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关磊  刘泽汉  任冰洁 《合成化学》2019,27(11):904-908
以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钠(Na2H2L)和4,4′-bipy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与Co(NO3)2反应合成了新的含氮配体钴配合物[Co(4,4′-bipy)(H2O)4]·H2L·2H2O(1)(H2L2-=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根离子,4,4′-bipy=4,4′-联吡啶),其结构和组成经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钴离子与4,4′-bipy和水分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H2L2-配体没有配位,仅起平衡电荷作用。在结构单元中,[Co(4,4′-bipy)(H2O)4]2+, H2L2-和自由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蓝移,最大发射峰位于357 nm。  相似文献   

2.
尹传奇  刘珺  柏正武 《化学学报》2011,69(17):2021-2025
以RuCl3•3H2O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钌配合物[(bipy)2Ru(H2O)2](OTf)2 (bipy=2,2-bipyridine, Otf=triflate), 利用DBU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脱质子化合成了水溶性氢氧根配合物[(bipy)2Ru(H2O)(OH)](OTf). 研究了[(bipy)2Ru(H2O)(OH)](OTf)催化水化乙腈生成乙酰胺的反应. 机理研究表明, 催化循环的关键中间体为氧配位的酰亚胺配合物[(bipy)2Ru(CH3CN)(OCMe=NH)], 经过生成[(bipy)2Ru(k2-N,O-NH=CMeN=CMeO)]、水亲核进攻开环生成{(bipy)2Ru[NH=C(OH)Me](OCMe=NH)}、乙腈取代其NH=C(OH)Me配体产生乙酰胺, 同时再生成[(bipy)2Ru- (CH3CN)(OCMe=NH)]完成催化循环.  相似文献   

3.
刘亚利  王妞妞  王玥  贾玉洁  魏珍 《合成化学》2019,27(10):827-831
以ZnSO4·7H2O和苯并咪唑-5,6-二羧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锌配合物{\[Zn(H2-bidc)2(H2O)4]·(H2O)4}n[1 (CCDC: 1007038), H3-bidc=苯并咪唑-5,6-羧酸],产率48%,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属正交晶系,Pnnm空间群,晶胞参数a=9.6451(19) , b=19.459(4) , c=6.6895(13) ,α=β=γ=90°, V=1255.5(4) 3, Dc=1.634 g·cm-3, Z=8。采用FL和TGA研究了1的性能。结果表明:1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最大发射峰位于420 nm和416 nm, 1的荧光发射属于发射配体荧光。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4种氮氧自由基桥联的五氟丙酸镍双核配合物[Ni(pfpr)2]2NITR·nH2O.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测定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摩尔电导。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测量了[Ni(pfpr)2]2NITPhCl·4H2O和[Ni(pfpr)2]2NITPhOMe·4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表明配合物具有非正规自旋态的Ni(Ⅱ)-Cu(Ⅱ)-Ni(Ⅱ)三核体系的磁行为。通过与理论公式拟合,得到交换积分J值分别为-152.8cm-1和-174.6cm-1,表明镍-自由基-镍之间有较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昌赫  关磊 《合成化学》2019,27(10):803-806
以Mg(NO3)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H2Pbsa)和1,10-邻菲罗啉(phen)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单核镁配合物[Mg(phen)2(H2O)2]·2HPbsa (1),产率88%,其结构和性能经FL、 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TGA表征。结果表明:1中镁离子为六配位,与phen配体中的4个氮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与配体相比,配合物1的荧光发射峰发生了红移,最大发射峰位于525 nm。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单核锰配合物[Mn(H2L)(phen)2(H2O)](1, H2L2-=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其结构和性能经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锰离子是六配位的,与两个phen配体的四个氮原子配位以及水分子和磺酸基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1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蓝移,最大发射峰位于390 nm。  相似文献   

7.
3,5-吡啶二羧酸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的3,5-吡啶二羧酸镍配位聚合物[Ni(3,5-Pydc)(H2O)4·H2O]n(1), [Ni2(3,5-Pydc)2(H2O)8·(H2O)2]n(2)和[Ni(3,5-Pydc)(H2O)2]n(3),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FTIR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化合物1和2是一维折线型链状结构, 而化合物3是二维层状结构. 化合物1是由3,5-Pydc配体将中心镍离子连接起来形成的折线型一维链. 在化合物2中存在着两条各自独立的折线型一维链, 但它们的配位方式却完全相同, 每一条链都是由3,5-Pydc配体将镍离子连接而成. 而化合物3则是由3个镍离子和3个3,5-Pydc配体形成的二十元环构成的二维网格. 3个化合物分别通过链间或层间氢键作用(O-H…O)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化合物1和2中的客体水分子被氢键限域在超分子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8.
以5,6-苯并咪唑二酸(H3bidc)为有机配体, 在水热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得到了2个镁配合物[Mg(Hbidc)(H2O)4](1) 和 [Mg(Hbidc)(H2O)5]·4H2O(2). 通过单晶及粉末X 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1和2均为单核分子, 分别以不同的堆积方式通过氢键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 配合物2的结构中捕获了由氢键连接的环状四聚体水簇(H2O)4. 配合物1和2的电荷布居分析结果与晶体结构的讨论一致. 此外, 固体荧光分析表明, 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蓝光发射.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3个Zn(Ⅱ)/Co(Ⅱ)配合物{[Zn(H2L)(H2O)3]·H2O·0.5H4L}n(1)、{[Co(L)0.5(4,4'-bpy)]·0.5H2O}n(2)和{[Co(L)0.5(pbmb)(H2O)]·H2O}n(3)(H4L=5,5'-(hexane-1,6-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4,4'-bpy=4,4'-bipyridine,pbmb=1,1'-(1,3-propane)bis-(2-methylbenzimidazole))。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一维链结构。2为拓扑符号为(64·7·8)(6·72)的三重穿插网络结构。3是拓扑符号为(4·62)(42·62·82)的(3,4)-连接的二维网络结构。配合物1呈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王欣  侯明志  王莹 《合成化学》2020,28(2):143-147
利用5-磺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NaH2L)和La(NO3)3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La(L)(H2O)3]n·nH2O(1, CCDC: 1422966),其结构和性质经IR,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FL表征。结果表明:La3+为九配位,呈三帽三棱柱配位构型。化合物1基于La3+和L3-配体的两种拓扑非等价节点,呈现出五连接3D柱层状金属有机骨架结构,Schlafli符号为(45, 65)。化合物1的荧光发射峰位于410 nm,归属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