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了理想量子线通过量子点与铁磁导线侧向耦合系统,可实现电子自旋极化输运.并通过格林函数法计算表明:量子线上的电导产生自旋极化;电导极化率在反共振区有2个峰值,且与非共振区的极化方向相反;调整量子点和铁磁导线的耦合强度参数可使电导极化率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磁场作用下双层石墨烯中的拓扑相.当考虑内禀自旋轨道耦合时,系统中出现许多拓扑相,通过调节双层石墨烯的层间电压和费米能可以实现拓扑相变.另外,还研究了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自旋霍尔效应的稳定性,发现它对于对称性破缺的扰动是非常稳定的.在内禀自旋轨道耦合和塞曼劈裂共同作用下,当塞曼劈裂很强时,自旋霍尔态会被破坏而自旋过滤的霍尔态将依然保持.这些研究结果在自旋电子器件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Hubbard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空化缺陷附近的碳原子问的跳跃移{分(l2)和在位库仑相互作用(U)对碳纳米管的铁磁基态的影响.当l2><0.5时,系统基态具有亚铁磁性,并且单佗缺陷的自旋S=1/2,体系磁件主要来源于缺陷附近和纳米管两端格点自旋.随着l2增大到临界值l2后,体系的亚铁磁基态变得不稳定,并t2c的大小依赖于在位的库仑相互作用U.白旋密度计算表明:t2能抑制自旋关联并使体系的亚铁磁性基态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精确对角化方法,研究自旋1/2一维J1-J2海森堡自旋链模型的相变问题.通过计算激发态下自旋格点群的约化忠实度和冯·诺依曼熵,确定了该系统由自旋液体态到二聚态之间的K-T相变,并通过外推法,确定相变点位置L→∞,λc=0.241 14.研究结果表明,难以用传统序参量来刻画的K-T相变可以用自旋格点群(子系统)的约化忠实度和冯·诺依曼熵来反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均匀磁场中的三格点Heisenberg XX自旋环,通过控制一个格点的耦合参数,来调控另外两个格点之间的纠缠.理论上发现当控制格点的耦合参数比未控制格点的耦合参数小时,未控制格点间的纠缠随磁场变化会出现一个纠缠值为1的平台.在较低温度下,平台的宽度与未控制格点间的耦合参数值相等,是一个很好的纠缠开关.同时,分析了存在两个控制格点的情况,也可以得到纠缠值为1的开关,并发现自旋相互作用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约旦-维格纳变换方法,研究了一维斐波那契链下罗盘模型的量子相变行为.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精确地确定了相变点的位置、能隙以及自旋关联函数,同时确认为第二级量子相变.  相似文献   

7.
根据超对称量子力学及其与(1+2)维时空中费米子与规范场相互作用的 Dirac 方程的等价性求出了在强磁场中作相对论性运动的二维电子的能级和能量本征函数.所得结果将有助于量子Hall 效应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InGaN/GaN量子阱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单最子阱近似模型,对InGaN/GaN量子阱中的激子和电子在带子带间跃的光吸收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In是含量对激子的能量影响较大,而量子阱宽度的变化也对激子的能量有着微调作用,导带中电子从基态至第一激发态跃迁的吸收峰比较明显,随着In的含量增加,量子阱中的激子能量间隔增大,吸收谱线的峰值位置会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9.
考虑4f壳层未填满的稀土金属的s-f交换作用,利用Feynman图方法,讨论了传统的电子-声子耦合s-f交换作用和电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并定量估计了s-f交换作用与电子-电子交换作用对热导率和热电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致密天体(白矮星和中子星)内部的电子气体是简并的费米系统,它们的零点费米动能远大于热运动动能。根据零点费米能与电子静止能的比较可区分为非相对论和相对论两种情况,按电子拉莫尔轨道动能与零点费米能的比较又可区分为强和超强两种外磁场作用情况。本文研究了电子费米系统在超强磁场作用下的磁化问题,发现在非相对论和相对论两种情况中的磁化都呈现出de Haas-van Alphen 震荡效应,但微分磁化率难以大于临界值1,说明在超强磁场下的电子气体难以发生Condon磁相变,只有当电子占据刚好填满第一朗道量子能级时,微分磁化率才能大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