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铌取代Dawson结构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八种新化合物α2-M7-mHm[P2W17NbO62].xH2O, α-1, 2,3-M9-mHm[P2W15Nb3O62].xH2O (M=K, TMA, TEA, TBA)的合成和表征。红外和紫外光谱表明两种阴离子具有Dawson结构, ^3^1P和^1^8^3W NMR测定结果表明铌原子确系"极位"一、三取代。α-1, 2,3-K7H2[P2W15Nb3O62].30H2O为六方晶系, 晶胞参数为: a=1.9836(4), b=1.9836(9), c=1.5498(6)nm, α=β=90°, γ=120°。此外, 还报道了极谱、XPS和XRD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恩波  韩福芹  王竹屏  沈恩洪 《化学学报》1991,49(11):1114-1119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具有Dawson结构的钼砷杂多酸(H6As2Mo18O62)的两电子、四电子、六电子还原杂多蓝的制备条件, 离析出了它们的钾盐、铵盐及四丁基胺盐。找到了合适的电解电位。通过电位滴定、极谱、电子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光电子能谱的研究, 确证了所希望得到的产物。研究表明, 杂多蓝的结构与还原前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指出, 杂多蓝要比还原前的杂多阴离子稳定, 存在的PH范围加宽, 指认了可见-红外区出现的谱带。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具有Dawson结构的钼砷杂多酸(H6As2Mo18O62)的两电子、四电子、六电子还原杂多蓝的制备条件, 离析出了它们的钾盐、铵盐及四丁基胺盐。找到了合适的电解电位。通过电位滴定、极谱、电子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光电子能谱的研究, 确证了所希望得到的产物。研究表明, 杂多蓝的结构与还原前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指出, 杂多蓝要比还原前的杂多阴离子稳定, 存在的PH范围加宽, 指认了可见-红外区出现的谱带。  相似文献   

4.
过渡元素三取代钨锗杂多酸盐异构体的氧化还原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过渡元素三取代钨锗杂多酸盐M'_xH_y[GeW_9M_3(H_2O)_3O_(37)]·nH_2O(M'=Bu_4N ̄+,K ̄+;M=Cr ̄3+,Mn ̄2+,Co ̄2+,Ni ̄2+,Cu ̄2+)的α-,β-异构体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质,提出了它们的还原机理,讨论了取代的过渡元素和杂多阴离子的结构对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异构体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铝九钨杂多硅酸盐异构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光  瞿伦玉  彭军 《化学学报》1991,49(9):889-893
本文报道了八种新化合物A-α和A-β-M5-mHm[H2SiW9Al3(H2O)3O37]·xH2O(M=K,TMA,TEA,TBA)的合成、性质研究和结构确定。几种盐的红外和紫外光谱表明这两种异构体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四圆衍射实验测得A-αSiW9Al3-K的晶体结构。极谱数据上表明两个阴离子仍保持母体阴离子α-和β-SiW9的还原形式, 但其半波电位稍有降低。^2^7Al NMR数指出铝原子在阴离子中是八面体配位的, 三个铝原子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中。紫外光谱、极谱和^2^7Al NMR谱均可区分两种异构体, 也研究了两种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几种盐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夹心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W~9O~3~4^9^-(简写PW~9)阴离子可以与Sn^4^+反应生成[Sn~3^I^V(PW~9O~3~4)~2]^6^-杂多化合物。标题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极谱、^3^1P和^1^8^3W核磁共振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单晶测定了结构。K~5O~4Na~4H~5[Sn~3(PW~9O~3~4)~2].16H~2O的单晶是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3625(3)nm,b=2.3625(5)nm,c=2.9306(6)nm,α=90ⅲ,β=99.67(3)ⅲ,γ=90ⅲ,V=9.299nm^3,Z=4。它是一种三个Sn^4^+在两个PW~9单元间的夹心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特定的电势扫描程序测出了浓碱溶液中Cu(I)阳极产物的多重还原电流峰。根据各峰之间转化或竞争的关系, 提出了亚铜氧化物的吸附成相和溶解沉淀两种途径共存的形成机理。为确定各阴极峰的归属, 本文采用了将阴极电流峰与XRD和XPS特征峰进行半定量对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个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钼钨杂多酸H~3PMo~1~2~-~nW~nO~4~0(n=0,3,6,9,11,12).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了这些杂多酸的还原性.结果表明,在还原态的杂多酸中,除了因失去桥氧产生的Mo^5^+信号A(其g~⊥^A=1.952, g~∥^A=1.852)外,钨取代后产生另一Mo^5^+信号B,其g~⊥^B=1.923,g~∥^B=1.877.该信号被认为是由于杂多酸中钼的端氧还原所致. 由此提出钨的取代影响了杂多酸的氧化还原性,即桥氧的稳定性相对增强,端氧的稳定性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9.
镧系元素的双(十七钨二砷)杂多酸钾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福  陈新  王恩波  阎德怀  刘宗绪 《化学学报》1988,46(12):1168-1174
本文报道了镧系元素的杂多钨砷酸钾K17[Ln(As2W17O61)2].xH2O(Ln=La, Ce,Pr, Nd, Sm, En, Gd, Tb, Dy, Tm, Yb)的合成方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 紫外, 红外, 差热, X光电子能谱, 有效磁矩及极谱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首次合成和离析了八种以缺位型Dawson结构钼磷杂多阴离子为配体的稀土杂多蓝K17H2[Ln-(P2Mo17O61)2].nH2O和K17H4[Ln(P2Mo17O61)2].nH2O(Ln=La, Pr, Sm,Yb)。通过元素分析、电位滴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极谱、循环伏安、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差热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对杂多蓝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还原为杂多蓝后, 性质发生了某些变化, 但结构基本不变, 配体P2Mo17O^1^061仍为α2型。  相似文献   

11.
宗保宁  闵恩泽  董树忠  邓景发 《化学学报》1989,47(11):1052-1055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X射线衍射(XRD)和连续微型反应器等方法研究了以骤冷法制备的Ni-P非晶态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加氢活性。结果表明, 非晶态Ni-P对于苯乙烯催化加氢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优于晶态Ni-P, 更优于Ni片, 催化剂表面不同的预处理条件, 对反应活性影响很大。XPS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预处理条件下, 非晶态Ni-P被部分氧化;随着氧化态被还原, 反应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用单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的极谱行为.在碱性介质中,有三个还原波-0.63,-0.52和-0.45V,分别对应于双硫腙阴离子,它的氧化产物四氮化合物和二硫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在酸性介质中,只有一个-0.18V的双硫腙还原波.上述波的电极反应和特征也讨论了.  相似文献   

13.
谢乃贤  黄义祥 《化学学报》1988,46(7):631-638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硫在DMSO溶剂中第一步氧化还原过程的机理, 发现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双电子过程, 提出了更为合理的EEC机理, 数字模拟也表明该机理是可能的, 并从2.5次微分谱上发现了S6(II)的氧化峰, 其峰电位为-0.29V(相对于银电极). 还计算了该体系的某些动力学参数值.  相似文献   

14.
谢乃贤  黄义祥 《化学学报》1989,47(3):227-232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硫在DMSO溶剂中的第二步氧化还原过程. 该过程在扫速大于200mV/s时表现为简单的电子转移过程; 扫速小于200mV/s时转化为ECE机理. 发现了S8^4^-, S3^2^-, S4^2^-的氧化峰, 峰电位分别为 -1.50, -0.96, -0.60(相对于银参比电极), 对S8^2^-/S8^4^-电对测定了标准电极电位和标准速率常数, 分别是-1.547±0.002V(相对于银参比电极)和3.3×10^-^3cm/s.  相似文献   

15.
Dawson结构钼砷杂多酸(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酸化-回流-乙醚萃取法合成了二十种Dawson结构钼砷杂多酸及其盐, 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其通式为MwAs2Mo18Oe2.nH2O, 酸碱及电导滴定确定了碱度, 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极谱, 循环伏安, 热重-差热分析等性质, 给出了杂多阴离子As2Mo18O62^6^-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机理,讨论并指认了紫外吸收为e→*和e→b2的荷移跃迁谱带, 考察了抗衡离子M^n^+对主要红外振动光谱, 热分解温度及其分解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建波  李学良  林建新 《化学学报》1997,55(11):1103-1107
采用特定的电势扫描程序测出了浓碱溶液中Cu(I)阳极产物的多重还原电流峰。根据各峰之间转化或竞争的关系, 提出了亚铜氧化物的吸附成相和溶解沉淀两种途径共存的形成机理。为确定各阴极峰的归属, 本文采用了将阴极电流峰与XRD和XPS特征峰进行半定量对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在Ni(II)/SiO2-Al2O3催化剂上丙烯齐聚反应诱导期的成因及活性中心的本质, 考察了反应过程中镍离子与丙烯分子的相互作用, 发现反应诱导期随着催化剂预抽空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也随着丙烯预处理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ESR、XPS法跟踪考察发现, 随着丙烯在催化剂上反应的进行, 首先Ni(II)被丙烯还原成Ni(I)离子。之后, 丙烯与Ni(I)配位形成不饱和配位离子, 形成齐聚反应表面活性中间体, 并且在反应过程中, 二、三聚产物也可与Ni(I)离子配位, 形成三、、四聚反应面活性中间体。结果表明在Ni(II)/SiO2-Al2O3催化剂上Ni(I)离子是丙烯齐聚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法及带环的旋转圆盘电极技术,在经热处理的载于石墨粉上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Co-TMPP/石墨)电极上研究了溶液pH值对胱氨酸还原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溶液中经热处理的Co-TMPP/石墨对 胱氨酸还原反应均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该电极上胱氨酸还原反应为不可逆的简单电荷传递反应.测出了不同pH值溶液中胱氨酸剂原反应的标准速度常数.当pH<4时,胱氨酸还原对[H^+]的反应级数为1;pH>9时,反应与[H^+]无关.提出了不同pH值溶液中胱氨酸还原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胞嘧啶电化学还原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汪正浩  胡志彬 《化学学报》1987,45(8):731-736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ESR检测联用装置,研究了胞嘧啶在阴极上还原产生自由基的ESR参数及其结构;同时研究了这一自由基的动力学性质,发现继电化学还原之后的化学反应也能产生自由基;提出并验证了相应的反应机理,求出有关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