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设计3套"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现象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很容易得出2者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滤光相关比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空气中二氧化碳标准气体的气体滤光相关分析方法及其分析条件,对气体滤光相关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线性度进行了考察,该法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标准气体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n=7),线性度在±0.1%FS之内.将气体滤光相关分析方法用于CCQM K5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国际比对中,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比对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07%(n=8).  相似文献   

3.
煤制气的副产品氨在回收时 ,工艺上对氨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要求十分严格 ,因为二氧化碳与氨水形成碳酸铵结晶堵塞管道和腐蚀管道。原设计手册中的分析方法是先将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蒸出 ,用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再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该方法不但所需时间长 ,氢氧化钡溶液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钡沉淀 ,而且误差大。本法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氨溶液中二氧化碳 ,再用硫酸滴定混合碱的滴定方法。在消除氨、硫化氢及氰化氢的干扰后 ,能快速准确地测定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吸收和滴定反应如下 :CO2 +2NaOH =Na2 CO3 +H2 O2N…  相似文献   

4.
在烧结法生产氢氧化铝工业中,从脱硅精液中析出氢氧化铝是采用向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即碳酸化分解的方法。分解后溶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经蒸发或者加入适量纯碱(补碱)返回用于配制生料浆[1]。采用生产氢氧化铝的新技术[2],碳酸分解母液加入适量纯碱后,不是返回用于配制生料浆,而是作为浸取液直接用于烧结熟料的浸取。由于浸取液中碳酸钠的浓度直接影响烧结熟料中氧化铝的浸取率,为此有必要准确测定碳酸分解母液中总碱的含量,以确定补碱量,适应生产的需要。目前常用于测定铝酸钠溶液中总碱的方法是在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掩蔽Al3 )及…  相似文献   

5.
气体甲醛浓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硫酸钠法测定气体甲醛的浓度,讨论了方法的可靠性及测定气体甲醛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碘量法测定气体甲醛的浓度进行对比,亚硫酸钠法充分吸收气体甲醛需2 min,吸收率达98.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2%~3.8%之间;碘量法充分吸收气体甲醛需15 min,吸收率达98.4%,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3.6%~4.0%之间,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管道气体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的采样条件为:在前两个吸收瓶中各装入6mol·L-1氢氧化钠吸收溶液50mL;在第一个吸收瓶中加入碳酸镉;吸收的烟气体积不大于0.1m3;气体流量为2.0~2.5L·min-1。优化的蒸馏条件为:在蒸馏瓶中加入100g·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10mL,在接收瓶内加入40g·L-1氢氧化钠溶液10mL作为吸收液。方法用于吸收后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1.7%~92.0%之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测定气体中痕量二氧化硫的离子色谱法。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溶液为吸收液,将气体样品中痕量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离子,以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根离子,从而得到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硫气体含量在1~100μL/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二氧化硫的检出限为0.1μg/L,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小于2%(n=6),测定标准样品的回收率在98.1%~99.6%之间,准确度优于对照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申请公布号:CN104215718A申请公布日:2014.12.17申请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riton X–100定量检测方法,它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步骤如下:(1)取待检样品,制成供试品溶液;(2)取标准品Triton X–100,溶于水,制成对照品溶液;(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定相为C18色谱  相似文献   

9.
李周平 《化学教育》2021,42(17):96-97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是学生的易错点。为了消除学生对该问题的错误认识,从沉淀的生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物质间反应的矛盾性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从本质上对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能否反应有了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读者园地     
问 :电导法测定碳有何特点 ?——广东读者  张宇    答 :钢铁等金属材料试样经高温燃烧氧化使试样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 (气态 )而释出。如试样含硫 ,则硫同时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用电导法测定时 ,将所释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除硫管除去二氧化硫后导入一特定的电导池中。在此电导池中预置一定量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电解质溶液 (如氢氧化钠溶液 )。该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在吸收二氧化碳前后发生明显变化 ,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 ,电导率的改变与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燃烧 -直接电导定碳法。此方法的特点是仪器及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量法对灰岩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测定。首先用酸分解试样,在载气作用下,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完全吸收,最后用重量法间接求出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准确度高,矿石中的硫不干扰测定,可测定0.1%以上的二氧化碳。不经过复杂的气体净化步骤,操作准确、简单、易行,可用于灰岩中二氧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以高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为原料,采用称量法制备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用气体分析仪对制备的标准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并对该标准物质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研制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中一氧化氮的浓度为5,25,50 μmol/mo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0% (k=2)。该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食品级二氧化碳分析方法的确认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申请公布号:CN104181247A申请公布日:2014.12.03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摘要:本发明属于水体硝酸盐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海水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测定的方法。利用无N2O还原酶活性的反硝化细菌将待测海水中硝酸盐进行离线处理后转化为氧化亚氮气体,使用痕量气体预浓缩装置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系统,该技术可同时自动检测出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3种温室气体。利用这台仪器在现有的气相色谱仪装置基础上,组合高精度碳分子筛等复合系统,可在10mi n检测出单位毫升中3种气体的含量。该装置对检测土壤中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地球大气圈内的温室效应气体中,二氧化碳占60%,甲烷占20%。但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一氧化二氮的温室效应约是二氧化碳的100倍。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难以分离,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台仪器能同时检测这3种气体的技术。调查地球温室效应,必须正确测量和把握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不仅仅是随着产业化和社会活动而发生,土壤也是温室气体的一个发生源,如土壤施用氮肥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是温室气体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工仪器网)日本以气相色谱仪为基础开发新型气体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15.
动力学分析法测定气相中的二氧化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仲良  陈荣妹 《分析化学》1994,22(12):1256-1258
本文基于气相中的二氧化碳在稀氢氧化钠-酚酞溶液中的溶解而使酚酞逐渐褪色的动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直接测定气相中微量二氧化碳的动力学分析法。研究表明,该反应的速率与气相中CO2的浓度成正比。利用固定浓度法,本文测定了一些模拟样品和环境气体样品,效果良好。该方法仪品简单,样品不必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申请公布号:CN104215711A申请公布日:2014.12.17申请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可粉中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以可可粉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乙腈–0.05%磷酸缓冲盐溶液为洗脱体系进行梯度洗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所得的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基于聚乙烯亚胺(PEI)溶液的紫外(UV)吸收光谱检测油气田硫化氢(H2S)气体浓度的方法。利用PEI结构中的氨基可与H2S气体反应的特性,测定通入H2S气体前后PEI溶液的UV吸收光谱,并分析了UV光谱吸收峰在230、365 nm附近的吸光度变化与气体浓度的关系。采用标准浓度的H2S气体样品进行浓度标定实验,建立了H2S气体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入高纯度H2S气体时,PEI溶液的UV光谱在230 nm和365 nm处均出现较强吸收峰;通入较低浓度H2S气体时,UV光谱只在230 nm处出现吸收峰,该吸收峰附近的吸光度与H2S气体浓度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0 6),系统对H2S气体浓度的检出限可达15.39 mg/m3。基于PEI溶液的UV吸收光谱检测法可为油气田H2S气体浓度的快速、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法基于用注射器取样注入吸收器中,以水振荡吸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吸收液(水)的体积20~80毫升,振荡吸收10秒钟以上,吸收后放置10分钟,以中和法和碘量法连续测定。二氧化碳含量低于2%不干扰测定,太高则于吸收溶液中通氮气3分钟,即可消除其影响。其它共存气体不影响测定。本法不需特殊仪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可远离炉前操作,避免了对人体的危害。已用于沸腾炉气及净化后尾气的分析,也可用于硫酸工艺中的气体分析。试剂配制0.02N碘溶液——2.5克碘溶解于100毫升20%碘化钾溶液中,用玻璃漏斗过滤,保存于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氧化碳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提出了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水样中无机碳含量时,用离线二氧化碳发生及原位再溶解作为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取一定量水样与4mL盐酸(1+9)溶液反应,使样品中碳酸盐及碳酸氢盐转化为二氧化碳,并在原溶液中原位再溶解。样品溶液的总体积为50mL,经过仪器上常规采用的单管进样装置导入于仪器中,经气液分离器在172.4kPa压力条件下,使试液中的二氧化碳分离析出,用ICP-AES测定其浓度。二氧化碳质量浓度在400mg·L-1以内与测定信号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087mg·L-1。在20mg·L-1浓度水平做重复性试验,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97%。应用此方法分析了4个水样,所得二氧化碳的测定值与滴定法测定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传感器数字化技术,分析室温下碳酸氢钠稀溶液直接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气体的行为、pH及其变化趋势,设计数字化实验,为碳酸氢钠溶液在生物上作为二氧化碳缓冲液的行为提供化学实验验证。进行热力学计算,为其缓冲原理提供化学理论支撑。实验证明,碳酸氢钠稀溶液是构建二氧化碳缓冲液的充要条件,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自偶电离建立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对,从而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建立溶解平衡,其总方程式为:2HCO-3(aq)CO2-3(aq)+H2O(l)+CO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