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23日)各位代表,各位来宾:2013年12月4日下午5时23分(巴库时间,北京时间当日晚9时23分)在里海之滨、美丽的阿塞拜疆首府巴库,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执行主席一锤落定,全场掌声雷动,"中国珠算"通过评审,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委员会的《决议》中指出:"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珠算与珠心算》2013,(6):F0002-F0002
2013年12月4日17时23分(北京时间21时23分),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的酋都巴库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2013年12月4月17时23分(北京时间21时23分).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23日)中国珠算于2013年12月4日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珠算文化不但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珠算人所从事的这项事业是庄严而神圣的,肩负着人类的责任和使命,可以说任重道远。尽管经过我们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终身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将定期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验收,也会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0月23日)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领导:去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珠算界和中国数学史界的大喜事。得到这个消息,我和各位同仁一样,十分振奋,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贺信。珠算申遗成功,说明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珠算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是,弘扬珠算文化,让世界人民认识珠算,仍是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珠算(珠算文化、程大位珠算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走进谐趣横生、鲜为人知的——中国珠算之最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天大的喜讯!我作为一名珠算爱好者,为之高兴,为之振奋。我发自内心地说:"没有珠算就没有我的今天。"自从我第一次学习珠算开始,到今天,珠算、珠心算带给了我太多的光荣与自豪。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4日,是一个载入珠算史册的日子。三年前的此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第八届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殿堂,珠算界历时五年的不懈努力终成现实。珠算成功入遗,体现了全世界对这一中华文明成果的承认与尊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珠算成功入遗,标志着"中国珠算"被送上了世界文  相似文献   

9.
正一、以申遗为契机,构建珠算心算终身教育体系2006年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珠算是中华传统数学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对珠算的认识从技术操作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2008年珠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中国珠算"  相似文献   

10.
<正>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的前园村,被称作"中国第一珠算村",因其神秘的殊荣而成为海内外慕名参观者的探访热地。前园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珠算村",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珠算宗师程大位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他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也是在这儿编纂问世的。同时,中国第一座国办珠算博物馆也建在这村中。更主要的是,我国最早关于"程大位珠算法"的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珠算"的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也是从这个村发出的;  相似文献   

11.
《珠算与珠心算》2013,(6):I0002-I0003
2013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七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中国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2008年6月14日,由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与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联袂申报的“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珠算文化)”项目.就已经正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外国友人把它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毫不过分。就连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等20多个国家也已经把珠算作为"新文化"引进,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更应该为独创珠算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珠算已于2008年6月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我国又向联合国申报珠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珠算文化,使之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由教育部立项、山西省财税专科学校等承担的"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珠算子库建设工作会议",于9月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职业院校运用多媒体手段将"非遗"项目转化成数字化资源,使珠算文化得以永久保存、广泛传播的又一历史性进步。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证书译文(UNESCO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中国提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已将"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入该《名录》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促进人们对其意义的认知度,从而鼓励文化多样性的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签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证书列入日期2013年12月4日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非遗项目。这不仅是珠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里程碑,更是世界对中国珠算的认可。中国珠算申遗成功,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不少媒体,对珠算进行了积极地宣传和热情地关注。国人也为我们有被称作"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7.
<正>珠算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迄今1800多年。2013年底,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决议指出:“珠算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计算技术经过世代传承,融入日常生活。多个方面,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向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将中国珠算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促进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尤其是提供了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正"算盘"与"珠算",被誉作中国的"第五大世界发明";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在此之前, 2008年6月14日,包括"算盘"、"程大位珠算法"在内的"珠算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从拙作《中国珠算物语》在本刊(2014.02~03期)发表之后,引起大开眼界的读友们的极大兴趣,特撰此《难得一见的算盘们》,以再飨各位读友们趣赏。  相似文献   

19.
外事与算盘     
<正>外事工作一直都频仍繁忙的安徽省,是我国"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故乡。因此,"外事与算盘"的话题,在安徽就倍感亲切而情有独钟。尤其是"程大位珠算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人们更是对"外事与算盘"的话题格外关注并投之兴趣。这才发现,"外事"与"算盘"这两个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东之间,竟然有那么多的趣  相似文献   

20.
正鱼,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传统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长方方一池塘,鱼儿排成一行行。捞鱼的人儿不用网,捞了半天没出塘。"这是带有"鱼"的算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