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道了10个新吲唑氧衍生物在指定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根长,根数,芽长的影响,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吲熟酯(Ethychlozate)和吲哚乙酸(IAA)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吲唑氧衍生物的生理特性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双酚A(BPA)与1,1-二咪唑磷酸苯酚酯(DIPP)的溶液缩聚.与BPA和二氯磷酸苯酚酯(DCPP)的缩聚反应相比,聚合反应速度和产物的分子量明显提高.并初步研究了咪唑对缩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4种野生稻愈伤组织进行了干燥处理,其中3种野生稻绿苗分化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干燥处理的愈伤组织中吲哚乙酸(IAA)、水溶性蛋白(WSP)水平明显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升高.干燥处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从而促使野生稻绿苗分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类(20个)新的含氟、含硝基的苯并咪唑基苯氧乙酸酯、肼和吲哚醌腙,比较了它们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酯类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百分率在50%~60%之间,对应的肼和腙类化合物活性很低.  相似文献   

5.
以为淀粉接枝引发剂,研究了接枝共聚单体对淀粉接枝共聚物(SGC)上浆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验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腈(AN)10种接枝单体进行筛选,然后根据所归纳出的SGC浆料接枝支链的分子结构模型[1],探讨了几种组合共聚单体对其上浆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接枝单体对SGC浆料的上浆性能影响很大,多元化的单体组成有利于提高它的上浆性能.  相似文献   

6.
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Ae.triunicialis)cs;(As.Zhukovskyi)cs;(T.timopheevi)cs;(Ae.speltoides)cs和普通小麦中国春(T.aestivum,保持系,cs)与鄂恩1号(T.aestivum)为材料,用Davis和Reisfeld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xiase)和阴、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并用SC910型双波段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记录其谱带数及强弱.结果表明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IAA-氧化酶同工酶谱十分相似;而阴离子过氧化物酶酶谱相差甚远.由此表明具有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位点的过氧化物酶,应主要是阳离子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7.
含油脂的食品中常需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以防止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变质,但食用过量的抗氧化剂会影响人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采用模糊线性规划法解析抗氧化剂的重叠紫外吸收光谱,实现了对食品抗氧化剂多组分,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及没食子酸丙酯(PG)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吲哚和异吲哚的芳香性及稳定性原因,按照拓扑共振能(TRE)概念计算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共振能和环共振能,并且用拓扑电荷稳定(TCS)规则对它们的稳定性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十四酯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直接熔融制备了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260W、辐射时间为12min、n(十四醇):n(丙烯酸)为1.0:1.2,催化剂用量为0.6%(w%),在此条件下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反应时间从4h缩短到12min,反应速率提高20倍,能耗显著降低,酯产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醋酸盐与邻菲咯啉的室温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0(Ac)2·4H2O,Ni(Ac)24H2O,Cu(Ac)2·H2O,Zn(Ac)2·2H2O与邻菲咯啉在室温(20土2℃)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讨论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固相反应的影响,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相应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定,确定了固相合成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油菜幼苗在二叶一心期经,0.5mg/L的薯蓣皂素喷施处理后,幼苗生长受到促进,苗高增加、叶片增大,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薯蓣皂素处理,油菜叶片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含量增加.薯蓣皂素处理可能通过提高油菜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进而促进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以水稻黄化苗总DNA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到水稻花药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Osg6B的770bp和960bp两个片段Osg6Ba和Osg6Bb.并将其克隆到pUC18上形成完整的Osg6B,这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根的NaCl胁迫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mg/L外源水杨酸对0,50,100mmol/L NaCl处理下水稻幼苗根的胁迫缓解效应,测定了根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氨同化关键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使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至与正常对照相当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说明外源水杨酸存在时可溶性糖作为主要渗透胁迫调节物并对盐胁迫适当缓解,表现在幼苗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上升20%左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氮同化加强而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对50mmol/L NaCl胁迫处理的材料缓解效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促进剂WD-5和WD-9于苗期或苗、苔期各喷施150mg/kg,其叶面积增大,干物质量增加,光合强度增强;苗期喷施者的GAs和IAA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7.4%~618.2%和38.2%~114.4%,但ABA含量也比对照高,因而易产生早衰现象.WD-5苗期喷施增产10.2%,苗、苔期各喷一次增产14.7%;WD-9苗期喷施增产13.1%,苗、苔期各喷一次增产9.0%.  相似文献   

15.
选用C-型、M-型、Mt2-型、G-型4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对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不育系叶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都比保持系略低;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不育系两种酶的活性都比保持系高.故认为,小麦植株随着发育进程,其体内尤其是穗和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IAA亏缺,引起雄性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2个各水培有13棵/m~2水体而积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的净化槽(曝气、非曝气)的植物叶片叶绿素(Chla,Chlb)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最与根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对应的净化槽水质,同时测定了植物根、茎、叶的长度与氮磷含量及生物量,研究了长期曝气下梭鱼草(P.cordata)的生理响应及水质的氮磷变化.另设空白槽对照(CK),结果表明:曝气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特性,曝气槽植物的根、茎、叶长分别比非曝气槽植物短12.67,18.30,2.33 cm,根组织POD、CAT活性分别比非曝气槽根组织高0.028 3 U/(g·min),0.179 0 mg/(g·min),而非曝气槽叶片Chla、Chlb与SP含量分别比曝气槽叶片高0.314 2,0.118 4,15.75 mg/g;曝气影响植物组织的氮磷积累及生物量,曝气槽根、茎、叶组织的氮磷含量分别比非曝气槽根、茎、叶低5.04 g/kg与1.03 g/kg;6.57 g/kg与1.32 g/kg;8.67 g/kg与1.46 g/kg,根、茎、叶的生物最分别比非曝气槽植物低3.03,2.32,0.74 g/棵;曝气影响净化槽水质的氮磷浓度,TN、NH_4~+-N浓度比非曝气槽低11.22,7.81 mg/L,而TP、溶P浓度较非曝气槽高0.089,0.044 mg/L.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证实了马铃薯提取液中存在IAA和ABA.实验结果指出,在马铃薯提取液中ABA的含量比其他内源激素要高.ABA对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可能起着主导作用.由于马铃薯的品种,发育状况和块茎不同部位的差异,马铃薯提取液对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的效应也随之而异根据上述情况,必须选择适合的马铃薯块茎作材料,同时在组织培养中应用马铃薯提取液时尚需适当添加NAA和KT.  相似文献   

18.
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豌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种子的发光强度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 .黑暗中萌发比在光照下萌发过程的发光强度高 ,前者 3d后增加很快 ,后者 4 d后增加变快 .幼苗根部的发光强度明显强于其它器官的发光强度 .在不同 2 ,4 - D浓度下萌发的豌豆种子 ,根系活力与2 ,4 - D浓度呈相关性 ;根系超微弱发光强度也是随 2 ,4 - D浓度增大而增强的过程 ,因此植物超微弱发光可能与生物的活力呈一定关系 .  相似文献   

19.
以长白舌唇兰和凹舌兰的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适合于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及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长白舌唇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NAA0.01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2.5%;最适合凹舌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8%;长白舌唇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萌发率为96%;凹舌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GA30.01 mg.L-1,萌发率为94.5%.以类原球茎的切片为材料进行类原球茎快繁的结果表明,在30~40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达100以上,成功建立了两种兰的高效快繁体系.同时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两种兰的类原球茎发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