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山东省为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产业发展多指标评价体系,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发展演变情况,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山东省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历了初期震荡缓慢增长、中期高速增长和后期持续增长.(2)产业发展系统结构逐渐优化,呈现出产业规模、结构、效益、创新、协调及绿色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态势,目前主要面临提升效益和发展外向型产业的双重压力.(3)从冲击响应结果来看,产业规模及外向型产业对产业综合发展表现为正向效应;产业和谐程度对产业综合发展表现为负向效应;产业效益及产业绿色化对产业综合发展起初表现为正向效应,之后作用不稳定;产业结构和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综合发展的正向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期.(4)预测方差结果表明,子系统对产业综合发展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为:产业发展和谐程度,产业发展外向度,产业规模,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绿色发展,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计算出湖南省生产服务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业这两行业与各分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研究表明:先进装备制造业消耗力度大于生产服务业,但二者消耗水平均远低于发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的需求推动力和影响力较强,生产服务业的传统服务部门对产业发展推力较强,但资本、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部门作用正日益凸显,创新型部门则有待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以生产服务业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生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构建了互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模型,结合2010-2016年的数据,对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这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①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这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出前期波动性较强、后期协调增长的现象,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波动性更强,原因在于国际竞争力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②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综合协调度指数后期增长快,时间上与两类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相吻合.③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水平前期不稳定,甚至濒临失调,后期逐渐增强,且呈现出了良好协调的状态,为湖南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2015年三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汽车制造业年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得出汽车制造业资本结构的各项指标普遍表现出与一般合理区间的不同;分析得出了汽车制造业绩优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区间;分析得出了QR与企业业绩ROE之间是负相关,ALR与企业业绩ROE之间是正相关,ROA与企业业绩ROE之间是正相关,TAT与企业业绩ROE之间是正相关,LSA与企业业绩ROE之间是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考虑共享汽车品质和共享汽车服务等因素,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出行者3个角度研究共享汽车出行策略选择,构建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的策略选择及其演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形象效用提升、管理成本降低、对私家车出行惩罚增大时,政府倾向于“监督”策略;当高端汽车的运营收益增加、低端汽车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增加、政府对低端汽车企业的惩罚增大时,企业倾向于提供“高端汽车”策略;当高端共享汽车出行与私家车出行收益之差增大、高端共享汽车出行与低端共享汽车出行收益之差增大、政府对共享汽车出行补贴增加时,出行者倾向于“共享汽车”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化发展态势分析:1981~200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81~2001年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作了动态描绘,结果表明,1981~2001年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处于整体攀升并伴有小幅波动态势。动态轨迹与客观实际能较好的吻合,可为中国工业化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聚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对安徽省地级城市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2000年至2003安徽省17个城市的统计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从城市规模、产业聚集、要素聚集以及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对安徽省17个地级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认为,近几年来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规模、产业聚集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三者关系密不可分。但安徽省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空间规模外延式扩张多,注重城市内涵效益的发展不够的问题,而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产业的发展,带动要素的聚集,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安徽省城市发展的关键是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聚集机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国家的产业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好的世界典型国家为研究对象,与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占据节能环保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绝对优势,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相比显得幼小;(2)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市场份额由美国、欧盟占据,但中国对该产业的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迅速;(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美国、欧洲、日本拥有世界94%的专利,中国的技术研发薄弱;(4)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处于全面领先地位,中国的该产业在市场和技术上紧追发达国家;(5)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迅速发展;(6)新能源产业方面以光伏为主,中国光伏装机规模最大,北美、欧洲、日本出口市场放缓,中国仍然存在产能过剩风险;(7)中国、美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率最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使用率高,但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很严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20)
用我国31个地区近10年来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产业发展有正向的刺激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影响普惠金融服务对产业增长产生的效应,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涉农贷款,因此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的刺激作用是非常直接的.相比较下,第一产业的各变量的系数绝对值更大,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更有利于第一产业.而对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二、三产业普惠金融影响系数不显著.目前首要任务是提高落后地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实现普惠金融的区域均衡,以此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界定产业升级内涵的基础上,根据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从产业升级的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两个维度构建了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突变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陕西装备制造业各下属产业升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表明:装备制造业所属的七个子行业的产业升级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其中金属制品业的产业升级能力最强,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次之,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最差.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指标体系,利用基于OWA算子的灰色关联模型融合方法测算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支撑力.东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体系中的环保资金投入增加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高.中部、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程度较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作用仍较低. 相似文献
12.
环境复杂性是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复杂性的主要诱因。利用指标波动程度测度复杂性的思想,建立表征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外部环境的指标体系,构建指标变动程度的模糊信度结构模型,运用模糊证据推理算法结合熵值理论对多指标进行信息融合,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估复杂性测度结果。通过2002~2012年汽车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环境与国际环境的波动是导致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复杂性的最主要因素,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次之;近10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外部环境经历了两次较大波动,总体复杂性呈现增长趋势。本研究可为汽车产业环境复杂性测度及应对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近年来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选取两业联动影响较显著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广西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建模结果得出广西两业联动发展尚不协调的结论,并就未来广西两业联动发展提出提升经济数量和质量、加快物流金融创新、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物流外包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与集疏体系建设、提升与创新服务质量、加强政府引导扶持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两业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房地产供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房地产行业态势分析模型和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成效模拟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量化研究该行业当前的态势、未来的趋势,模拟房地产行业经济调控策略的成效.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较为稳定,国家应继续出台具体的调控政策,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16.
17.
使用Eviews6.0软件分析1983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研究环境污染、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熵值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然后,使用Grange检验确定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VAR模型求解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会影响工业发展,对外贸易的变动冲击在前期会促进工业发展,随着年数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减少;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冲击表现为先增加然后平稳的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冲击最大出现在第二期,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变量关系在不同分位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在各个分位点上都是高度显著的促进工业发展;对外贸易仅在高分位点上是显著的带来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逐渐发挥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引导着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进程.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兴起的"再工业化"浪潮和发展中国家对本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保护加速了技术壁垒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作为新型非关税壁垒代表的技术壁垒,凭借其双重性、隐蔽性和多样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利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5%、10%和20%幅度下的技术壁垒提高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各产业的产出、贸易量的冲击,并依据模拟结果提出装备制造业应对技术壁垒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