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首次研究了碳化钨负载S2 O2 -8 ZrO2 (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WC PSZ)上正戊烷的反应情况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各种因素 ,并用GC MS ,XRD ,BET等手段分析了正戊烷反应产物和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结果表明 :WC PSZ对正戊烷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催化作用 .PSZ在负载适量碳化钨后对正戊烷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显著提高 ,显示出优于Pt PSZ催化剂的效果 ,碳化钨的负载量为 2 0 %的效果最佳 .适当的焙烧、活化和反应温度等条件是取得良好反应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首次研究了碳化钨负载S2O28-/ZrO2(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WC/PSZ)上正戊烷的反应情况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各种因素,并用GC-MS,XRD,BET等手段分析了正戊烷反应产物和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结果表明:WC/PSZ对正戊烷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催化作用.PSZ在负载适量碳化钨后对正戊烷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显著提高,显示出优于Pt/PSZ催化剂的效果,碳化钨的负载量为20%的效果最佳.适当的焙烧、活化和反应温度等条件是取得良好反应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S2O2-8和SO2-4促进ZrO2固体超强酸正戊烷反应性能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察了常温下S2O2-8促进ZrO2(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正戊烷的反应性能,并与SO2-4促进ZrO2(SZ)反应相比较,观察到PSZ和SZ对正戊烷都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作用,主要产物分别为异戊烷和异丁烷.正戊烷的异构化转化率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主要取决于样品的焙烧温度.但对于正戊烷异构化反应,PSZ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比SZ的低50℃.在各自的最佳焙烧温度下反应1h后,前者的异戊烷生成率为后者的1.3倍.通过S含量和比表面积测定以及用XRD和FTIR等手段分析了PSZ的物理化学特性.从原位FTIR谱图发现,PSZ(550℃)表面S-O键的红外吸收明显比SZ(600℃)的强;通过吡啶红外手段发现PSZ(550℃)吡啶离子吸收峰的红移大于SZ(600℃),表明前者的Lewis酸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通过向S2O82-/ZrO2催化剂中同时引入适量的Pt和Al2O3, 制备出了具有较高催化性能和高稳定性的Pt-S2O82-/ZrO2-Al2O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以正戊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 考察了Al含量对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XRD, BET, FTIR, TPR, TG-DTA, NH3-TPD和ICP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l能够延迟ZrO2的晶化温度, 抑制硫的分解; Al能够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增强硫氧键的结合, 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增加催化剂的酸强度和酸总量. 当Al2O3质量分数为2.5%时, Pt-S2O8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正戊烷异构化收率可达60.02%, 选择性在98.2%以上.  相似文献   

5.
SO2-4/ZrO2-Al2O3及载Pt催化剂上正丁烷异构化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与制备条件的关系,探讨了催化剂表面结构及晶化程度,并在N2活化条件下用脉冲色谱法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庆活性。结果表明,添加A1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反应温度,载铂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2O8^2-/ZrO2-CeO2催化剂,通过XRD,FTIR,BET,TEM,DSC/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乳酸丁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ZrO2晶粒由四方相向单斜晶相转变和催化剂表面含硫物种的流失;当焙烧温度高于500℃时,体系内部有四方相Ce0.16Zr0.84O2固溶体形成,最佳焙烧温度为600℃。在n(乳酸):n(正丁醇)=1.0:3.0,。(S2O8^2-/ZrO2-CeO2)=12.0%,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2.0h的条件下,S2O8^2-/ZrO2-CeO2催化剂对乳酸的酯化率达96.6%。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因其特殊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特性及高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许多重要的催化特性[1],某些经特殊处理得到的金属氧化物(如ZrO2、TiO2、Fe 2O3等)负载SO24-后可以成为固体超强酸[2]..有关SO24-/ZrO2系列固体超强酸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较多[3,4a,5].夏勇德等[4b,6]报道用(NH4)2S2O8浸渍无定形Zr(OH)4可制备超强酸性和催化活性比SO24-/ZrO2更强的新型固体超强酸S2O28-/ZrO2.本文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制出新型固体超强酸S2O28-/ZrO2-Al2O3,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作探针,优选出高活性催化剂并成功地用于催化合成4种缩酮(醛)类化合物.它们经纯化处理后均可作为食用香料.  相似文献   

8.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并采用低温陈化和添加稀土La对其制备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样品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考察了该固体超强酸中nZr和nAl的最佳配比为1∶ 2.该法制备的样品的IR显示,在1393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较常温陈化样品大大增加.XRD分析表明,低温陈化和加入稀土添加剂的样品在650℃焙烧温度下,出现了亚稳态的ZrO2 四方晶相的晶体是表面酸性和催化活性增加的微观原因.样品催化合成八乙酸蔗糖酯反应结果同样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低温陈化和添加稀土添加剂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宋华  董鹏飞  张旭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8):2229-2234
通过向SO2-4 /ZrO2催化剂中同时引入适量的Pt和Al2O3, 制备出了具有较高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Pt-SO2-4 /ZrO2-Al2O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以正戊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 考察了Al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IR)光谱、程序升温还原(TPR)、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l能够提高ZrO2的晶化温度, 抑制硫的分解, 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增强硫氧键的结合, 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增加催化剂的酸强度和酸总量. 当Al2O3含量(质量分数, w)为5.0%时, Pt-SO2-4 /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 在100 h内异戊烷收率可稳定在52.0%以上, 选择性在98.2%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添加Al对SO42-/ZrO2超强酸样品的晶化、比表面、硫含量、超强酸性和正戊烷反应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活化温度、反应温度、Al含量和载Pt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SO42-/Al2O3ZrO2催化剂的酸强度与SO42-/ZrO2基本相当,但超强酸位比后者多,未载Pt时正戊烷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后者.负载Pt后,正戊烷异构化选择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但Pt/SO42-/Al2O3ZrO2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与Pt/SO42-/ZrO2相近,Al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常温下S2O8^2-促进ZrO2(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正戊烷的反应性能,并与SO4^2-促进ZrO2(SZ)反应相比较,观察到PSZ和SZ对正戊烷都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作用,主要产物分别为异戊烷和异丁烷。正戊烷的异构化转化率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主要取决于样品的焙烧温度。但对于正戊烷异构化反应,PSZ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比SZ的低50℃。在各自的最佳焙烧温度下反应1h后,前者的异戊烷生成率为后者的1.3倍。通过S含量和比表面积测定以及用XRD和FTIR等手段分析了PSZ的物理化学特性。从原位FTIR谱图发现,PSZ(550℃)表面S-O键的红外吸收明显比SZ(600℃)的强;通过吡啶红外手段发现PSZ(550℃)吡啶离子吸收峰的红移大于SZ(600℃),表明前者的Lewis酸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储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储存稳定性研究陈建民,缪长喜,华伟明,高滋(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储存稳定性,酸性,催化性能MxOy型固体超强酸在低温烷烃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A WC-supported S2O8^2-/ZrO2(PSZ) catalyst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BET, FTIR and XPS. The isomerization of n-pentane over the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keletal isomerization and the crack of n-pentane proceed simultaneously on WC-supported S2O8^2-/ZrO2 catalyst. The addition of tungsten carbide showed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in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for n-pentane isomerization. The catalyst showed evidently a better activity than S2O8^2-/ZrO2 supported by Pt and WO3. The results can be interpreted by the existence of the tungsten oxycarbide compound(WCxOy) with carbidic, oxide and acidic sites.  相似文献   

14.
新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和缩酮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家贵  陈渊  蔡桂全  朱万仁 《合成化学》2004,12(3):216-218,221
报道了新型固体超强酸Fe2O3/S2O8^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缩酮的研究工作,探讨了Fe2O3/S2O8^2-的制备方法和合成缩酮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酮(醛)117mmol,苯为带水剂,催化剂Fe2O3/S2O8^2-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8.4%,酮醇摩尔比为1.0:3.0,回流反应时间为4h,缩酮平均产率高达95.5%。  相似文献   

15.
将硫酸钴、硫酸亚铁在NaOH溶液中与NaHCO3反应制得碱式碳酸盐前驱体 ,后者用 (NH4 ) 2 S2 O8浸渍、干燥 ,再经 5 0 0℃焙烧得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 O2 -8/CoFe2 O4 。产物经XRD、TEM、BET、TG DTA及化学法等检测 ,含硫量 4 5 2 % ,粒径为 4 2nm ,比表面积为 1 4 6m2 /g ,粒度均匀。催化剂的酸强度处于 -1 6 0 2和-1 4 5 2之间。以该固体酸为催化剂 ,由癸二酸和无水乙醇合成了癸二酸二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 :n(醇 )∶n(酸 ) =4 0∶1 0 ,癸二酸 0 1mol,催化剂 1 0 g ,反应时间 2 5h。在此反应条件下 ,酯化率可达 93 6%。  相似文献   

16.
采用TiO2 S2 O82 -固体超强酸催化长叶烯异构化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处理催化剂所用的 (NH4 ) 2 S2 O8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得出最佳反应条件。TiO2 S2 O82 -固体超强酸对长叶烯异构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主产物为异长叶烯 ,得率高达约 96%。  相似文献   

17.
WO3/ZrO2和MoO3/ZrO2固体超强酸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浸渍偏钨酸铵和仲钼酸铵的无定形ZrO2在焙烧过程中钨和钼氧化物表面分散和晶相变化情况。发现于350℃焙烧后钨,钼仍以多聚酸根形式分散于ZrO2表面,用XRD法测定的“视阈值”远大于按WO3和MoO3计算的单层分散容量,800℃焙烧后钨和和钼以WO3和ZrMo2O8的形式分散于ZrO2表面上,用XRD方法测定的“视阈值”与WO3和ZrMo2O8的单层分散容量相近。Hammett指示剂法和正戊烷  相似文献   

18.
用常温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表征固体超强酸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室温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正丁烷反应,发现转化率低于50%时,异构化选择性高于95%,正丁烷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可逆反应规律,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与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转化率和速率常数呈顺变关系,与反应表现活化能呈逆变关系.报出了一种新的表征固体超强酸性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已报导,经适当处理的SO42-ZrO2和WO3-ZrO2具有超强酸性[1].在此基础上将SO42-和WO3同时负载于ZrO2表面,发现其表面酸性有明显增强,得到的固体超强酸504-W0s-Zro。在很宽的焙烧温度范围内(700七00“C)都具有HO三一16.04的酸强度,吸附毗院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其表面同时具有强的L酸性和B酸性问,140“C时,对正乙烷裂解及异构化的催化活性比SO4--ZrO。和WO3-ZI02都高,表现出相当的协同效应同.本文用XRD,DTA-TG,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态及其随焙烧温度的变化.并与504-Zro:和W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