升温条件下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
1,4—二羟基蒽醌与稀土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梅  曾广赋 《应用化学》1995,12(5):25-28
制备了三价稀土离子Ln^3+(Ln=La,Ce,Pr,Nb,Sm,Eu,Gd,Tb,Dy和Y)与1,4-二羟基蒽醌的配位聚合物,考察了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磁性导电性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Gd_xY_(1-x)P_5O_(14):Ce_(0.01),Tb_(0.02)体系中Gd的子晶格在Ce→Gd→Tb能量传递中的中介作用规律及GdP_5O_(14),GdP_5O_(14):Ce,GdP_5O_(14):Tb和Gd_xY_(1-x)P_5O_(14):Ce,Tb的荧光光谱、激发光谱。结果表明,当x>0.7时,结构从单斜Ⅱ(C2/c)的层状结构变为单斜I(P2_1/c)的带状结构,Ce ̄(3+)的发射光谱和Gd ̄(3+)的吸收光谱交迭增加等是Ce ̄(3+)→Gd ̄(3+)→Tb ̄(3+)能量传递几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稀土五磷酸盐GdxY1-xP5O14:Ce,Tb体系的制备,结构和光谱性质,当x>0.7时,该材料属单斜晶系结构当x≤0.7时,属单斜晶系结构。研究了GdP5O14:Ce,Th和GdxY1-xP5O14:Ce,Tb的荧光光谱,确定了通过基质Gd离子中介的Ce3+→Gd3+→Tb3+能量传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介质,含水溶剂中合成了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2(NO3)(phen)」(BA=苯甲酸根;Ln=La,Ce,Pr,Nd,Sm,Eu,Dy,Gd,Tb,Er),用元素分析、IR、DTA_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珠征,研究服配合物的顺磁性能和荧光性能,镨配合物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双核,Pr^3+的配位数为9,4个BA呈二种配位方式,丰富了四元配合物的结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间羟基苯甲酸、邻菲口罗啉与碳酸稀土合成了四种新的固体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L3,(Ln=La,Gd,Dy,Y;L=m-HO-C6H4COO-),并对配合物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稀土锗钨钒酸根多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合成了通式为K13H2「Ln(GeW10VO39)2」.nH2O(Ln=La,Ce,Pr,Nd,Sm,Eu,Gd,Tb,Dy,Yb)的10种杂多配合物。利用IR,UV,ESR,XPS,X射线粉末衍射和磁化率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和极谱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得出配合物经历了3步还原,第一步为钒的双电子可逆还原,第二步和第三步均为钨的不可逆还原;借助认温IR、变温XRD和TG-DTA研究  相似文献   

16.
STUDYOFTHEFLUORESCENCESYSTEMOFRIBONUCLEICACID-Tb(Ⅲ)ANDTHEDETERMINATIONOFRIBONUCLEICACID¥JingHeYANG;ChangLunTONG;NianQinJIE;Ho...  相似文献   

17.
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稀土氧化物中铈钆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6mol.L^-1的 到介质中,分别用252、273、220nm作为Ce^3+、Gd^3+、Tb^3+的激发波和燕生相应最佳发波长为350、310和544nm。用盐酸体系测定混合样比用硫酸体系测定时,Gd^3+的检出限提高一倍,Gd^3+抗Ce^3+的干扰能力提高10倍。同时测定三种离子的回收率在95.3%~108.1%之间。  相似文献   

18.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THE COMPLEX:GdFe(CN)_64H_2OSYNTHESIS,CRYSTALSTRUCTUREANDMAGNETISMOFTHECOMPLEX:GdF...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LiLn(π-C_3H_5)_4·nD(Ln=La、Tb,n=3;Ln=Ce、Pr、Nd、Sm、Gd、Er,n=2;Ln=Y、Dy,n=2.5;D为二氧六环)催化异戊二烯和苯乙烯的均聚合反应.其中,钇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为最高.聚异戊二烯顺式-1,4链节含量在43-81%.聚合体系内少量给电子体的加入使聚合物中3,4-链节含量高达84%.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语文用间羟基苯甲酸、邻菲罗啉与碳酸稀土合成了四种新的固体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了等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L2,(Ln=La,Gd,Gy,Y1L=m-HO-C6H4COO^-),并对配合物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