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严雁 《数学大王》2009,(9):28-28
数学课上,范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只列式不计算的题目: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直径都是6厘米,高都是12厘米。它们的体积一共有多少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2.
正六年级1班的数学博主信息六年级1班加为好友打个招呼发送信息博客公告写数学博客当数学大王。本博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所有,谢绝使用非要使用,与刘老师联系。^_^最新博文穷儿早当家圆锥须努力最新评论……今天上午的课间,张知阳拉着我向高原峰请教了一个关于最近大热的圆锥问题,还吸引了好几位同学一起参与讨论。张知阳的问题是:"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如果圆柱高12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3.
圆锥刺屁股     
正六年级1班的数学博主信息六年级1班加为好友打个招呼发送信息博客公告写数学博客,当数学大王。本博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所有,谢绝使用!非要使用,与刘老师联系。最新博文圆锥刺屁股最新评论刘老师是跟你开玩笑啦。正文圆锥刺屁股05月08日17:58:05昨天,刘老师在数学课将要结束时,出了一道题: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同学们一看,题目这么简单,个个都是一挥而就。刘老师也不说什博主信息六年级1班加为好友打个招呼发送信息博客公告写数学博客当数学大王。本博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所有,谢绝使用非要使用,与刘老师联系。  相似文献   

4.
失踪的方格     
珊珊 《数学大王》2016,(29):26-27
1.莫尔夫人:我这有一块底是13厘米,高是5厘米的三角形地毯。亲爱的朋友,我想请你帮我把它裁剪成这样的4片。
  裁缝:没问题,莫尔夫人。
  2.裁缝按照莫尔夫人的要求,将地毯分割成了4片。莫尔夫人把它们带回家,儿子大宝把它当成七巧板,玩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八戒植树     
八戒靠千零活儿维持生计。一次,八戒揽下狐狸的活几——植树。八戒来到狐狸植树的地方看了看,问:“狐狸老弟,你要植多少棵树呀?”狐狸指着空地说:“八戒,你看,这是一块长方形地,我打算在这块地上植树造林。地上已经有一棵梧桐树了,以这棵梧桐树为基准,你在梧桐树前面种10行,后面种8行,左边种7列,右边种9列。价钱嘛——每棵树2元,如何?”  相似文献   

6.
1例题引入立体几何课本P77例4为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在其中有一个高为x的内接圆柱.(1)求圆柱的侧面积;(2)x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解答过程略)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看这道例题及其解答过程,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通过点拨、启发,多数学生归纳总结出了基本步骤是:(1)作截面图;(2)建立函数关系式;(3)求最值.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作截面图.为什么?学生又回答:因为只要作出截面图,把涉及到的元素和数量关系都集中到平面图形中来,…  相似文献   

7.
《数学大王》2016,(17):40-40
唉,每次看胡图的考试卷子,我都禁不住想叹口气。瞧瞧,他又判断错了!
  胡图:老师,您说过闰年的年份可以被4整除,那不就是说连续的4个年份中有一个年份是闰年吗?
  老师:对整百数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看来你上课又走神了。  相似文献   

8.
买票的学问     
郁文涵 《数学大王》2016,(14):28-29
五一小长假,我们一家三口来到探险王国准备进行一次探险之旅。
  到了大门口,我便拉着爸爸奔向售票窗口,只见窗户上醒目标着:成人票160元/人,儿童票80元/人。爸爸从衣袋里掏出皮夹,边拿钱边问我:“算算我们应该付多少钱?”我不假思索地回答:“160+160+80=400(元)。”“口算能力还不错嘛!”爸爸夸奖我。“哇!400元好贵啊!”我张大嘴巴大叫着。一旁的妈妈摸出手机发话了:“等一下,我看看网上订票会不会便宜些。”“你妈就是这样,就喜欢网购。”爸爸小声嘀咕。妈妈没理会爸爸,专注地滑着手机。  相似文献   

9.
《珠算》2012,(4):92-93
谁是大卫·伊伯斯曼(David Ebersman)?你很快就会听说的,随着Facebook即将上市,很少露面的公司CFO伊伯斯曼逐渐浮出水面。在FacebookIPO的相关报道中,媒体的光芒基本上被明星人物,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和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抢走。然而,在这起重磅事件中,伊伯斯曼同样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大王》2011,(7):56-56
一对好朋友正乘坐缆车游玩。当缆车走到中途高空,其中一个突然大声向另一个说话,你认为他(她)说的是什么呢? A.“我也要住进那样的房子!”B.“哇!你看,那滩湖水多美!”C.“呀!我好怕,快救我。”  相似文献   

11.
265.把直径是一寸的钢球放到一尺见方、一寸高的铁盒内,你能放多少进去?为什么?(何思明提).答案是IO6个.今将其摆法与证明叙述于下:因为铁盒的高是一寸,故盒内只能摆一层球.因此问题变为考虑在一尺见方的正方形内可以摆多少个直径是1寸的圆的问题.首先沿正方形的底边摆IO个圆作为第一行,其次在第一行的每个圆的上面摆下IO个圆作为第二行,然后再在第二行的上面摆下IO个圆作为第三行,显然第三行的IO个圆的每一个圆心至底边的距离是25寸,于是第三行的IO个圆的圆心在~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底边平行,距离是2.5寸.紧靠着…  相似文献   

12.
近来,刚学完任意角三角函数,听课时老师讲得都明白了,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绕我:定义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而不能和初中一样(如图1),利用长度比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一个曲顶柱体,其体积V,曲顶面积S,底面面积分别为:这里假设底面是xoy平面上的有界闭区域D,侧面是U区域D的边界曲线L为准线而母线平行于Z轴的往面.曲顶面方程为且有阶连续偏导数,如图(一).本文将讨论曲顶柱体表面积应该怎么求的问题.根据(2)、(3),只要求出曲顶柱体的侧面积A,就能计算其表面积.为此,先给出一个侧面积月的计算公式,它为由(2)、(3)、(4)即知曲顶柱体的表面积为例1设有一个店面半径为R,高为H的圆柱,求其表面积.解这个面积我们是知道的,现在我们用公式(5)来求.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相似文献   

14.
第1课 等式和它的性质一、兴趣变式(方程趣话)“数学老师风趣地讲:‘请同学在心中想定一个数,把它减去1,再除以2,把结果告诉我,我能立刻猜出你想定的数’.小张举手发言:‘我算出的结果是5’,老师立刻回答:‘你想定的数是11,对吗?’小张睁大惊奇的眼睛:‘对,可你是怎么猜的呢?’全班都沉浸在热烈的议论中…”.原来老师是通过快速解出等式———方程x-12=5,得到x=11的.你想学会这种方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研究有关问题.二、教学目标 你知道什么叫等式,等式都有哪些性质吗?三、读书指导 读书自…  相似文献   

15.
越狱犯     
《数学大王》2009,(12):10-11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知道面馆伙计是如何把钥匙交给幸吉的?先不要看后面答案,仔细推敲一下。试着做一回小侦探吧。如果你有侦探故事也可以来信寄给我,我的地址:(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后二楼201室.卡卡西收。邮箱:sxdw56@126.com。  相似文献   

16.
快乐宝贝秀     
你也想在这里一展风采吗?赶快把记录了平时精彩瞬间的靓照寄给贝卡我吧!说不定下期封二“快乐宝贝秀”舞台的主角就是你哦!我们的地址是:(210003)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39号圣淘沙龙城6幢3单元2516室,  相似文献   

17.
问题设集合A={1,-1},B={1},从集合A到集合B能建立多少个映射?解由于A中1,-1只能与B中的1对应,根据映射的概念从A到B只能建立1个映射.我对上述解法产生了疑问.我是这样想的:从A到B能建立很多函数,比如:f1:A→Bx→x2;f2:xA→→|Bx|;f3:xA→→1B即f1(x)=x2,f2(x)=x,...  相似文献   

18.
一道习题的另一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刊1995年第4期刊出了李宏魁先生用递推方法解决G·波利亚、G·舍贵的名著《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的第一题的文章.笔者看了之后,有了一个思路,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原题:一美元能有多少种不同的兑换方法?就是说,你用一分、五分、十分,四分之一元、半元(价值分别为1,5,10,25与50分)的五种不同硬币付出100分,能有多少种不同的付法?分析:因付出的币值是100分,所以1分的硬币不会超过100个,同理,5分的硬币不超过20个,10分的硬币不超过10个,25分的硬币不超过4个,50分的硬币不超…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知道达·芬奇是何许人吗?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许多杰作,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都是艺术中的瑰宝,名扬四海!人们都熟知这位艺术大师,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呢!下面著名的“砝码”问题就是他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之一,数百年前,不少数学家也对这个问题作过研究.“要在天平上称的重物都是整数磅的,并且重物的重量都不超过40磅.问:至少需要几个砝码?它们各重多少?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看下面的解答.为了达到题目的要求,砝码的重量要慎重选…  相似文献   

20.
极限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为教师们所熟知,但对于中学生(包括师范生),由于较多接触的是有限量,或有限变化过程的量的问题,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使学习了极限概念,极限意识仍然淡薄,极限思想难以应用;如讲完数列极限后,有学生提出:“0.9·是否等于1?”围绕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结果有两种:1)0.9·是一个纯小数,1是整数,0.9·中小数点后面再取多少个9,它与1总差那么一点点,0.9·<1;2)0.9·是一个循环小数,小数点后面9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说明0.9·=1;(1)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