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良好的旅游交通通达性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建设的必要条件,对目的地的运营和稳步发展至关重要.应用通达性指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平均最短路径长、网络密度、中心势等指标,对西安目的地内部45个旅游景点和10个交通口岸的旅游交通通达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1)旅游交通具有不同于普通交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用普通交通通达性指数来衡量旅游交通通达性.(2)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分别是度量目的地内部各景点之间或交通口岸到景点之间点对点便利度、中转便利度和全网直达便利度的合适指标,网络密度、程度中心势和中介中心势等指标是衡量目的地内部旅游交通网络发育程度的合适指标.(3)虽然西安目的地内部景点之间、交通口岸与景点之间的交通道路连接水平较高,但公交线路包括旅游专线数量和分布状况、机场大巴站点数量和设置位置等不能完全满足散客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交通便利程度有待提高.(4)西安目的地内部景点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亟待通过改变偏远景点与市区景点之间的交通连接方式提高偏远景点的旅游交通便利程度.(5)在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日益散客化的形势下,旅游城市的交通规划应重视散客旅游者的交通需求.提出了新的旅游交通通达性评价视角和指标.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景点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重要旅游城市-杭州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互联网旅游出行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研究了杭州市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杭州市各景点趋于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附近区域;西湖等景点中心度较高,在整体网络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旅游流网络中心势偏高,说明景点间中心度差异明显,客流量分布不均;杭州市区旅游流网络总体密度偏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论坛文本数据,采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法,以关中、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游客对西安的旅游形象为靶标,对比研究距离对西安国内旅游形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目的地形象(TDI)随着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简称O-D对之间)距离的增加发生"瘦身"现象,形象词汇频率分布服从幂律衰减规律;2O-D对之间的距离差异会导致游客对同一目的地的认识和关注重点存在差异;3O-D对之间的距离对游客的旅游地整体评价影响较小,但对旅游景点吸引力有衰减作用,衰减速度与景点级别高低有关;4西安旅游形象可分为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休闲娱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旅游地评价等6个维度;5西安旅游还处在"景点旅游"而非"城市旅游"阶段.  相似文献   

4.
黄山市旅游发展阻力的问题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黄山市的旅游现状,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向游客、当地管理机构和旅游企业进行有关旅游交通、开发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查.针对旅游供需两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DEMATEL调查法整理出黄山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3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西湖风景区如花港等大面积公园内按旅游功能分区布点对环境噪声进行历时两年监测的基础上,经计算机拟合分析、得出等效声级与游客流量的相关方程,可用于预测公园景点的环境噪声,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一致.同时还对回归方程的系数及误差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定义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主要由住宿、交通、餐饮、旅游吸引(物)、旅游商品和旅行社等企业组成,核心产业是旅游吸引(物)业,其产品即是六类企业产品的组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认为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中旅行社业不断萎缩,旅游商品业发展不足,仍处于旅游收入以住宿业为主、景点开发粗放的初级阶段,并提出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网络文本应用于旅游体验要素结构特征分析的研究还较少.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携程网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点评文本进行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及要素评价等级评定,整理出西溪湿地公园的旅游体验要素结构和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SNA、IPA等手段深入分析了其结构特征.SNA分析结果显示:该旅游体验结构的整体协调性程度较高;湿地自然景观风貌是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整体结构分化为2个有统计学意义和2个无统计学意义的子群结构等.IPA分析结果显示,各旅游体验要素的表现性得分普遍较高,体现游客的旅游体验评价较高.重要性得分差异较大,表明游客对于旅游体验各要素的感知重要程度存在差异.据此,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风景旅游区环境噪声暴露和游客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西湖风景区如花港等大面积公园内按旅游功能分区布点对环境噪声进行历时两年监测的基础上,经计算机拟合分析、得出等效声级与游客流量的相关方程,可用于预测公园景点的环境噪声,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一致.同时还对回归方程的系数及误差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游客公民行为是促进旅游地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主要参照顾客公民行为的逻辑框架,未能突出旅游情境和游客群体的独特性。以浙江省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地方依恋、地方心理所有权、自我提升动机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用SPSS 22.0和AMOSS 23.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419份样本数据,结果表明:地方依恋正向影响地方心理所有权和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提升动机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与国内其它旅游风景区客源空间结构进行比较,运用距离累积曲线及方向雷达图等手段,研究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扬州瘦西湖对近中程距离客源地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提出了风景旅游地吸引距离范围的定量评价办法,指出按客源地划分的入游游客人数的方向雷达图是研究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方向变异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 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 将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 运用模型对宁波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 结果表明: (1)2007、2010和2013年宁波市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分别为209.02、273.81和312.64m2; (2)宁波市旅游生态足迹的变化主要与游客的数量、消费结构以及游客旅游时所选择的旅游方式有关; (3)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在这三年中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 其次是餐饮生态足迹; (4)宁波市的区内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率为74%, 区际和全球的分别为24%和2%. 交通工具的合理选择与安排, 以及加强区际间的联系, 是实现宁波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6-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首位度、频数分析等方法判断位序-规模法则拟合高首位度区域旅游规模结构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关联和产业关联2个层面剖析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非均衡分布原因。结果表明:(1)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并不是位序-规模法则拟合的均衡分布,而是武汉“一市独大”,其他城市“弱小均质”的非均衡结构;(2)湖北省13市(州)国内旅游规模呈现“高-低”集聚特征,武汉一市的极化发展致使其他市(州)低水平均质;(3)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发展水平显著调节了景区品质对国内旅游规模的影响,武汉具有优势关联产业,高品质景区使国内旅游极化发展;其他市(州)因为景区品质或关联产业的短板导致低水平均质。  相似文献   

13.
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的耦合发展对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西北5省1995~2014年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GIS分析法,对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间演变特征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历时态与共时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曲线呈现由低向高演进的态势,总体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251和0.294,且区域内部差距逐渐凸显;(2)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的耦合协调度演变曲线呈现历时性波动上升且趋同发展态势,总体标准差均值为0.173,且区域内部差距逐渐扩大;(3)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耦合协调度类型实现了由严重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低层次趋同向高层次趋异演变,并最终演变成"哑铃型"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关注度是测量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关注情况及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百度指数,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泰国旅游网络关注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季节性强度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我国居民对泰国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序演化上看,2011—2019年泰国旅游网络关注度呈波动上升态势,可划分为快速上升期和平稳发展期2个阶段,地区季节性差异显著,3月、7月、12月为泰国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高峰时段;从空间分异上看,泰国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异变化不大,空间集聚趋于分散状态,整体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递减特征,高关注度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四川省,低关注度地区则主要分布于除四川省外的西部省份;从影响因素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GDP)、交通便利程度、贸易开放度以及国际旅游开放度共同影响泰国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宗教发展历史悠久,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宗教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青海省区域旅游格局有重要影响.对青海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分别从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性、密度等方面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核密度方法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其分布与海拔、坡度、交通、水系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呈"东多西少"的集聚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显著,旅游资源集中在青海省11%地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由东向西辐射(型)的分布趋势;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地区宗教场所旅游资源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义工旅行在年轻人中的普及,不少义工组织、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纷纷推出义工旅行项目。然而目前的项目安排大多仿照国外,对国内年轻人的需求认识尚不明晰,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相对匮乏。鉴于此,以Voluntour和EASIN义工旅行组织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量表开发的流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3次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基于中国情境的义工旅行动机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由4个维度17个测量项目组成的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可成为义工旅行研究的有效测量工具;(2)义工旅行的动机维度可划分为休闲逃避、深度体验、自我服务/发展与利他四类,动机中的利他维度是区分义工旅行与背包旅行、打工度假旅行的关键属性,是年轻人选择深度休闲方式的一种体现;(3)与国外研究相比,基于中国情境的量表无保护功能与宗教参与的动机维度,且社交动机表现不突出。最后,探讨了义工旅行项目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义工旅行在年轻人中的普及,不少义工组织、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纷纷推出义工旅行项目。然而目前的项目安排大多仿照国外,对国内年轻人的需求认识尚不明晰,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相对匮乏。鉴于此,以Voluntour和EASIN义工旅行组织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量表开发的流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3次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基于中国情境的义工旅行动机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由4个维度17个测量项目组成的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可成为义工旅行研究的有效测量工具;(2)义工旅行的动机维度可划分为休闲逃避、深度体验、自我服务/发展与利他四类,动机中的利他维度是区分义工旅行与背包旅行、打工度假旅行的关键属性,是年轻人选择深度休闲方式的一种体现;(3)与国外研究相比,基于中国情境的量表无保护功能与宗教参与的动机维度,且社交动机表现不突出。最后,探讨了义工旅行项目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旅游移民在国内已经出现,却很少得到学者的关注.以丽江古城为例,通过修正后的量表对丽江古城的旅游移民进行实测.然后通过SPSS 20.0软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再将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融入""外出目的"依次投入模型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不同,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对丽江的地方认同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2)地方认同不存在"性别"差异,"居住时间"和"从事行业"显著影响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3)总体而言,"城市融入"对于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解释力度要高于"外出目的",其中"是否与当地居民来往"仅对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产生影响.研究丰富了旅游移民的人地关系研究,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