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翻箱问题属于NP难问题,基本蚁群算法在求解该问题上收敛困难且寻优能力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翻箱模型的改进型蚁群算法,在概率决策机制、解的重构、信息素更新机制三个方面对基本蚁群算法进行改进。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分析比较,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集装箱堆场中集装箱搬运的优化问题.利用以7个倒箱落位步骤为核心的启发式算法,建立轨道式龙门机取箱作业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最小化倒箱量的方法.推广了大规模倒箱问题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华康  任国鹏 《工科数学》1999,15(2):109-111
本为199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锁具装箱)中关于锁具总数的求解提供一种茼便易行的田论算法.只需具备最基本的图论知识,即可掌握该算法,而运用该算法,计算盘将比现有各种求解算法少得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199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锁具装箱)中关于锁具总数的求解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图论算法.只需具备最基本的图论知识,即可掌握该算法,而运用该算法,计算量将比现有各种求解算法少得多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企业工时优化和提高运营效益的内在需求,针对柔性生产,以合理人工配置和最佳作业排序为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设计了递阶启发式搜索算法.根据组合并联作业结构特性,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子层作业的人工配置和作业工时,并将子层作业视为父层作业的相似阶段采用动态规划法决策父层的最优工时.在上述优化工作的基础上再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将其等效为具有m台处理机、目标函数为最优工时的流水车间作业排序问题,利用优先调度算法确定能见度因子并通过仿真和灵敏度分析优化了算法参数,最终生成最优作业排序计划.对实例问题的求解证明了研究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选区划分模型及快速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选区重新划分问题.利用公平性原则和广度优先搜索方法,获得一个选区划分模型和一个求解该模型的定向目标算法.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设计合理,算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装箱码头提箱作业过程中,由于外集卡的提箱顺序与目标箱在堆场的堆存位置不匹配导致大量翻箱这一难题,以码头的作业成本和外集卡的延误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堆场翻箱与外集卡提箱顺序同步优化模型,优化外集卡的提箱顺序、龙门吊的任务分配以及翻箱方案。设计基于动态规划的启发式算法求解模型,并利用算例对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目前码头普遍采用的提箱方式相比,通过调整外集卡提箱顺序并同时优化翻箱方案以及龙门吊的任务分配可以降低堆场翻箱率,减少龙门吊的移动成本,从而节省提箱作业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8.
丁一  杨旭泽 《运筹与管理》2023,(5):36-41+48
为改善堆场作业效率,提出考虑堆场翻箱位规则的集装箱预翻箱作业优化模型并使用动态加权A星算法进行求解,进而确定满足作业规则限制的最优移动序列。基于集装箱装船过程的预翻箱作业,将预翻箱作业过程的贝位布局抽象为A星算法的状态节点,以错误堆叠箱和翻箱迭代深度计算总成本函数,引入动态加权因子控制翻箱迭代方向,提出新颖的搜索分支规则选择有效分支进行搜索。通过上海港码头和相关文献的算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动态加权启发式函数能够有效改善寻优过程中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验证了考虑堆场运作规则-翻箱位规则的算法有效性和稳定性。研究成果能够普遍适用于作业工艺和贝位布局不同的集装箱码头预翻箱作业,能够为堆场运作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给定航班时刻表条件下,对于进出港航班的机位分配,除了必须满足航班、飞机和机位之间的技术性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尽量提高整个机场的机位利用率,且方便旅客出入港及时、安全和便捷.文章以飞机机型、所属航空公司、客运/货运航班、国内/国际航班等匹配条件为约束条件,以航班-机位分配完成率、靠桥率、道口非冲突率为目标,建立了一个航班...  相似文献   

10.
邓薇  严培胜  高成修 《数学杂志》2006,26(5):545-550
本文提出了带时间窗和车辆数目限制的车辆路线问题的数学模型,针对该问题的特征构造了一种路线生成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并对Solomon提出的C1、R1、RC1类数据集给出了数值运算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江燕  黄崇超  余谦 《数学杂志》2004,24(6):669-674
本文为框式线性规划给出了一个非精确不可行内点算法.该算法使用的搜索方向仅需要达到一个相对的精度,这样的搜索方向可以通过Krylov子空间迭代法,比如CG或QMR得到,本文最后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12.
1引言众所周知,某些复杂的工业过程用线性近似动态模型是不适宜的,而且许多对象如工业生产,生态,生物和社会经济等过程可以用双线性模型自然描述,能够在稳态工作点的一个较大领域内描述一大类严重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描述精度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解二阶椭圆问题的一个子结构算法推广到解用非协调元离散的四阶椭圆问题。基于延拓定理证明该算法有与有限元网格参数无关的几何收敛性。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NP-难的极大图划分(MAX-GP)问题.我们给出应用半定规划(SDP) 松弛的一个一般方法,并且给出包括极大方向割,稠密子图,极大顶点覆盖,极大割,和极大反割在内的图划分问题的改进的近似比.  相似文献   

15.
The complexity status of Pendants-median spanning tree problem is an open problem. Us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X3C problem, the paper proves that Pendants-median spanning tree problem is NP-complete. Global-median spanning tree problem is a related problem. Using the complexity of 3SAT, the paper proves that this problem is also NP-complete, and a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 to this problem is given, whose time complexity is O(n^3).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状况的特点,综合分析交通网络中自行车、公交车,一般机动车三种基本方式的交通流,建立了一个综合型交通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它的比较实用的迭代算法,推广并改进了Sheffi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Theextrapolationmethodhasbecomeanimportanttechniquetoobtainmoreaccuratenumericalsolutionssinceitwasfirstestablishedbyruchardsonin1926.Theapplicationsofextrapolationmethodinthefinitdifferencecanbefoundin[14].In1983,Q.Lin,T.LhandS.Shen[8]intro…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利用终端时刻的温度u(x,T)=Z_T(x)反演热传导方程u_t-a~2u_(xx) q(x)u=0,x∈(0,1)中的未知系数q(x)的反问题.通过引进变换v(x,t)=(u_t(x,t)/u(x,t))将此非线性不适定问题的求解分解为两步.首先利用输入数据迭代求解一个非线性的正问题(该过程独立于未知系数),得到其迭代解v~(k)(x,t).其次利用q(x)与v(x,t)的关系式求出q(x)的近似解.对提出的反演方法,证明了采用的变换的可行性,得到了原反问题与由变换后的非线性正问题反演q(x)的等价性并且证明了迭代解的收敛性,给出了收敛速度.数值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1引言随机规划中的概率约束问题在工程和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问题中包含非线性的概率约束,它们的求解非常困难.如果目标函数是线性的,问题的求解就比较容易.给出了一个求解随机线性规划概率约束问题的综述.原-对偶算法和切平面算法是比较有效的.在本文中,我们讨论随机凸规划概率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aims to obtain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solution as well as asymptotic estimate of the solution for singularly perturbed nonlinear third- order Robi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with a turning point.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aim,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solution for third-order nonlinear Robi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is derived first bas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olutions method under relatively weaker conditions.In this manner,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gained by applying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results mentioned abo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