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采用三(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乙胺)镧[La(OPEBS)3]作为单组份引发剂用于引发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系统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单体/引发剂比例、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OPEBS)3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反应温度为40℃,[-εCL]/[La]摩尔比为1 000,反应时间为40 min的聚合条件下得到分子量约为5.84×104,产率为99.9%的聚己内酯(PCL).1H NMR结果显示己内酯单体是通过酰-氧键的断裂插入增长链.  相似文献   

2.
首次采用三(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乙胺)镧[La(OPEBS)3]作为单组份引发剂用于引发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系统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单体/引发剂比例、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OPEBS)3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反应温度为40℃,[-εCL]/[La]摩尔比为1 000,反应时间为40 min的聚合条件下得到分子量约为5.84×104,产率为99.9%的聚己内酯(PCL).1H NMR结果显示己内酯单体是通过酰-氧键的断裂插入增长链.  相似文献   

3.
聚己内酯的表面化学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物可降解吸收的聚己内酯作为材料基质,用紫外光氧化、溶液法化学接枝的方法在其表面接上亲水性的甲基丙烯酸,用接枝前后吸水率的变化研究了最佳的氧化接枝反应条件,并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对接枝表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得到了表面亲水性大大增强而本体性能并未明显改变的聚己内酯薄膜。  相似文献   

4.
杯[6]芳烃可以作为一种外给电子体活化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稀土配合物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适量加入杯[6]芳烃于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稀土催化荆中,提高了ε-己内酯0℃下开环聚合的活性和所得聚己内酯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5.
多壁碳纳米管/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氧化处理后与魔芋葡甘聚糖复合,制备氧化多壁碳纳米管/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材料(OMWNT/KGM),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TG(热重分析),DMA(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实验检测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多壁碳纳米管的引入提高了复合膜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锂藻土(Laponite)为无机交联剂,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和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为离子型单体,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离子型聚(AMPS-co-AA-coDMAPMA)/Laponite纳米复合(NC)水凝胶.在证实纳米复合水凝胶组成和网络结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机械性能及在不同p H缓冲液和盐溶液中的溶胀行为.由于Laponite的均匀分散使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断裂拉伸强度达196 k Pa,断裂伸长率达3 805%,且该纳米复合水凝胶表现出一定的p H和盐敏感行为.  相似文献   

7.
以三(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乙胺)镧La (OPEBS)3为引发剂引发L-丙交酯(L-LA)和ε-己内酯(ε-CL)的共聚,可控合成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加料顺序、投料比、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M/I)及聚合温度对L-LA和ε-CL共聚的影响.由石油醚抽提纯化的聚合物经GPC、1H NMR和DSC分析,表明该共聚物为L-LA和ε-CL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锌粉作催化剂(I)对3-吗啉酮(M)和ε-己内酯(CL)进行催化开环聚合得到一种新型酯酰胺聚合物聚(3-吗啉酮-ε-己内酯).研究了3-吗啉酮和催化剂锌粉的质量比m(M)/m(I),3-吗啉酮和ε-己内酯的摩尔比n(M)/n(CL),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锌粉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实验选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4h,m(M)/m(I)=50:1,n(M)/n(CL)=1:2),可得到数均分子量为13509的聚(3-吗啉酮-ε-己内酯),产率为79%.  相似文献   

9.
聚己内酯(PCL)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其在催化剂、加热等适当条件下,可与其他如聚乙二醇(PEG)、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等单体或低聚物发生共聚,以改善聚合物性能;也可通过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或者在PCL材料表面化学接枝其他化合物,以得到性能更为理想的聚合物材料.这些PCL基材料已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开发应用,尤其作为组织损伤修复的支撑材料、药物负载和可控释放的承载系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应用潜能.本文将就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胆道梗阻是临床上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 而植入可吸收支架以替代或扩张梗阻病灶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以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Poly (L-lactide-co-ε-caprolactone), PLCL) (丙交酯与己内酯的质量比为8020)和聚L-丙交酯(Poly (L-lactide), PLLA)为基质制备了管状支架, 然后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PHMG)涂覆于支架表面制备抗菌涂层, 研究该支架的理化性质、抗菌活性以及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十二指肠的通畅性. 结果表明 PLCLPLLA=5050(P50-50)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所有配比材料中最好. 经PHMG包覆后的PP50-50皮下植入时, 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体内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用PP50-50膜制成的支架在28d内在小鼠十二指肠内具有良好的通畅性和支撑性. 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 炎症反应发生在早期, 随后消退. 这些结果表明, PP50-50支架可能是治疗胆道狭窄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