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树华 《物理》2005,34(12):943-948
物理学家在日本KEK实验室可能已发现了第一个“混合介子(hybrid meson)”.这种25年前首次预言的介子看来除去在通常的介子中含有的夸克与反夸克外,还含有一个胶子(Choi S-K et al.Phys.Rev.Lett.2005,94:182002).通常称该介子为Y(3940)粒子,因为其质量为3940MeV/c^2.这个新的介子是由Belle国际合作组在KEK进行的正负电子对撞中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2.
发现新介子     
《物理通报》2005,(6):12-12
日本KEK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可能首次发现了一种“混血”介子.25年前科学家预言存在这种介子,它由一个胶子加上一个正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由于它的质量是3940MvE/C^2,所以这种介子现在被命名为Y3940.  相似文献   

3.
树华 《物理》2014,(12)
<正>两个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独立地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秘强子的证据。这种名为Zc(3900)的粒子,好像是一种"带电的粲素",是由以前所未见的一种方式组合起来的夸克组成的。对Zc(3900)粒子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提供关于将夸克束缚在强子内的强力的信息。粲素是重介子,含有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粲夸克。由于是复合粒子,因而可以处于几种不同的能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其第一激发态,称为J/Ψ粒  相似文献   

4.
树华 《物理》2003,32(10):706-706
经过 30年的寻找 ,物理学家终于发现了 5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 .大多数粒子或是含有 1个夸克和1个反夸克的介子 ,或是由 3个夸克或者 3个反夸克组成的重子 .如今 ,日本和美国的核物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含有 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 1个奇异反夸克的 5夸克粒子 .2 0 0 2年 ,TakashiNakano和他在Spring - 8(LEPS)激光电子光子实验组的同事们在日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了质量为 1.5 4GeV的 5夸克粒子 (pentaquark)的实验证据 .这个粒子是在高能射线与炭核里的中子发生散射的实验中观测到的 .粒子的质量和峰的宽度 (2 5MeV)都与理论预言相符 .…  相似文献   

5.
树华 《物理》2004,33(9):702-702
实验室的Dφ合作组的物理学家们对顶夸克的质量进行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对于寻找与质量起源有关的Higgs粒子以及寻找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有重要意义(论文发表在Nature,429:638上).  相似文献   

6.
《物理通报》2005,(9):54-54
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近日报道,著名国际实验合作组BABAR粒子物理国际合作组发现一种属性奇特的粒子Y(4260),具体发现该粒子的是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校友叶树伟博士和娄辛丑教授.  相似文献   

7.
巨檗 《物理》2002,31(10):690-690
日本KEKB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lle国际合作组首次在B介子强衰变中观察到了长期下落不明的粲偶素 ηc(2S)粒子 .粲偶素是正反粲夸克成对组成的一类介子 .重夸克势模型很早预言了这类粒子不同能态的所有成员 :在相应于质心系能量 3 73GeV的粲阈以下 ,具有径向量子数n =1及 2的成员应有 8名 ,实验观察到了其中 6名成员———ηc,J ψ ,ψ(2S) ,χc0 ,χc1 及χc2 粒子 ;另外两名成员一直下落不明 ,ηc(2S)粒子就是其中之一 .美国SPEAR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晶体球实验组曾于 1982年在 ψ(2S)的单举光子谱中观察到一…  相似文献   

8.
邝宇平 《物理》1989,18(10):623-625
我们知道宏观物体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原子和中子组成的.人们对物质徽观结构和微观运动基本规律的不断深入的研究,推动着物理学不断向前发展.近代粒子物理(又称高能物理)的研究,发现质子、中子和与它们相似的超子等(统称为重子)以及与它们有强相互作用的介子(介子和重子统称为强子)还有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它们是由一种称为夸克的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已经知道的夸克有以下几种: u c t(所带电荷为质子电荷的2/3), d s b(所带电荷为质子电荷的-1/3),其中u,d,s,b等夸克的存在已有明确的实验根据,t…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e^ e^-湮没中“初始”轻夸克和胶子劈裂产生的e^-组合为D^-介子(包括D^-,Ds^-,D^-0)或D^-*介子(包括D*^-,Ds^*-,D^-*0)的过程.发现尤其在√s=Mz处,其产额相对较大,当限制D^-或D^-*的能量大于20GeV时,它和c夸克碎裂产物的不变质量谱在稍大于2MD^-附近有一个峰,这是该过程区别于其它D^-或^-*介子产生过程的显著特征.此过程产生的矢量介子基本上是纵向极化的,与实验上观测到的D^-*介子的纵向极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
夸克30年     
 1964年盖尔曼和兹韦格提议称物质结构的最小微粒为夸克,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再往前追溯10年,1954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原子核和介子物理的国际会议上,盖尔曼和派斯的报告中提出在强相互作用中缔合产生的新粒子是一种带有奇异量子数的粒子,从1954到1964年大量新粒子和共振态的发现导至了盖尔曼和兹韦格提出物质结构的三种最小组成子——上夸克u、下夸克d和奇异夸克S。 在夸克一词提议10年后,1974年丁肇中和里克特发现了粲夸克c,1977年又发现了一种新夸克,称为底夸克b,是费米实验室的莱德曼实验组发现的。1994年4月26日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组宣布存在顶夸克t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何景棠 《物理》2004,33(11):826-832
叙述了J/ψ粒子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束缚态的实验证明的历史过程,以及发现J/ψ家族,一系列粲介子和粲重子的实验.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新闻通报会上宣布,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粒子。北京谱仪合作组是由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国内17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及美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的物理学家和研究生组成的。这个新粒子是该合作组通过分析5800万J/ψ粒子衰变的事例数据,在分析粲粒子辐射衰变到正反质子的过程中发现的。这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已在世界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的期刊《物理学评论快报》(2003年7月)上发表。这次发现新粒子的消息顿时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人们都很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粒子?这一新发现有何物理意义?这是不是又是一个突破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计算了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颗粒表面强子化所产生的π介子和K介子的多粒子玻色–爱因斯坦关联.对有限初始重子数密度的情况,K+介子的多粒子关联比π介子的多粒子关联弱,K介子的平均多粒子关联强度随QGP颗粒数目Nd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零初始重子数密度情况下,K+和π介子的平均多粒子关联强度的差别随Nd的增加而变得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60年代起,粒子分类一直采用夸克模型。自然界存在六种夸克:它们是上夸克(up,简写为u),下夸克(down,简写为d),粲夸克(charm,简写为c),奇异夸克(strange,简写为s),顶夸克(top,简写为t)和底夸克(bottom,简写为b)。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的,而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介子和重子统称为强子。由胶子传播强相互作用。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Chromodynamics,简写为QCD)描写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理通报》2006,(11):59-59
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国际费米碰撞探测器(CDF)合作组的科学家23日说,他们利用Tevatron对撞机,成功地发现了两种罕见的粒子.经过鉴定,这两种粒子是最常见的质子和中子的“远亲”.  相似文献   

16.
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模型下计算了高能e^ e^-对撞机上top介子辅助的b夸克对产生过程e^ e^-→bb^-π^0t的产生截面.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这个过程的产生截面大于lOfb,比标准模型下标量Higgs粒子辅助的b夸克对产生过程大许多,与最小超对称模型下标量和赝标量Higgs粒子h^0,H^0,A^0的相应产生截面大致相当.人工色理论的信息可能在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实验中探测到.  相似文献   

17.
阎沐霖  高道能 《物理》1999,28(7):385-387
综述了有关介子电磁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作者最近提出了一种系统计算介子电磁自能的新方法,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确定了轻夸克的质量比,发现了Dashen定理对轴矢介子的推广以及K^+介子的电磁质量反常。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常是以下列方式向前发展的:首先,一个令人惊奇的效应在实验室里被观察到;接着,为了解释这个新现象,现有的理论框架必须加以拓宽或者改进。正是由于观察到了天王星运动的异常,才导致了一个海王星存在的预言。当伽伐尼(Galvani)把一口小刀接触到青蛙的腿部时,他发现青蛙的腿在抽搐,这因而导致了对电流的一个认识以及第一个伏打电堆的制造,X射线、放射性和奇异粒子的意外发现,也同样适合于这种科学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卫国 《物理》1995,24(8):512-512
顶夸克已被发现1995年3月2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召开学术报告会,正式宣布顶夸克已被发现。在会上,CDF和D0合作组分别报告了它们的实验结果。CDF测得顶夸克质量为176±8±10GeV/c2,顶夸克对的产生截面为6.8而D0测得顶夸克质量为199...  相似文献   

20.
张肇西 《物理学报》1976,25(1):74-77
自从新粒子J(3.1),′(3.7)和″(4.15)发现以来,已有很多理论试图解释这些新粒子。其中有好几种理论在解释这些矢量介子时都具有以下特点:预言有新的赝标介子存在,而且与原有赝标介子进行混合。SU(4)分类就是这类理论的代表。一般而言,赝标介子的双光子湮灭宽度与混合直接有关。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计算SU(4)分类的几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