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第二届国际多相流、非牛顿流和反应流会议(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Non—newtonian and Reacting Flows’04 Beijing)将于2004年6月5—8日在中国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JSME),清华大学,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主办,由中国力学学会,石油大学(北京)负责承办.  相似文献   

2.
周力行 《力学进展》2001,31(1):155-156
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全国多相流,非牛顿流,物理化学流学术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到11月1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过去1979年在成都召开的第一届会议,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会议,1990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会议,1993年召开的第四届会议,以及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议的继续.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内力学,工程热物理和热能,化工,冶金,石油,水利等行业共40人左右,发表论文31篇,其中气固和液固流动8篇:气液和液液流动9篇,非牛顿流7篇,渗流7篇. 在气固和液固…  相似文献   

3.
关于二相流、多相流、多流体模型和非牛顿流等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大有 《力学进展》1994,24(1):66-74
本文分析了单相流、二相流和多相流等概念上的差异,也分析了单流体模型、双流体模型和多流体模型等概念上的差异,指出前面三种概念是按流动介质的客观物理构成划分的,而后者是按主观采用的研究方法划分的.目前这些概念在使用中存在一些混乱,如二相流与多相流,多相流与多流体模型等.本文还研究了扩散模型、非牛顿流模型和颗粒流模型等,指出前两种模型在分类上属于单流体模型,分析了非牛顿流模型、扩散模型和双(多)流体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最后,以泥石流为例讨论了以上概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力行 《力学进展》2001,31(4):625-626
1会议概况第四届国际多相流会议于2001年5月27日到6月1日在美国New Orleans召开.本次会议约有800多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亚洲(包括中,日,韩, 印等国)的代表参加,宣读论文共565篇,其中邀请报告20篇,分组口头报告和张贴论文545篇.中国有清华大学周力行,杨瑞昌,西安交大陈学俊,林宗虎,陈听宽等,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蔡瑞贤,浙江大学林建忠,华中科技大学柳朝晖和大庆石油学院的2位代表共11人参加,宣读论文10余篇,其中周力行应邀做邀请报告1篇,宣读分组口头报告2篇,张贴论文1…  相似文献   

5.
周力行 《力学进展》2000,30(4):631-632
1一般情况 第四届国际多相流数值方法会议暨美国 ASME流体工程分会2000年夏季年会于 2000年 6月 11日~15日在美国 Boston召开.参加 ASME2000年流体工程分会夏季年会的代表有5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一部分来自欧洲和日本、韩国等国,中国大陆有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周力行和水利系梅祖彦参加.中国台湾也有代表参加.夏季年会主席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Stock教授,发表论文300篇左右.第四届国际多相流数值方法会议的组织者为美国Michigan大学Thyggvason教授,发表论…  相似文献   

6.
湍流扩散多相流在许多工程和环境科学实际应用中十分常见.流体相中的湍流和扩散相的随机本质使得湍流扩散多相流中遇到的问题远比单一流体中遇到的湍流现象复杂得多.首先评述了湍流扩散多相流研究中实验技术和数值计算方面的现状、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以及该领域研究中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关注湍流扩散多相流研究中以下3方面重点内容:颗粒、液滴和气泡的选择性聚积;湍流对流体相和扩散相耦合作用的影响以及颗粒物和气泡的存在对流体相中湍流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力学与实践》1982,4(4):11-17
中国力学学会于1982年4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多相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和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冶金、化工、石油、动力、机械、水利、航空、建筑、军工等各个部门的43个单位的63名代表。在会上交流 ...  相似文献   

8.
周力行 《力学进展》2008,38(1):131-131
第六届国际多相流会议(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tiphase Flow,ICMF2007)于2007年7月9~13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  相似文献   

9.
陈听宽 《力学进展》2002,32(2):313-315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西安交通大学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90年2月由国家计委批准开始建设,于 1992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从1993年起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2届全国多相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于1982年4月17—2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冶金、化工、石油、动力、水利、建筑、航空、兵工等各部门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科学院的43个单位63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宣读学术论文42篇,其中非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J. M. Dewey 《Shock Waves》1994,4(2):113-115
This article was processed using Springer-Verlag TEX Shock Waves macro package 1.0 and the AMS fonts, developed by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