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是利用常温下金属汞蒸气压大,以及它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的特性。将试样化学消化处理后制成溶液,用还原剂(如SnCl_2或KBH_4等)将汞离子还原为金属汞,再把汞蒸气导入石英吸收管中,并测量汞的冷蒸气对汞灯的特定波长的光辐射的吸收信号。该法灵敏度很高,快速、准确,且设备简单。已被广泛用于生物、水质、岩石、土壤等各种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成为测定汞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银基汞膜电极导电性好,易于加工,且对汞的附着力强,可用涂布的方法制备汞膜,是一种简便易得的汞膜电极。但由于银在汞中具确一定的溶解度(0.035%W/W),并能与电积到汞膜中的多种金属生成金属间化合物,而影响溶出峰电流;银汞也易形成固溶体,影响汞膜特性和电极寿命。为此,本文分别选择了在汞中具有不同溶解度,并与银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和形成不同程度金属间化合物的Tl~+、Cd~(2+)、Zn~(2+)离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大鼠脏器组织中汞的总量、金属硫蛋白(MTs)含量及利用尺寸排阻色谱(SE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分析了灌喂HgCl2大鼠脏器组织中汞与MTs的积累量及金属与MTs的结合形态。结果表明,灌喂HgCl2大鼠各脏器中汞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特别是在肾、肝和睾丸中汞的含量较高,表明此3个脏器受汞的危害最大。MTs的含量水平说明当大鼠脏器受汞污染时,肌体中的MTs将被大量诱导产生以对重金属进行解毒。通过SEC-ICP-MS联用技术获得了组织中的金属与MTs的结合形态,其  相似文献   

4.
《分析试验室》2021,40(8):977-984
汞广泛存在于各类环境中,全球发展了较多类型的汞荧光分子传感器。相比有机传感器而言,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立体结构丰富,水溶性好,Stokes位移大,选择性强和灵敏性高,发光寿命长以及生物毒性小等优点。而基于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还具有可调的孔径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种类,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部分近年来报道的应用于汞荧光分析传感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对其中亮点工作的详述,展示当前该技术的研究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汞中毒事件以来,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极大关注。研究表明,金属汞中毒常以汞蒸气的形式引起,由于汞蒸气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被氧化成汞离子,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移到肾脏。无机汞化合物可通过肠道吸收,汞(Ⅱ)较  相似文献   

6.
用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Span 80-甲苯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汞的迁移行为,确定了用此种乳状液膜迁移分离汞的适宜条件,汞在5min内可迁移96%以上。在同样条件下,一些常见过渡金属离于如Co~(2+)、Ni~(2+)、Cu~(2+)、Cd~(2+)等通过此乳状液膜的迁移率很低,因此汞可与这些元素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汞又称水银,汞的熔点很低(-38.87℃),也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并易流动的金属。汞及其化合物为原浆毒,脂溶性。地面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中,引起慢性中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肝脏和胃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的选择性螯合汞的水溶性高分子缩硫醛大环树脂,由醛基化右旋糖甙与乙二醇二巯基乙酸酯缩合而得。进行了这种高分子螯合剂的毒性和对氯化汞急性中毒的解毒能力的初步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整合剂本身毒性很小,并能提高中毒小白鼠的存活率。如作为处置汞中毒的口服药物,它既可经尿排汞,也可由切断肝肠循环而随粪便排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公害”问题严重,多次发生汞污染食品的中毒事件,因而人们迫切要求了解生活环境中汞的污染情况,从而促进了痕量汞测定方法向着高灵敏、准确、简单、快速的方向速迅发展。无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由于灵敏、快速、简单、准确,目前已被认为是测汞的最好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空气、水、河流沉积物、血、尿、鱼、蛋、谷物、金属、岩石和土壤中痕量汞的分析。无焰法测汞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汞在常温下具有足够大的蒸汽压和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的特性,用还原剂将试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金属汞后,随即通空气流将汞蒸汽导入两端具有石英窗的吸收管中,  相似文献   

10.
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光度测定各种金属的报导很多。Shibata研究数种金属与PAN形成有色络合物的溶剂萃取吋,指出了萃取xx色汞的可能性,但有关比色测定汞的基本条件则未详尽阐明。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比色测定微量汞的基本条件。并确定了Hg-PAN络合物的组成、试剂用量以及若干干扰离子的影响及其消除。并应用于矿石中微量汞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