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凡 《中国物理 C》2004,28(12):1328-1331
根据现有的格点QCD结果和手征对称自发破缺理论研讨了组分夸克模型中夸克囚禁和夸克介子耦合方案.指出了两体囚禁势不能直接推广应用于多夸克系统,σ介子作为双π交换的等效描述只能用于u,d夸克,不能用于s夸克.  相似文献   

2.
博士论文录     
 函数的一些物理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关于强子波函数的唯象模型.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关于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的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种用关于夸克凝聚的自洽方程确定重整化群不变的夸克凝聚数值的方法,计算了发生动力学自发破缺强耦合常数的阈值.在单圈、双圈近似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凝聚的数值,得到了合理的结果.同时给出了一种发生动力学自发破缺的图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真空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普通自发破缺的手征SU(2)_LSU(2)_R σ-模型,得到了有质量的π介子,并对π介子获得质量的机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沈坤  裘忠平 《中国物理 C》1989,13(12):1130-1134
本文应用复合场的有效作用量,研究了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普通自发破缺情况下,SU(2)×SU(2)σ模型中π介子的质量谱;证明了在考虑了微扰效应后,π介子仍具有质量.在最低阶近似下,π介子的质量谱与我们以前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复合场的有效作用量,研究了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普通自发破缺情况下,SU(2)×SU(2)σ模型中π介子的质量谱;证明了在考虑了微扰效应后,π介子仍具有质量.在最低阶近似下,π介子的质量谱与我们以前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无质量夸克的QCD拉氏量出发, 引入双线性外源, 导出了作为复合算子(夸克传播子和胶子传播子)泛函的有效势表示. 从而得出传播子的Dyson-Schwinger方程. 方程具有两组解, 一组解保持手征对称性, 另一组解使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 通过讨论方程的渐近解, 发现当耦合常数α>1/4时, QCD手征对称性将自发破缺; 当α<1/4时QCD手征对称性仍然保持. 利用求得的夸克自能的渐近行为和fπ介子衰变常数fπ的实验值, 估计了夸克产生的动力学质量和用其它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估计得的夸克质量相符,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沈坤  裘忠平 《中国物理 C》1989,13(8):755-759
本文研究了真空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普能自发破缺的手征SU(2)L SU(2)R σ-模型,得到了有质量的π介子,并对π介子获得质量的机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DPM模型分析了Kp和πp软碰反应中的多重产生.计算了束碎裂和靶碎裂区的粒子分布和前后关联.指出π介子分布在K碎裂区和P碎裂区的不对称可以作为对DPM模型的一个实验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陆景贤 《中国物理 C》1985,9(6):697-702
本文利用矢量为主模型, 假定ρ0介子内的价夸克分布函数可以用π0介子内的价夸克分布函数描述, 并且利用我们已经给出的在带头对数近似下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13], 加上类点分量的贡献, 讨论并计算了光子结构函数的行为, 和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本文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论了在了解π介子的非常特殊性质方面的近期发展。讨论了π的二重性:它一方面作为与手征对称性破缺有关的Goldstone 玻色子,另一方面作为束缚夸克-反夸克对。文中指出了π介子作为长程核力的生成元起了很好的作用;也指出了有关π的大小和衰变在符合实验方面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董宇兵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78-1183
通过相对论夸克模型并结合介子云的贡献,计算了ΔπN耦合常数以及πNN耦合常数.计算结果表明了介子云对Δ(1232)共振态的性质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介子云在低能区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华靖  马伯强 《中国物理 C》2003,27(11):954-959
从菲尔德–费曼的叠代模型出发,考虑到入射夸克的味结构,研究了π介子的碎裂函数Duπ+,Ddπ+,和Dsπ+,并将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K介子的碎裂函数DsK+(z),DuK+(z),DsK+(z)和DdK+(z)作出的预言将被进一步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3.
低能带电重粒子在接近射程末端处,电离比值上升.因此,带电粒子在薄层探测器中产生的电离,当接近粒子射程末端时比粒子穿过时为大.利用这个现象,就可以做成探测接近射程末端的停止粒子探测器.工作[1,2]曾经用固体闪烁体研究过负π介子星裂探测器以及记录中能π介子和μ子的停止粒子探测器.后来,已将固体闪烁体用于高穿透粒子本底中测量停止粒子,成功地测量过π~+停止后的稀有衰变方式.但未见到用气体介质对低能粒子作停止粒子探测器的报导.这里,我们对记录低能α粒子的停止粒子探测器进行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可以用薄窗正比计数管做成简单的低能停止粒子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相对论夸克模型并结合介子云的贡献 ,计算了ΔπN耦合常数以及πNN耦合常数 .计算结果表明了介子云对Δ( 1 2 3 2 )共振态的性质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介子云在低能区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赵保恒 《物理学报》1976,25(1):53-57
本文在SU(2)L×U(1)模型里研究中间态的W介子对光子-光子散射的贡献。由于自发破缺规范理论的可重整化性以及自发破缺以后电磁规范不变性仍成立,在单迴路近似下,光子-光子散射幅中的无穷大必然互相抵消。本文用具体计算说明这一点,并且在低能近似下给出电磁场的等效非线性相互作用拉格朗日量和散射截面。在低能近似下,轻子中间态对散射的贡献为主,然而在高能极限下,W介子中间态的贡献将变得可以和轻子中间态的贡献相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文献[1]给出的方法计算了介子结构函数. 在另级近似下对于π介子有: Wπ1(x)~(1-x). 接着引入共振-雷吉修正的近似式, 得到在整个区间0≤x≤1与实验相符的核子、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 我们还推测了标度破坏对旁观夸克数及有效袋半径的可能影响. 最后指出海夸克的分布函数也可用相似的玻密修正估算.  相似文献   

17.
王树忠  黄永畅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52-1157
将SU(2)L×SU(2)R手征对称的σ模型推广到带电磁场情况下的手征σ模型,采用研究自恰性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真空自发破缺的手征SU(2)L×SU(2)R×U(1)σ模型,得到了考虑动力学自发破缺、真空自发破缺和电磁相互作用后,σ、π介子和核子都出现了不同的质量修正,并得到此模型中σ,π和核子以不同方式依赖于动力学破缺的具体表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夸克喷注的Field-Feynman模型推广应用到pp反应中, 并且提出一个关于双夸克碎裂的方案, 从而改进了A.Capella的双链模型. 这一图象既能给出各种粒子(介子, 重子, 光子, 夸克对等)的平均产额和能量的关系, 又能计算各种单粒子的内含谱及关联效应. 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9.
在Λ超子中考虑味SU(3)对称破缺,在夸克势模型基础上引进夸克与σ~-和π~-介子场的耦合,运用相对论性的两夸克集团理论,研究了ΛN作用势、~3S_1道和~1S_0道的ΛN弹性散射相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们已经给出的在带头对数近似下强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11], 讨论了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QCD行为, 很好地解释了现有的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数据. 同时预言了Drell-Yan机制产生大质量轻子对的微分截面M3 dσ/dM, 并和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