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或1世纪起,罗马上层阶级的人数迅速减少,每一代人也许只有前一代人的四分之一,大部分上层家庭只养育极少的孩子,有钱人几乎全部没有自己生育的子女。社会学家兰德里( 1 93 6年)在查阅古书时找到了两份可供统计的调查资料,这就是罗马特洛伊贵族区和爱尔兰区的人口资料,这两个地区都在罗马人占领的希腊。这些资料表明,在古罗马时代,孩子的出生率或存活率是极低的,而且独身者很多。关于古罗马人的低生存率,还可以举出许多典型例子。著名诗人及讽刺文学家霍勒斯(公元前65年~公元8年)是独身汉。著名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  相似文献   

2.
罗马人铅暴露的最主要食品是酒和葡萄糖浆。在罗马共和时代早期直至布匿战争结束前(公元前2世纪以前) ,罗马的酒是很稀少和极珍贵的,但在征服希腊(公元前1 47年) ,并引进希腊的烹调术后,酒就变得非常丰富,此时酒已不再是稀有的奢侈品而成了有钱人的日常饮料,同时也放宽了对女人禁酒的规定。古罗马时代还没有糖,希腊人和罗马人在制酒时都用葡萄糖浆作为香料和增甜剂,当含铅的美味糖浆加入酒中时,酒就变得更加芳香、浓郁和经久。古代希腊和罗马人使用的葡萄糖浆由葡萄汁制成。未发酵的葡萄汁称为新葡萄酒,根据这种鲜葡萄汁煮干浓缩的程度,他们…  相似文献   

3.
罗马人用铅盖屋顶,还用铅保护船的龙骨。在2 0世纪60年代打捞出海的一艘约于公元前1 5 0年建造的希腊酒船上,船底板上就堆放着2 0 0吨铸铅护套,在船仓里还有1 2 0 0吨铅。随着对基督教信仰的扩大,铅还被用来制造棺材。在古罗马,铅还被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纪念品、佛珠、戒指、钱币、筛子、焊剂、盒子、标记物、书板、油漆、化妆品、药品和各种颜料。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大部分镀料则用铅和锡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制成。罗马人以铅为荣,铅质水管、含铅食物以及与食品和水接触的各种餐具、厨具和容器就成为古罗马人…  相似文献   

4.
也许您不知道,一个小小的铅元素就毁灭了一个国家,它就是古罗马帝国。公元前146年,罗马人以铅为荣,铅成为罗马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葡萄酿酒加铅后,不但可以去掉酸味,而且色彩鲜艳,酒味香甜;  相似文献   

5.
关于古罗马人的铅中毒,人们还可以举出下列证据:( 1 )罗马贵族的铅摄入量。据加拿大国立水资源研究所恩里亚哥( 1 983 )估计,罗马贵族每人每日所吸收的铅平均为2 5 0微克,而平民和奴隶则分别为3 5微克和1 5微克,后者与2 0世纪80年代美、欧城市居民的铅摄入量( 3 0~5 0微克/天)相当,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大允许摄入量( 4 5微克/天)一致,可见,罗马贵族每日摄入的铅至少要比平民和奴隶高出7~1 7倍,这样的量势必使大多数有钱人处于铅中毒危险之中。( 2 )考古学证据。1 90 6年,罗森布莱特分析了2 2名古代人的骨骼,结果发现2名罗马迦太基人…  相似文献   

6.
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随着铅的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妇女饮酒禁令的取消、贵族生活的腐败,铅中毒在古罗马广泛流行。婴儿出生率的降低和死亡率的增加,使贵族人数不断减少,文化素质和传统精神全面衰落。但古罗马富人几乎没有铅中毒的观念,医生们也仅知道铅的急性中毒,在当时的文献中也找不到任何有关由水或食物引起铅中毒的报道。一千五百年后,科学家终于认识到铅中毒是古罗马迅速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铅中毒——古罗马迅速衰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五千多年前,人类就已掌握从硫化矿冶炼铅 银合金以及从合金中提取银的古老技术(烤钵法)。早期的铅主要是冶炼银的副产物,每生产一份银约可生产40 0份铅。从四千年前到二千七百年前的1 3 0 0年间,全球平均每年约生产1 60吨铅,自二千七百年前发明了银币铸炼术后,铅的年产量上升到1 0 0 0 0吨左右,到二千年前的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代,铅产量又迅速上升。当时,全球的铅产品大部分来自英国矿区。在罗马入侵以前,在英国仅是小规模开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建设扩大了它对铅的需求,于是在昆布兰、诺森伯兰、约克夏、德贝尔、什罗浦夏,在索美塞得的…  相似文献   

8.
罗马上层贵族和有钱人的妻子或主妇大量饮用混合酒、葡萄糖浆、密饯和各种饮料 ,这些妇女所摄入的铅足以导致她们不育、流产、死产或早产 ,早产儿往往精神发育迟滞 ,其他婴儿也极易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幸存的幼儿对铅毒特别敏感 ,早年的铅暴露总会造成永久性的生理或精神损伤。相反 ,古罗马的贫苦人没有受到严重的铅污染 ,他们既没有太多的酒、葡萄糖浆、密饯或蜂蜜制品 ,也没有奢侈的化妆品和含铅颜料或油漆。他们饮用的水也与贵族或富人不同 ,因为在农村很少使用铅质水管。平民的饮食主要是大麦和其他谷类 ,烹调比富人少 ,而且使用的炊具和…  相似文献   

9.
农药与农药污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消除杂草、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的各种药剂的统称。正确使用农药可使粮食、棉花、水果增产[1] ;对控制农作物病、虫、草、鼠危害 ,促进产品高产优质 ,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2 ] 。据估计 ,全国的粮食作物从生产到储藏过程中 ,因病、虫、草、鼠的危害 ,损失至少 2 0 %~ 30 % ;棉花损失约 1 5% ;水果、蔬菜则高达2 0 %~ 30 %。显然 ,2 1世纪的农业仍离不开农药 ,对农药的研究、生产和使用将继续发展[3 ] 。1 农药发展的简要历史  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  相似文献   

10.
公元1世纪到公元3世纪是古罗马的最繁荣时期,也是古罗马衰亡的最关键时期,粗略看一下这一时期罗马皇帝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就可想象出当时痛风病及与其相关的铅中毒的流行情景。据加拿大学者恩呈亚哥( 1 983 )的研究,从公元1 4年克劳狄王朝开始到公元2 2 2年安东尼王朝结束的2 0 0年间,3 0位统治罗马帝国的皇帝中就有1 9位(占三分之二)皇帝嗜好严重铅污染的罗马美食家菜肴和科罗梅拉酒精混合物。泰比里厄斯(公元1 4~3 7年在位) ,是一位积重难返的嗜酒者,也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极度爱酒而得到“毕皮里厄斯·卡尔迪厄斯·梅禄”的绰…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东莞市石碣镇 969名 2~ 6岁幼儿园入托儿童发铅含量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石碣镇幼儿园 2~ 6岁儿童发铅含量为 ( 1 0 51± 3 0 0 )× 1 0 - 6 ,儿童发铅≥ 1 0 0× 1 0 - 6 者占调查人数的 63 88% ;男、女童之间发铅水平无特别显著差异 ,但两者的高发铅比率有明显差异 ;5岁前后的儿童在发铅水平及高发铅比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发铅检测 ,可早期发现高发铅儿童 ,并及时采用干预措施 ,对预防儿童铅中毒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出生及进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 4 0 0名 6个月婴儿发铅含量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4 0 0名 6个月婴儿发铅含量为 ( 1 1 1 6± 2 81 )× 1 0 -6。其中≥ 1 0 5×1 0 -6者有 2 35人 ,占分析人数的 5 8 75 %。男女之间的发铅水平无显著差异。纯母乳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发铅水平有显著差异。同时高发铅者的体重与正常发铅者体重有显著差异。通过对 6个月婴儿发铅的检测 ,可早期发现高发铅的婴儿 ,及时采用干预措施 ,这对预防儿童铅中毒及保障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详细地记述了铅中毒认识史中3次飞跃的历程、标志和意义。一百多年来,人类对铅中毒的认识经历了3次重大飞跃:一是从古罗马衰亡原因的探索中,认识到铅中毒的流行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存亡;二是从儿童无症状性铅中毒的研究中,认识到提高儿童智能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三是从铅中毒污染源的发现中,认识到控制和解决燃油燃煤铅排放是经济快速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脑是铅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虽然铅转移到脑部的速度要比其他器官慢 78~ 80 0倍 ,但仍有相当多的铅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区。Zatta在动物个体发育研究中发现 ,大鼠从受孕 1 6d起到成年期 ,脑中的铅浓度为 1 1~ 1 6ng g。人脑全脑平均铅浓度约 0 5 3 μg g,脑皮质的铅浓度为 0 0 2~ 0 8μg g,基底神经节的铅浓度为 0 0 4~ 0 2 μg g ,海马回的铅浓度最高。由于海马回是控制学习和记忆的重要中枢部位 ,因此 ,铅在脑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可以部分地解释铅对儿童智能和行为的影响。脑组织中的铅…  相似文献   

15.
在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I-FAAS)测定铅(Ⅱ)的流路中设计了铅(Ⅱ)的磷酸盐沉淀在线富集的编结反应器,痕量铅(Ⅱ)与2.0×10-9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微酸性条件下在反应器中反应.当试样溶液的进样体积固定为8.00 mL,采用的富集流速为4.4 mL·min-1,富集时间为90 S,生成的铅(Ⅱ)的磷酸盐沉淀吸附于聚四氟乙烯反应管的内壁,毋需过滤,直接用2.0 mol·L-1硝酸流入管内使铅(Ⅱ)的沉淀溶解,溶液中铅(Ⅱ)按选定条件进行FAAS检测.按上述条件,可使增强系数(N)达到20,铅(Ⅱ)的检出限(3σ)达到23μg·L-1.对铅(Ⅱ)0.50 mg·L-1的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用此方法分析了2件粉饼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2.2%和4.1%.以此样品作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1%.  相似文献   

16.
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许多人探讨了铅对儿童神经心理的影响。Needleman发现 ,低水平铅暴露即可影响儿童的语言、听觉、注意力和课堂行为 ,1 1项课堂行为的教师评分与齿铅水平有剂量 -效应关系。如果按齿铅含量将儿童分为高铅组 (n =5 8,齿铅 >2 0× 1 0 6 )和低铅组 (n =1 0 0 ,齿铅 <1 0× 1 0 6 ) ,在 1 1项多动行为评分中有 9项有显著差异 ,总评分也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心理测试前四年测定的血铅水平 ,高铅组平均值为 1 71 5± 0 487μmol/L ( 3 5 5± 1 0 1 μg/dL) ,低铅组平均值为 1 1 49± 0 2 89μm…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清远市幼儿发铅水平和相关因素 ,对 96名年龄在 2~ 3岁的健康幼儿进行了发铅检测 ,并根据居住环境、父母职业、饮食习惯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表明 ,居住于市内组发铅(8 1 2± 1 1 1 )× 1 0 - 6 高于居住于市外组 (7 3 5± 0 5 5 )× 1 0 - 6 ,P <0 0 1 ,父母职业可能接触铅组(8 1 9± 1 0 5 )× 1 0 - 6 高于父母职业不接触铅组 (7 41± 0 62 )× 1 0 - 6 ,P <0 0 0 1。喝牛奶组 (7 2 7± 0 5 0 )× 1 0 - 6 低于不喝牛奶组 (8 2 7± 0 99)× 1 0 - 6 ,P <0 0 0 1。可见居住环境、父母职业、饮食习惯的影响发铅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低水平铅暴露的长期影响 ,Bellinger ( 1 986)对小学一、二年级时齿铅水平较高、没有铅中毒症状但有智能缺陷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做了随访 ,发现到五年级时那些齿铅水平较高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低的IQ评分、明显高的不及格比例和需要更多的特别辅导。Needleman对 1 1年后升入高中的 1 3 2名学生进行的随访也发现 ,对协变量作调整后 ,早期铅暴露与神经心理行为和学业成绩仍有密切关联 ,齿铅水平高于 2 0× 1 0 - 6 的儿童与齿铅低于 1 0× 1 0 - 6 的儿童比较 ,高中不能毕业的危险率为 4 6( 95 %可信区间为 1 …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铅对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关系,1 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染铅组饮用0 1 %醋酸铅水,对照组予以去离子水,持续8周,测定了两组家兔股神经NCV及血浆和脑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水平,分析了MDA、T -SOD与NCV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染铅组NCV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NCV与脑组织MDA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 5 2 1 ,P <0 0 5 ) ,但染铅组MDA、T -SOD与对照组比较未达到显著性差别(P >0 0 5 )。提示铅中毒能引起NCV减慢,这与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铅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CTMAB)存在下 ,铅与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 ,铅与苯基荧光酮在CTMAB存在下能够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该络合物的λmax=6 2 0nm ,摩尔吸光系数ε =2 .0 7× 10 5L·mol- 1·cm- 1,铅量在 0~ 6 .2 2 μg/ 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