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国物理学综评委员会(Physics Survey Committee)等经过三年时间编写 了 《九十年代物理学》(Physics Through the 1990s)一书.该书共9卷,包括《总论》,《综述》,《原子、分子和光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引力、宇宙学和宇宙线物理学》,《核物理学》,《等离子体和流体》,《交叉学科和技术应用》,长达 2036页. 我国物理学界十分重视这套丛书,正在组织翻译.现编译《总论》,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莲君  张哲华 《大学物理》1994,13(8):44-45,39
将《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打通的再尝试刘莲君,张哲华,胡承正(武汉大学物理系,武汉430010)武汉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的教学计划中,普通物理课程《原子物理学》、《原子核与基本粒子物理学》以及理论物理课程《量子力学》是分作三门课程授课的,课时分别是5...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1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1604年中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大学士。最早把欧洲数学引入中国。译著有《几何原本》、《测量异同》和《勾股义》等。平生用力最勤的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著有《农遗杂疏》、《农辑》、《农政全书》等。以《农政全书》影响最大,刻印后不久就流传到日本。他的翻译质量很高。译本中许多数学上的专门名词和术语,如几何、点、线、面、平行线、钝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等,都是由徐光启首先使用而确定下来的,一直沿用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应用光学》第六届编委会工作会议于2006年10月20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应用光学》顾问、名誉主编周立伟院士,顾问潘君骅院士,中国兵工学会副秘书长许毅达,《应用光学》第六届编委会委员、代表,共计61人。205研究所所长,《应用光学》主编王小鹏代表205研究所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对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会编委认真听取了《应用光学》编辑部的工作汇报、《应用光学》章程(修改稿)和编委会组成的说明,讨论研究了《应用光学》目前的形势和发展思路,为《应用光学》的快速发展提出了8点措施。会议期间,还邀请陕西省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王进萍 《物理》2006,35(8):707-710
2005年8月17日,天体物理学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当John Norris Bahcall病逝的消息传出后,当今国际重要学术刊物《自然》、《科学》以及《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和《泰晤士报》等媒体均以不同的纪念方式,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的崇敬和赞扬.如今,这位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转眼间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值此,本刊编辑通过Email采访了他的夫人——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学系的Neta Bahcall教授,谨以此文,表达对Bahcall先生的深挚怀念.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学》2007,28(5)
《应用光学》创刊于198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2-2082,CN 61-1171/O4,是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五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科学文摘》(INS  相似文献   

7.
《光学学报》2006,26(1):20-120
2005年10月10日~12月31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光子学报》、《应用激光》、《应用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量子电子学报》、《强激光与粒子束》、《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和Chinese Optics Letters等国内11家知名光学期刊联合举行了订户调查活动。活动采用了在相关期刊中插放调查表、给有关读者寄发调查表等形式。通过陆续回收的调查表,我们得到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例如增加综述、加快发表周期等,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尽量满足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分子物理学与热力学》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的特点,将《热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中的热力学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合成一门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的《分子物理学与热力学》,经过几年的教改实践,取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的宇宙》是徐一鸿在《可畏的对称》成为畅销书之后的又一部科普著作.徐一鸿教授出生在上海,后来移民到巴西,又到美国求学.徐一鸿是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永久成员,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校园物理系教授,是一位优秀的科普作家.他所著作品除本书外,还有《可畏的对称》、《吞云》和《力的统一》等书.本书的译者张礼  相似文献   

10.
《高压物理学报》2005,19(1):40-40
最近,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通知,《高压物理学报》再次被确定为物理类核心期刊,并入编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该书将于2004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5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相似文献   

11.
《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修改后,其内容与WTO知识产权协议仍不完全一致,本文就其不足之处再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文 《教学与科技》2005,18(3):39-42
由于人们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公文标题拟写规定的机械理解,导致行政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写作的不规范化。本文根据《办法》《标点符号用法》等规定,结合具体公文实践,剖析错误原因,提出具体要求,以进一步规范公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3.
《高压物理学报》2004,18(4):301-301
2004年,《高压物理学报》再次被确定为物理类核心期刊,并人编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该书将于2004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5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物理》创刊40周年,为答谢广大读者长期以来的关爱和支持,《物理》编辑部特推出优惠订阅活动:向编辑部连续订阅两年(2013-2014年)《物理》杂志的订户,将免费获得《岁月留痕-<物理>四十年集萃》一本(该书收录了从1972年到2012年在《物理》各个栏目发表的四十篇文章,476页精美印刷,定价68元,值得收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光学》2008,29(1):I0001-I0001
过去的2007年,《应用光学》通过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成为首批合格期刊,又被英国《科学文摘》(INSPEC)、《鸟利希期刊指南》(UI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据万方、同方数据报告,期刊的多项评价指标又有大幅度提高。这是《应用光学》坚持联合办刊、开门办刊、刊外办刊的结果,也是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编委、理事以及同仁热情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祝愿关心和支持《应用光学》的海内外朋友、作者、读者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间,《应用声学》创刊己20年。这20年不是一个随意的数字;原来,20年前不久打倒了四人帮。当时大家吹呼雀跃,我们参加的游行队伍在长安街上不见首尾,游行回来,该干活了。开研究课题,招研究生。沉寂了整个文化大革命的《声学学报》再生。马大猷先生提议另办一个《应用声学》,汪德昭先生支持,我受命筹备,周永申和刘献铎两位同志奔走联系。对科学出版社,我们便访问过几次。为《应用声学》的刊头词,周、刘两位登门请赵扑初先生提笔,素不相识的赵老爽朗地答应,井且很快写就。到1982年,《应用声学》问世了。 20…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11,(6):2758-2758
1.本刊到帐的版面费,现有多笔不知道是谁的,因为没有收到作者的《版面费已经汇出的通知》。不知道是谁交的版面费,就无法使这些作者的稿件进入编辑出版程序,从而影响论文出版。因此,请没有发出《版面费已经汇出的通知》的作者,尽快发出《版面费已经汇出的通知》,以便本刊确认。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人们只有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科技书刊和教育,8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这种力量。因为科技书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升华,司仅可以极大地拓展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其本身的水平也成为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案要标志。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达尔文的《物种走源》等科技论著,是18一19世纪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致形成“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标志。爱日斯坦的《相对论》(《关于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则是人类科学史上具有头等光辉的论著,…  相似文献   

19.
1、徐广智.《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科学出版社,1974年作者所在单位: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梁晓天.《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科学出版社,1976年作者所在单位: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3、王金山.《核磁共振谱仪与实验技术》,机构工业出版社,1982年作者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现在美国JSResearch,INC,18MechanicStreet,Quincy,MAO21694、赵天增.《核磁共振氢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作者所在单位:河南省化学研究所,郑州4500035、易大年,徐光漪.《核磁共振波…  相似文献   

20.
我的研究生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昆 《物理》2002,31(3):129-133
在黄昆先生30寿辰时,新加坡的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用英文出版了黄昆先生的论文选集:Selected Papers of Kun Huang。黄昆先生为选集中收集的20篇论文专门写了一篇《注释》,看过该选集的同志都认为《注释》实际上总结和介绍了黄昆先生一生中作研究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对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很有教益,建议《物理》杂志将《注释》释译成中文发表,后来我们了解到,北京大学的张树霖教授已将《注释》译成中文,在张树霖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下,《注释》的中文翻译稿经黄昆先生校订并征得他本人以及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的同意,现在本刊“特约专稿”栏以“我的研究生涯”为题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