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转化率和加料方式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用序列模型模拟了玻璃化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可较好地反映变化趋势.分批加料可使共聚物的耐热性能提高,却使其颗粒特性变差. 相似文献
2.
3.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组成控制和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氯乙烯 /N 苯基马来酰亚胺 (VC/PMI)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 ,体系中共聚物的累积组成偏差小于 0 0 5或 0 1的单体配比范围很小 ,采用加入第三单体丙烯腈 (AN)的方法进行改善 ,并以PMI在共聚物中的累积组成偏差作为控制参数 ,得到了PMI在共聚物中的累积组成偏差小于 0 0 5和 0 1的VC/PMIlAN较优的配比范围 .结合悬浮聚合工艺的特点 ,确定了VC/PMI/AN悬浮共聚的最佳单体配比范围为f1=0 72~ 0 84 ,f2 =0 0 2~ 0 0 4 ,f3 =0 1 2~ 0 2 4 .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60℃下N-苯基马来酰亚胺在苯溶剂中分别与苯乙烯,丙类腈共聚的二元竞聚率,并据此估算其三元共聚物组成,研究表明,实验值和计算值较为接近,如果适当控制混合单体比例和反应条件,可望得到组成较均一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6.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悬浮共聚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单体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诸因素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VC/PMI共聚有显著的交叉终止,致使共聚速率降低,测得交叉终止速率常数的函数=5.77,PMI均聚综合速率常数的倒数值δ2=53.65,共聚表观活化能Ea=127.9kJ/mol,增长活化能Ep=63.7kJ/mol,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786.并对VC/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和VC/PMI两个体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8.
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悬浮聚合体系作了系统的研究,找到适合该体系的最佳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化,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以及水油比。通过采用聚乙烯醇,CMC-Na盐,无机粉末混合分散剂,得到稳定的悬浮体系,产物为颗粒起先均匀分布在0.5-0.7mm范围内的IP树脂。 相似文献
9.
乙烯基单体/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组成分布测定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聚物分子量往往根据溶液性质来测定 ,而组成变化对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有影响 .如果共聚物组成不随分子量而变化 ,则认为组成分布均匀 .用化学或光谱方法得到的共聚物组成只是一个平均值 ,不能完全表征组成分布情况 .根据溶液性质差异进行分级 ,需选择合适的溶剂 沉淀剂体系 ,且操作时间长 .采用薄层色谱法所需时间亦长 ,且由于存在扩散效应而掩盖真实的共聚物组成分布 .自从凝胶渗透色谱 (GPC)出现后 ,将紫外吸收光谱 (UV)或红外吸收光谱仪与示差折光仪 (DR)串联 ,一个对组成敏感 ,一个对浓度 (共聚物总量 )敏感 ,将组成变化和分子量… 相似文献
10.
从内聚能的角度建立了含共聚组成、序列不均匀性的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布理论,导出其计算式.将凝胶渗透色谱(GPC)与紫外吸收光谱(UV)和示差折光仪(DR)串接,测定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物的分子量.根据St/PMI共聚合原理,对St-PMI共聚物的分子量进行模型化,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引发剂、单体配比、转化率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竞聚率及共聚物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氯乙烯(VC)与多种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溶液共聚合,求得各对单体的竞聚率.结果表明,各种马来酰亚胺的竞聚率都远高于VC的竞聚率,即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的活性均比VC单体活性高.计算得到N-取代马来酰亚胺Q和e值.由于苯环的共轭效应,N-苯基及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具有较大的Q值.各对单体的e值差别较大,表明有形成交替共聚物的倾向.此外,还考察了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组成的变化,用递推法预测了这类体系共聚物瞬时和累积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乙烯基单体-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玻璃化温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乙烯基单体/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Tg)进行测定.研究了共聚物组成、序列结构、乙烯基单体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种类对共聚物Tg的影响.提出了含共聚物组成和序列结构的Tg预测方程,该方程不仅适合于无规共聚物,还适合于具有严重交替倾向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3.
乙烯基单体-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序列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NMR谱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苯乙烯(St)-PMI共聚物的序列结构.结果表明,MMA-PMI共聚物单元属无规序列分布,St-PMI共聚物单元属交替序列分布.由1HNMR结果可得MMA-PMI共聚物空间立构部分信息,由13CNMR三单元组实验结果算得的序列长度与末端基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且MMA-PMI共聚物链属一级Markov链.由St-PMI共聚物序列长度与末端基理论计算结果的偏差提出更为合理的增长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递推方法成功地预测了乙烯基单体/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选择共聚单体种类和用量,控制和优化共聚物组成.针对氯乙烯(VC)/PMI/丙烯腈(AN)三元悬浮共聚合特殊体系的聚合特点和工艺,得到该三元体系的单体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5.
N苯基马来酰亚胺(PHMI)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共聚单体,它能赋予共聚物很好的耐热性.有关PHMI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及乙烯基醚的二元共聚合反应已有文献报道[1~3].而有关PHMI与环烯烃特别是环己烯的共聚合研究除我们所做的工作外[4],报道甚少.作者研究了PHMI与环己烯在溶液中的二元共聚合反应,并对所得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1 原料PHMI,自制,m.p.88-7℃;元素分析C,69-33;H,4-07;N,8-10;理论值C,69-36;H,4-07;N,8-09,1HNMR(δ)…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CHMA)为反应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共聚物PMMNC,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制备了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G-PMMNC.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等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随着N-PMI含量的升高,共聚物的分子量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以G-PMMNC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光致抗蚀剂,考察了光致抗蚀剂的耐酸性和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该光致抗蚀剂的耐酸性良好,分辨率为40 μm. 相似文献
17.
18.
合成了含活性侧基的苯乙烯/N-对羟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SHMI),使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小分子接枝到聚合物主链上.用FTIR,NMR及GPC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并用DSC和TGA研究了其热转变和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SHMI是交替共聚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达526K,于661K开始降解,降解动力学遵循Arrhenius方程,有良好的溶解成膜性能. 相似文献
19.
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对苯二甲酸二叔丁酯为引发剂, 以一次投料方式,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通过控制单体配比, 实现产物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质量分数在48%~63%之间可调. 采用FTIR, 1H NMR, 13C NMR和GPC技术对三元共聚物的化学组成、链序列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测试. 利用FOX方程计算的共聚物NPMI含量与1H NMR核磁测试结果一致. DSC和TGA测试的结果表明, 当N-苯基马来酰亚胺质量分数>48%时, 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202 ℃提高到215 ℃, 5%热失重温度高于363 ℃, 所以三元聚合物是一种优异的聚合物耐热剂. 相似文献
20.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悬浮共聚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考察了单体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诸因素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VC/PMI共聚有显著的交叉终止,致命共聚速率降低,测得交叉终止速率常数的函数φ=5.77,PMI均聚综合速率常数的倒数值δ2=53.65,共聚表观活化能Ea=127.9kJ/mol,增长活化能EP=63.7kJ/mol,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0.786,并对VC/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