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在一般的中学理化教科书中,比重是没有单位的。而在东北人民政府编译的高初中物理,化学教科书中,比重是附有单位克/厘米~3。北京市中等化学教师教研会在本刊十五卷一期第六,七页中曾讨论及此事,认为比重没有单位,在那种场合下,这些名词应改为重度。我们对这问题提出以下的见解,以供读者参考,并希望加以批判,指正。以前的一般理化书籍中多以:『一物体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此』(或『一物体与4℃时水之密度比』)作为比重的定义。以『单位体积中的质量』作为密度的定义,而水在4℃时的密度等于1。所以由于这种定义而产生的概念是认为同一物体的比重与密度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所不同的只是比重没有单位,而密度有单位(克/厘米~3)。于是如果比重的单位也是克/厘米~3。就会被感觉得不易与密度区别。  相似文献   

2.
2.6 钛的光度分析及显色试剂光度分析法在金属材料钛的测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有机显色剂的研究和发展,可用于钛的光度测定的显色试剂也非常多。但能成功地应用于金属材料中光度测定钛的试剂却是屈指可数。主要的显色试剂有过氧化氢、二安替比啉甲烷和变色酸等。2.6.1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其与钛(Ⅳ)的显色反应纯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鼻嗅味、味涩且稍呈粘稠的液体。分子式为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6,在20℃时的密度为1.43g·cm3,在压力为101.326kPa时沸点为152.1℃,凝固点为-0.43℃,此时凝结成四方晶体。它在4℃时的密度为1.…  相似文献   

3.
H测定过MgSO_4-C_2H_5OH-H_2三元系在25℃、50℃、75℃的液固平衡和部分不饱和溶液汽液平衡的总压和分压。本文补充了30℃、0℃和-5℃时的溶解度数据,得到分层温度和浓度范围,绘出了溶解度图。测定了25℃和30℃饱和溶液的密度,粘度和平衡总压力。根据Jaques“假二元系”理论用Wilson、Uniquac和NRTL活度方程计算了溶  相似文献   

4.
高松装密度CeO2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CeCl3与(NH4)2C2O4共沉淀反应制备Ce2(C2O4)3前驱体. 前驱体Ce2(C2O4)3经高温焙烧, 得到CeO2. 研究了共沉淀反应温度、 pH、加料速度对CeO2松装密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pH为4.0左右, 反应温度为20 ℃, 加料速度为2 ml*min-1的条件下, CeO2的松装密度为2.01 g*cm-3.  相似文献   

5.
第1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球形的水滴分散于氩气中。在27℃时,其直径为1.0μm。假设水滴只同氩碰撞,水滴之间不发生碰撞。在27℃时测定这些水滴的均方根速度为0.50 cm/s。水滴的密度为1.0 g/cm3。1-1计算在27℃时该水滴的平均动能(mv2/2)。(球的体积为(4/3)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如果温度变化,水滴的大小和速度也将发生变化。在0℃~100℃之间,水滴的平均动能和温度呈线性关系。假定0℃以下,它还保持线性关系。在热平衡时,不必考虑颗粒质量,其平均动能都是相同的(能量均分定理)。在恒定体积时,氩(原子量,40)气体的比热容为0.31 J/(g·K)。1-2计算…  相似文献   

6.
SPME-GC-MS法分析水中的精禾草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禾草克,又名精喹禾灵,英文名为quizalofop-p-ethy、NC302D(+),分子式为C19H17ClN2O4,为淡褐色结晶,熔点76~77℃,沸点220℃/26.6Pa,密度1.35g/cm3,蒸气压110nPa(20℃),溶解度0.4mg/L(20℃),溶剂中溶解度(20℃)丙酮650,乙醇22,己烷5,甲苯360(g/L,20℃),pH9时半衰期20h,酸性中性介质中稳定,碱中不稳定。结构式如右所示。  相似文献   

7.
研究Li_2SO_4-EtOH-H_2O体系25℃气液平衡及液相的粘度和密度。湿渣法确定平衡固相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均为Li_2SO_4·H_2O。用经验公式ln(y/y_0)=K_1x K_2x~2 K_2x~3对体系的溶解度和密度数据进行关联。硫酸锂加入到液相后由于盐离子静电作用对乙醇-水体系粘度的影响。按Jaques的假二元体系模型,用WILSON,NRTL方程关联气液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8.
钽酸锂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固体氚增殖剂,主要有三种化合物:LiTaO3,Li3TaO4和Li7TaO6,Li3TaO4具有较高的锂密度(0.46g/cm3),还具有高熔点(1400℃)、良好的热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热导率等特点。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高相纯(99%)、小粒径(1.4μma.v)的β-Li3TaO4粉末。并从锂密度、相结构稳定性、热学稳定性和热导率方面讨论了Li3TaO4作为氚增殖剂备选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原位高温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KHSO_4从室温至550℃的相变过程,分别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及量子化学从头算分析KHSO_4晶体和K_2S_2O_7熔体的分子振动和拉曼光谱散射活性,对拉曼光谱特征峰进行归属,并获取KHSO_4与K_2S_2O_7熔体团簇特征振动的拉曼散射截面,建立特征峰面积与物种浓度的直观关系,并通过Factsage数据库研究KHSO_4分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10℃下KHSO_4链状结构向二聚体结构转换,KHSO4由正交α相变为单斜β相; 220~550℃分解为K_2S_2O_7,由平衡常数K计算得到反应焓ΔH=(72.59±2.40) kJ/mol.  相似文献   

10.
秃毛冬青甲素为一种新木脂类化合物,在氯仿中重结晶得无色透明的六边形晶体,它的分子式为C14H16O6,分子量280.09,计算密度1.443g/cm3,m.p.195~197℃.  相似文献   

11.
研究Li_2SO_4-EtOH-H_2O体系25 ℃气液平衡及液相的粘度和密度。湿渣法确定平衡固相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均为Li_2SO_4·H_2O。用经验公式ln(y/y_0)=K_1x+K_2x~2+K_2x~3对体系的溶解度和密度数据进行关联。硫酸锂加入到液相后由于盐离子静电作用对乙醇-水体系粘度的影响。按Jaques的假二元体系模型, 用WILSON, NRTL方程关联气液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12.
浦琮  周伟舫  张亿良 《化学学报》1994,52(4):331-336
应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锑在0.005mol.dm^-^3SO~4+0.5mol.dm^-^3Na~2So~4溶液(30℃)中以0.9V(vs.Hg/Hg~2SO~4/0.005mol.dm^3SO~4)生长3h的阳极Sb~2O~3膜的半导体性质.从Mott-schottky曲线可知.此膜 为n型半导体.平带电位为-0.34v(vs.Hg/Hg~2SO~4/0.005mol.dm^-^3SO~4).施主密度为4.0×19^1^9cm^-^3.讨论了锑增加铅锑合金极PbⅡ氧化物膜施主密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薛春兰 《化学教育》2001,22(7):88-89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HCl,形成"白烟"(TiCl4+H2O=TiOCl2+2HCl↑).四氯化钛可由TiO2氯化制备:TiO2+2Cl2=TiCl4+O2.但此反应在1000℃高温下进行仍然很慢,如果有炭粉存在时,在650℃~850℃反应便可顺利进行.实验室制备TiCl4时可利用图1所给的装置.  相似文献   

14.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HCl,形成“白烟“(TiCl4 H2O=TiOCl2 2HCl↑).四氯化钛可由TiO2氯化制备:TiO2 2Cl2=TiCl4 O2.但此反应在1000℃高温下进行仍然很慢,如果有炭粉存在时,在650℃~850℃反应便可顺利进行.实验室制备TiCl4时可利用图1所给的装置.……  相似文献   

15.
娄延果 《化学教育》1996,17(4):47-48
’95年高考题36题第(2)小题为:CH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2H4,C2H4(水和其它反应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的CH4经催化氧化后得到一种混合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 780克/升。  相似文献   

16.
新疆高碱煤分选组分中碱性矿物赋存及差异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五彩湾高碱煤为原料,通过有机重液浮选和理化分析及热力学模拟解析活性矿物质热演化特性。结果表明,五彩湾煤以密度在1.40-1.50 g/cm~3的组分为主(质量分数超过70%)。可溶性Na和K等主要存在于较低密度组分(-1.40 g/cm~3)中;在高密度(+1.50 g/cm~3)组分中发现了以硅铝酸盐形式存在的碱及碱土金属(AAEMs)。Ca主要以方解石形式存在,伴随高岭土和石英富集在高密度组分中。在低温(500℃)灰化时少量Na释放,大量可溶钠盐的残留导致各分选组分中Na的扩散量相差不大。在815℃热处理温度下,低密度组分中大部分Na挥发到气相中;高密度组分中的部分碱金属可被黏土(高岭土)和石英等矿物质捕获,抑制其释放。Fact Sage热力学模拟发现,温度低于550℃时Na盐仍稳定存在于灰中;温度高于550℃时Na盐开始挥发,同时部分Na向NaAlSiO_4转化;在约620℃时,Na盐消失,同时NaAlSiO_4的含量逐渐趋于稳定。SiO_2含量的差异显著影响含Na等矿物质的演变行为。在500-815℃,Ca以CaSO_4和硅铝酸钙的形式稳定存在,而M g则在不同形式的硅酸盐之间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7.
缓冲溶液法制备氧化钐稳定氧化锆纳米粉体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硝酸盐为前驱体、NH3·H2O-NH4HCO3为复合沉淀剂,采用缓冲溶液法制备了含4%~12%(摩尔分数)Sm2O3的ZrO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比表面吸附法等对所得粉体的相结构、形貌和粒度进行了测定。所得粉体经冷等静压成形后,在1300~1500℃下烧结5h,得到烧结体。采用阿基米德法(水介质)测定了烧结体的密度,采用扫描电镜对烧结体的微结构进行了观测,并通过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了烧结体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当Sm2O3掺杂量大于8%时,在600℃煅烧共沉淀物可得到具有立方结构的氧化钐稳定氧化锆(SSZ)粉体,其颗粒形状规则,粒径在10~20nm。随着Sm2O3掺杂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增加,1500℃烧结的掺杂12%Sm2O3的ZrO2(12SSZ)烧结体的相对密度为96.91%。在500~800℃的测量范围内,SSZ烧结体的电导率与温度成线性关系,12SSZ在800℃时的电导率可达0.043S·cm^-1,电导活化能为0.72eV。  相似文献   

18.
图像在线测量法研究煤热解过程中的膨胀与收缩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实时在线图像采集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型煤在热解过程中的膨胀与收缩特性。结果表明,400℃左右时型煤开始发生收缩,400℃~550℃和650℃~800℃是型煤发生收缩的两个高峰阶段,1000℃体积收缩率达32%~44%。型煤的体积收缩大小主要与挥发分和灰分质量分数有关,型煤体积收缩率随着挥发分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着灰分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横向、体积收缩率随着型煤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膨胀率和收缩率与密度成线性关系,随着密度的增大,最大膨胀率增大而收缩率减小。  相似文献   

19.
目测变温法,差热分析法,配合X射线粉末相分析研究了KNO3-KCl体系的状态图。体系中有固液异组成化合物KNO3·KCl生成。它在359℃熔化分解为KCl和转熔点液相P。其组成含KCl 12.5Wt%。此化合物在124℃和271℃分别发生两次多晶转变。化合物与KNO3在含KCl 5.0%处形成低共熔点E,其温度为318℃。体系中可能存在介稳化合物4KNO3·KCl,它在342℃熔化分解。  相似文献   

20.
徐英年  周洁 《化学学报》1991,49(4):351-358
我们设计了一种小型密度计,它用螺旋测微计作体积置换泵,可测到3×10^-^4mL的体积变化。实验时仅需8mL样品便可精确测定各温度下的密度,其精度≤2×10^-^4g/mL,而且操作简单,用该装置测定了293.15-323.15K水、丙酮、MIBK及相应的二元、三元体系的液体密度,并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