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层泥岩水岩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永安  李峰  陈军 《力学学报》2008,16(1):22-26
红层是红色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沉积岩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该类岩层多为软岩与硬岩相间,呈互层状产出,层间结合力弱。受区域构造影响,岩层扭曲褶皱强烈,多中高倾角,结构面发育,有泥化现象。红层中的泥岩具有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易软化、塑变,抗风化能力弱,易崩解等特性。特别是遇水后岩体及结构面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并且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工程特性。水岩作用对边坡的影响主要有,结构面遇水泥化导致楔形体失稳,泥岩塑性变形引起边坡蠕变,同时红层还具有很强的崩解性,边坡开挖后发生崩解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岩体裂隙三轴应力渗透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纲 《力学学报》2004,12(1):30-33
利用三轴应力渗透仪分别对煤矿底板的硬岩和软岩进行三轴应力渗透试验 ,观测渗水量、围压、轴压及水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工程边坡内软岩分布较广,可区分为泥化夹层、煤、炭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等4种典型岩组。软岩的发育特征、空间展布形态、崩解特性直接关系到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支护措施的方案设计。在重点研究F3断层、L9、L10、Lc、L11等软带内所发育的几种典型软岩岩组的崩解特性后,获知该类软岩极易吸水,遇水后发生泥化、软化和崩解。通过循环崩解试验,发现工程区内软岩的崩解度与泥质含量和崩解次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崩解度与崩解物形态,对软岩进行定性划分,分别定出Ⅴ类崩解岩和5种崩解破坏形式。最后就崩解机理作进一步地深入探讨。该成果为指导类似的工程边坡软岩的崩解性试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许多矿区煤层采动影响范围内的覆岩层由红层和煤层共同构成。本文研究了山东省太平煤矿东区二叠系 3号煤层覆岩破坏和防水煤柱留设的问题 ,在对上覆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 ,对红层和煤系复合结构覆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破坏状况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合理的防水煤岩柱高度 ,并经过开采验证 ,避免了水害发生.  相似文献   

5.
盆地红层嵌岩桩荷载传递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浏盆地内广泛分布着内陆湖相沉积的白垩系至第三系红层软岩,具有成岩差、易风化崩解等特性,其嵌岩桩的实际工作性状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规定不尽相同。为研究红层嵌岩桩的承载性能、桩身轴力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对4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了单桩静力载荷试验,分别采用滑动测微计和应变计来测试桩身轴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层嵌岩桩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特性,Q-s曲线呈缓变型;桩身轴力传递规律和桩侧阻力的发挥与覆盖层厚度、桩长、桩周土性质密切相关;由于红层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发挥极限侧阻所需位移仅为2~6mm,测试得到的极限侧阻力远高于规范值,表现出强化效应,使得红层嵌岩桩具有相当大的承载能力,但端阻力和侧阻力并非同步发挥。设计时应采用承载力和变形控制,参数取值应符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6.
近水平红层路堑边坡滑动机理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南高速宋家坡挖方堑坡岩体失稳为例,提出了近水平岩层的概念,总结了红层近水平岩体堑坡开挖造成部分岩体沿层面失稳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对此类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力学学报》2009,17(2):263-267
由于蛟岭隧道出口横断面一半为硬岩,结构完整,而另一半为软岩,为风化岩层,且较为破碎,所以在隧道开挖时,硬岩一侧刚度较大,变形较小,自稳能力大;软岩一侧与之相反,遇水软化,流变性明显,所以在软硬岩交界面处,产生滑移,导致塌方,从而在软岩一侧采取了地表加固和掌子面管棚注浆的处理,形成了与硬岩接近的强度,使隧道周围形成一个承载环,并对处理段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处理后迅速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8.
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在中国煤矿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的研究中 ,作者指出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关于软岩定义的缺陷 ,提出了新的软岩定义和分类 ,并论述了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软化状态方程、软岩巷道支护理论、支护荷载的确定以及软岩工程地质力学设计方法。可以认为 ,中国软岩工程地质力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闫长斌  徐国元 《力学学报》2006,14(4):508-512
在分析隧道开挖引起围岩扰动和损伤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探讨了深埋硬岩隧道失稳的机理;基于势能原理,建立了深埋硬岩隧道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导出了失稳的力学判据条件。结果表明:深埋硬岩隧道的失稳不仅受岩体特性及所受载荷的影响,而且与围岩中弹性区刚度和塑性区刚度的比值有关;开挖过程中,围岩受扰动和损伤程度越大,岩体完整性系数越小,力学参数指标弱化程度越高,塑性区范围越大,刚度比越小,围岩系统发生失稳的可能性就越大。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经验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为预防隧道失稳、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固结仪不能进行渗透试验的不足,对固结仪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固结仪不仅可以交叉进行固结、渗透试验,以研究不同荷载作用下土样的渗透特性,而且可以通过三通阀控制排水条件,进行双面排水固结试验,或在单面排水条件下量测固结过程中试样不排水面处的孔隙水压力,也可通过串联固结仪分别研究试样不同截面处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规律。新仪器具有构造简单,密封性能好的特点。通过与常规固结、渗透试验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采用改装固结仪测定固结模型参数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单面排水固结试验发现了孔压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滕县、兖州含煤盆地内,上侏罗统红层直接覆盖于二叠、石炭系煤系地层之上,在勘探时期曾被归为隔水层。本文通过现场资料分析和大量室内测试结果,系统研究了本区红层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储水空间和分布特征及其红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作者得出下列结论:在岩性和构造适宜地段,红层中可以赋存较为丰富的地下水,他们既是许多煤矿的供水水源,又对煤矿的开采构成充水威胁,并通过采动裂隙引发突水事故。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我国红层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背景 ,将我国红层划分为西南地区红层、西北地区红层、中南、东南地区红层和其他地区 (西藏及华北的部分地区 )红层。重点研究了以川滇红层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红层和以甘肃红层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红层 ,研究了各个区域红层的地质构造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特征等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将研究区域的红层划分为四川盆地红层、西昌—滇中红层、滇西红层和甘肃红层.  相似文献   

13.
薛振勇 《力学学报》2005,13(2):183-188
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腐蚀是发育广泛、速率缓慢的地质灾害,它对红层区城市基础工程危害尤显突出。以天水市的红层区为例,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地下水化学资料,探讨了腐蚀性地下水的成因,提出了防治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腐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红层M形路堑边坡特征及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宝龙  胡厚田  陈强 《力学学报》2003,11(4):411-415
在对红层地区渝綦、綦万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M形路堑边坡的概念,并总结了其特点;简要分析了红层和坡残积层物质的岩土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探讨了红层M形路堑边坡病害发生的类型及形成原因,为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采取合理的边坡加固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明鹏 《力学学报》2001,9(2):152-157
煤层节理在煤层中普遍发育, 它不仅是矿井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煤层节理影响煤层的结构构造和物性特征, 从而影响煤层采落特征、顶板工程性质、瓦斯运移规律和煤层气储运采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掌握煤层节理几何和力学特征, 可指导井巷工程布置、采掘工艺的选择、安全措施的采用和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变形观测分析提出, 近百年来马步坎高边坡T33岩组中煤层普遍被开采过, 使T33上部坡体发生向坡外的掀斜沉陷, 是导致坡顶后缘拉裂-沉陷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新的采掘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终将会自行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7.
To improv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s for dry coal preparation, a gas-vibro fluidized bed has been proposed in which magnetic powder is used as the heavy medium.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the gas-vibro fluidized bed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ime- and frequency-domain analysis metho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fluctuations, bubble behavior, and separation ef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The low amplitude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the incoherent-output PSD, and the high amplitude of the coherent-output PSD,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bubble behavior in the bed, were improved for coal preparation. The coal ash content was reduced from 42.55% to 16.54% by using the gas-vibro fluidized 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