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麦成熟胚细胞在诱导培养荃上首先形成水质、松软的初生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它能以一定的叔率产生几种次生愈伤组织:致密型胚性愈伤组织、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起源于一些初生愈伤组织细胞的体胚发生及其次级的胚胎发生.体胚发生的过程同于合子胚发育,它是犬麦成熟胚组培中早期再生植株的主要途径.体胚很容易提早萌发.本文对上述过程进行了组织学分析,同时对胚性悬浮细胞和继代培养中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冀棉20胚性愈伤形态发生和发育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冀棉20下胚轴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培养过程中阶段性取材,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观察并显微摄影,从组织细胞学角度了解至务组织再分化的方式,胚性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特点和胚状体的发育过程,为该品种抗性育种和植株再生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麦幼胚组织培养结果初步表明,两种培养基之间,两个品种之间总出愈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却存在差异。Ⅱ号培养基中,甲、乙两种类型愈伤组织产生比例多于Ⅰ号培养基,丙型愈伤组织正好相反。因此认为Ⅱ号培养基对大麦幼胚培养中诱导出愈及生长是较理想的。啤酒大麦品种“付8”的甲型愈伤组织比例大于高蛋白品种“Hiproly”。愈伤组织和胚芽的总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大,但规律不明显,因此很难作大麦幼胚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分化的指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培养基、组织器官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改进与扩大试验设计进一步探索提高出愈及分化率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以陆地棉(冀棉20)下胚轴为外植体,在含KT0.3mg/L和2,4-D0.08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不需要添加激素,胚性愈伤组织即分化为胚状体,并萌发出小芽,胚状体萌发过程与合子胚相似,但出现了一些畸形胚,解剖学方法观察发现,这些畸形胚的维管束系统不明显或形态异常,以农杆菌介导法对冀棉20胚状体及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遗传转化条件探索,并以GUS基域瞬间进行检测加以证实,得出农杆菌的浓度为O.D600=0.8时,浸染时间为5min,共培养时间为3d,筛选培养基中卡那霉素浓度为75mg/L,对冀棉20胚状体及胚性愈伤组织转化是较为适合的。  相似文献   

5.
龙牙百合体细胞胚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龙牙百合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2,4-D,研究了其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龙牙百合体细胞胚发生方式的因素是2,4-D。当2,4-D浓度低于0.5mg/L时,体细胞胚以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鳞片表皮下数层细胞或深层的细胞,依次经过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等阶段,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相似。当2,4-D浓度适中时,体细胞胚以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的胚性细胞团,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也与合子胚相似;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6-BA+2.0mg/L2,4-D,在分化形成体细胞胚时,需降低或去除2,4-D。  相似文献   

6.
新疆紫草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on)幼叶、子叶和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幼叶和子叶在MSB+NAA0.4ppm+2.4—D0.2ppm+6—BA0.6ppm的琼脂培养基上脱分化效果好,愈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状;胚轴在LS+NAA0.4ppm+IAA1.5ppm+KT2.0ppm的琼脂培养基上脱分化较合适,愈伤组织为红、白两种颜色,平均脱分化率为68.7%,这些愈伤组织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形态,扫描电镜观察了紧密型白色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可看到愈伤组织表面有许多突起的胚性细胞团,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多数这种愈伤组织能够再分化,形成胚芽。  相似文献   

7.
彩色棉再生体系影响因子及抗病基因NP-1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彩色棉优良品种(棕色):新彩1号、新彩2号,以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确立了5~6日苗龄的彩色棉下胚轴是较好的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重要作用,2,4—D是愈伤组织诱导中重要的激素,在附加有0.1mol/L2,4—D 0.1mol/LKT的MSB培养基上,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质地疏松、生长旺盛,有利于分化为胚性愈伤,比较了不同糖源在愈伤组织诱导中的效应,在蔗糖和葡萄糖为糖源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但葡萄糖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蔗糖的诱导效果次之;麦芽糖和乳糖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不及蔗糖和葡萄糖;甘露醇作为糖源则抑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中,KNO3加倍和NH4NO3减半的组合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抗病基因兔防御素NP—1转化过程中。外植体经农杆菌浸染10min,共培养48h较为合适,在添加头孢霉素500mg/L、卡那霉素50mg/L的培养基中筛选抗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
对4种野生稻愈伤组织进行了干燥处理,其中3种野生稻绿苗分化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干燥处理的愈伤组织中吲哚乙酸(IAA)、水溶性蛋白(WSP)水平明显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升高.干燥处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从而促使野生稻绿苗分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玉帘不同外植体培养,诱导出胚性、中间型和非胚性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由胚性愈伤组织与叶肉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启动了细胞分裂并形成了多细胞团.同时,还研究了影响玉帘组织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瓜类疫霉菌素为诱导物,诱导处理哈密瓜愈伤组织,探明组织内与抗性相关的两种酶及膜透性的变化,哈密瓜愈伤组织经毒素处理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增强,且这种特性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4代后,仍然存在:愈伤组织的膜透性在继代培养初期显著减少,但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膜透性变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乳酸菌5个方面(产超氧化物歧化酶、产还原型谷光甘肽、具有NADH氧化酶和NADH过氧化酶、含阿魏酸酯酶及具还原性)的抗氧化机理及其研究状况,并对乳酸菌在人体内的抗氧化性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为模型,从细胞水平探讨白藜芦醇抗心肌急性损伤作用与细胞内Cl-变化的关系,以进一步阐明白藜芦醇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有效减轻A/R对心肌细胞的损害,表现为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抗氧化活性升高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MQAE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心肌细胞内Cl-浓度,发现白藜芦醇亦能显著延缓A/R引起的心肌细胞内Cl-浓度的升高.白藜芦醇对Cl-浓度动态平衡的调节在其心肌保护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梭梭幼苗抗旱性与生物自由基,膜伤害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梭梭幼苗同化枝的相对含水量和束/自比值随着幼苗生长而增加,渗透势与相对电导率却下降.SOD在梭梭幼苗同化枝中的定位表明随着幼苗的生长过程各细胞器中SOD的活性也在不断变化,但总趋势是随着生长、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SOD活性以及总SOD活性不断增高,只有线粒体中的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梭梭种子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子叶和幼苗MDA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值随着生长在不断增高,相反呼吸速率却降低.  相似文献   

14.
对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胚及胚乳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合子横向分裂成基细胞和顶细胞,基细胞不再分裂,顶细胞分裂形成胚体及合点端胚柄细胞.胚发育属石竹型.成熟胚为“U”形.胚乳发育属沼生目型,初生胚乳核在近合点端横向分裂,形成两个不等室,即合点室和珠孔室.合点室细胞不再分裂,珠孔室细胞经游离核分裂后,从珠孔端及合点端同时开始细胞化.细胞化与成膜体、细胞板有关,而不是通过“自由生长壁”.随着胚的发育,胚乳逐渐解体,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在原胚发育时期,胚柄基细胞及合点室胚乳细胞体积增大,核染色深,有时分裂成2~3核,细胞质浓厚.它们在四形胚时期开始退化,与胚乳细胞化相对应,推测它们与胚早期发育所需营养的供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以水稻黄化苗总DNA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到水稻花药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Osg6B的770bp和960bp两个片段Osg6Ba和Osg6Bb.并将其克隆到pUC18上形成完整的Osg6B,这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月季抗黑斑病品种月亮花、日晖和感病品种洛神、金石竹、茶香为材料,研究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与月季抗黑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叶当中,抗病品种的3种酶活性均比感病品种高,同一品种嫩叶的酶活性高于老叶.月季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茶香的上升幅度最大,与老叶相比,感病后病叶的SOD、POD、PPO分别上升49.83%,280%,700%.  相似文献   

17.
以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叶绿体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氰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15℃低温处理后,两种沙冬青的初始荧光(Fo)、Chla/Chlb比值和Car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Chla和Chlb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随温度降低旱上升趋势,0℃、-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升高,-1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与-5℃时相比活性下降.这说明低温对两种沙冬青的光化学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光合机构通过增加过剩光能的热耗散来抵御低温对比合系统的破坏,另外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保证了两种沙冬青在低温下能够维持一定的光合作用,保护光合系统免遭活性氧的损伤.比较分析两种沙冬青幼苗光合生理受低温的影响,初步说明蒙古沙冬青比新疆沙冬青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选用C-型、M-型、Mt2-型、G-型4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对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不育系叶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都比保持系略低;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不育系两种酶的活性都比保持系高.故认为,小麦植株随着发育进程,其体内尤其是穗和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IAA亏缺,引起雄性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