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今年是芶清泉先生诞辰100周年.芶清泉先生一生爱国敬业、开拓创新,在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七十载,为我国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及高温高压物理与高压合成科学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创建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以及之后的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作出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正如吉林大学原子与  相似文献   

2.
谷冬梅 《物理》2004,33(3):225-229
序号会议名称内容日期人数地点联系单位 (人 )邮编1 原子分子物理前沿研讨会就冷原子、离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结合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2月 2 0长春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丁大军 Tel:0 4 31 - 51 6881 9E mail:dajund @mail.jlu .edu .cn1 30 0 2 32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含高压物理与高压合成)及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的创建经过和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略谈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全国原子分子物理会议于1992年8月14日至18日在长春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物理学会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忠烈教授主持了会议.吉林大学校长伍卓群教授和吉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式枢教授等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次会议有13个特邀报告:氢原子集团的结构与能量计算(苟清泉),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物理实验(徐克尊),重粒子加速器中的原子分子问题(刘兆远),原子团簇的结构和性质(王广厚),利用离子准分子获得XUV激光(王…  相似文献   

5.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科研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创建的背景,评述了建所20年来在若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创始人、吉林大学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芶清泉先生.芶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30日在成都与世长辞,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7.
林圣路 《物理》2001,30(2):127
第十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于2000年8月6日至1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承办.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庆刚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仝殿民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任.本届会议是世纪之交原子分子物理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地几十所著名高等学府和专业科研院所的86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奠基人、著名物理学家、四川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的八十三岁高龄的清泉教授亲自到会并作大会报告.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包括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  相似文献   

9.
正我于2012年10月受台湾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邀请,赶台北参加了亚太地区国际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专门预留一个单元时间,纪念吴大猷先生和芶清泉先生.可见国际原子分子物理界对芶清泉教授学术思想的尊重.今年四月十四日是芶清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为芶先生的学生,我们深切地怀念芶清泉先生.那么应该向芶清泉先生学习什么呢?我认为要学习芶先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征稿简则     
一、本学报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由四 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办刊宗旨: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 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注重加强应用成果的交流和推广,为加 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离子阱与非中性等离子体物理研讨会,于 1991年10月 28日至 30 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发起,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发起单位的代表,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高技术司、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局的有关负责同志. 非中性等离子体物理是70年代兴起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在外场约束下非中性的带电粒子体系的性质、状态和运动规律.当前实验研究集中在约束于离子阱(包括Penning阱和Paul阱)内…  相似文献   

12.
序号会议名称内  容日期人数地点联系单位 (人 )邮 编1《物理》正、副主编会议拟定 2 0 0 4— 2 0 0 5年重要工作 2月 8北京古丽亚2 原子分子物理前沿研讨会(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就冷原子、离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结合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 2月 2 0长春 丁大军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 ,0 43 1-5 168819)3《物理学进展》常务编委会研究编辑部有关工作 ,确定本年度报导计划 2月底 10南京刘协祯( 0 2 5 -3 5 92 484)4中日第五届双边核物理会议(核物理分会 )促进中日两个近邻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每三年一次 ,中日轮流…  相似文献   

13.
受中国物理学会委托,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 子专业委员会和成都科技大学高温高压与原子分子科 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原子分子物理学术会议于 1990年 8月 19日到 23日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 第五届全国原子分子物理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 进行了广泛的征文,经过评审后,收入论文集共235 篇。大会报告共9篇论文.我国著名物理学家 清泉 教授首先向大会作了《重氢原子进入钯晶体以后可能 引起核聚变的机理探讨》的报告,公布了他在1989年5 月4日从原子分子及晶体物理出发所提出的室温核聚 变机理,并报告了根据这个理论进行实验所观察到的 冷核…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和发展原子与分子物理的重要意义 按物质结构的层次来分,近代物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基本上有五个方面,形成了五个重要分支:1.基本粒子物理;2.原子核物理;3.原子与分子物理;4.凝聚态物理;5.天体物理。物质世界这些层次的结构和运动变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对这些层次的研究,既要有所侧重,又要法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问题搞得更清楚,不应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层次的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与分子的结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有:1.原子与分子的电子结构;2.原子与分子光谱;3.原子与分子的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及其应用讨论会已于10月26日-30日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的一百多名物理学工作者汇聚一堂,评述和讨论了原子分子物理学及其应用在国际上的现状并检阅了我国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会上报告的论文包括大会报告及分组报告,内容有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实验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激光化学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共58篇. 原子分子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中历史最悠久、应用很广的学科.它的每一进展,不仅将加深人类对原子和分子性质的认识,还会促进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时发展,诸如激光技术、化学、生物学、核能技术、材料科学、表面科学等. 激光的…  相似文献   

16.
全国原子分子参数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26日至31日在秦皇岛市召开,由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长李正武教授,科学院物理所孙湘教授和李家明教授等许多知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原子分子物理学界老前辈(艹勾)清泉教授非常关心这次会议,因临时有事未能参加,特向大会写信祝贺,并送来题为“我国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的书面报告。  相似文献   

17.
正芶清泉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和高压物理与高压合成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芶清泉教授于1917年4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并留校任教.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工学院,吉林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芶清泉教授继我国老一代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王守竟,吴大猷等等之后的新中国的著名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建国初期合并后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10月改为现名.物理所是以研究物理学基础与应用基础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机构.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凝聚态物理与材料、激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理论物理,以及激光、电子技术等,并按上述学科成立相应的学术片.等离子体物理物理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始于1958年,目前正在运行的实验装置有托卡马克CT-6B和场反角收缩装置FRP-1.  相似文献   

19.
1985年8月21日至25日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了中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讨论会。会议由成都科技大学物理系名誉系主任兼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室主任苟清泉教授主持,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中日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中国方面各地来的学者约70名,成都科大约25名,日本方面来参加的学者有7名:高柳和夫教授(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第十一届国际电子与原子碰撞物理会议主席),渡部力教授(日本理化研究所),大谷俊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ou清泉 《物理》1989,18(10):593-599
本文概述了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老一代物理学家为我国原子和分子物理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合实际需要,开展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研究,促进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发展,特别是在1977年制订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规划后,开始走上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阶段,原于与分子物理获得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