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 物理学史》课程的需求, 分析了将《 物理学史》建设为本科生通识课程 的可行性. 根据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 对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和考核手段等方面都做了改革, 实践结 果表明: 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可以实现其传递物理文化、 培养物理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已经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在国家教委领导下组织制订的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专科物理课程建设和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下面谈谈个人对《要求》的认识。一、按“以应用为目的”来改革专科物理教学内容长期以来,专科物理无章可循,往往照搬本科物理的教学内容。又因为学时比本科少,  相似文献   

3.
谢春  涂源安 《物理通报》2007,(6):48-51,58
2007年广东高考是施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命题要“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笔者认为物理试题体现了上述要求.命题突出了改革的特点,从命题思想、试题设计、内容取材、题序布局,到落实《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考查要求等,都能巧妙地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4.
张达宗主编《物理学基本教程》、徐绪笃等编《物理学教程》,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89年春出版.这两套教材,是经过高校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征稿,于1983至1984年两次评选选中的.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本课程基本要求后,又按《基本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审查和修改. 这两套书,经过全国部分高等学校试用,得到不少试用者的好评.既符合基本要求,又具有改革精神,反映了编者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各具独特风格.张书继承了我国传统教材的优点,文字简练,凝结着编者丰富的教学经验.徐够获意继承与改革相结合,适当提高了起点,避免了与中学…  相似文献   

5.
两个《基本要求》开宗明义地列出一段相同的论述,把物理学影响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价值凸显出来,并作为一条价值主线鲜明地贯串于基本要求的始终,具有鲜明的课程价值性.为了注重体现这条鲜明的价值主线,《基本要求》分别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大学物理课程的思想和方法论价值的两条相应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之一,在课程内容上:避免重复,重在提升;基本途径之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渗透方法,重在体验。本文以大学物理的力学为主分别对实现两条基本途径的主要内容作了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各综合大学: 现将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物理实验编审小组审订的综合大学物理学专业普通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随文印发给你们,供试行。《基本要求》是在总结近十年来各校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审订通过的。《基本要求》规定了综合大学物理学专业普通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二门课程必须达  相似文献   

7.
应用物理类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瑞皋  柯善哲  吴寿锽  马光群 《物理》2004,33(3):218-222
应用物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物理学应用型人才,物理学应用型人才是具备实验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双重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物理学应用型人才应着重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编写区别于物理学专业的、适应应用物理类专业特点的课程教材,应用物理类专业《电磁学》教材遵循电磁理论发展顺序的体系能体现理论发展的规律,符合普通物理的特点、要求和教学目标,文章论述了应用物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介绍了我国第一套适应应用物理专业的面向21世纪的《电磁学》教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教育部制定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中关于光学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光学部分内容衔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衔接的建议,希望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理专业考试计划并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制订的.大纲的要求从总体上与全日制(四年制)普通高等学校物理专业的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相一致. 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热学课程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热学课程自学考试要求考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物质热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地应用学到的知识、概念和规律,讨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热学问题.同时,热学课程的自学考试也为考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二、自学考试的基本内容 (一)热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二)…  相似文献   

10.
精品课程建设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施奠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对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实施与完善教学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高等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如何与《新课标》高中物理的有机衔接是面临的新课题,对本校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基本要求执行方案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11.
编写《工程专科应用物理》的几点体会庞金富(华北航天工业学院物理教研室,河北廊坊102849)在国家教委1990年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如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1)使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了解物理学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实验教材建设组1992年工作会议于11月11日至16日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听取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片负责人对本片内关于新纳入教学计划的《微机原理和应用》、《接口技术》两门课程教学大纲制订情况的汇报,并讨论和研究了这两门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基本要求,制订了试行教学大纲。与会者一致认为,把微机技术引入实验物理学将使本学科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上两门课程的开设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更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本要求》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架起了一个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多维价值坐标系”,这个“坐标系”的原点就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坐标分量”就是大学物理课程的多维价值.本文从推进课程内部资源建设;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的发展;赋予启发式教学新的内涵等方面论述了“回到课堂教学原点”的含义;并对以“教学为原点”建立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多维价值坐标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内、外基础物理改革及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改革形势出发,分析并介绍了高工专物理课程建设的进程,探讨高工专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并简要介绍1994年修订的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工作。在领会教育部文件基本精神和要求的前提下,形成了对课程思政工作的正确认识,明确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确立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即设定课程思政目标、确立思政建设原则、厘清思政建设路径及设计实施方案。经过一年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不仅一直是武汉大学的一门优秀课程,而且也是武汉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的一个成果。它将原来物理系本科生的普通物理课程《原子物理学》与理论物理课程《量子力学》打通合并为一门课程《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使得原来的54+90学时缩减为现在的108学时,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还有机地结合了两门课的各自特点:从原子物理的实验事实出发建立量子力学的系统理论,再用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解释原子物理的试验现象。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对该课程易学、易懂、易会、易用。  相似文献   

17.
 许多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想报考高校物理系或物理专业,但不知所开设的课程.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本刊新辟《高校物理系基础课介绍》栏目,分期介绍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的《理论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内,外基础物理改革及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改革形势出发,分析并介绍了高工专物理课程建设的进程,探讨高工专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并简要介绍1994年修订的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清楚地了解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基础是教师顺利开展新知识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中对物理知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对物理课程各模块的实际选学状况等方面,较为详尽地分析了高中理科毕业生的物理知识结构,即理工科专业大一新生的物理学知识基础,此分析能为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医用物理学》科学出版社作者:吉强王晨光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医药类专业的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相应的知识点,由全国11省市17所院校长期从事医用物理学教学的骨干教师(包括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强、王晨光、邓玲、韦相忠,现任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莫华、刘东华、童家明、贺奇才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历经一年多时间,召开多次编写会,商定、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