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并结合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搜集了数个例子,作了粗浅的定性分析,仅供参考。1.竞走运动员的动作特点为什么竞走运动员在快速竞走中总是不断地左右摇摆臀部呢?我们用力学知识可作大略的解释。竞赛规则要求运动员竞走的任何时刻至少有一只脚不离地,因此在竞走过程中运动员的质心运动轨迹为波浪线。每一步开始时质心最低双脚着地,后脚(如右脚)用力登地而离地,当质心升高到最高处两脚基本前后持平.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 1.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他看到地面不断往上升起。这是以_为参照物而言的。地面上的人看到他越来越接近地面,这是以_为参照物而言的。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_内通过的_。  相似文献   

3.
跳高、跳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活动,以跳高为模型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也屡见不鲜,下面要介绍的2006年理综全国卷Ⅰ第20题就是其中的代表。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时间△t,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口,在此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谭鹤毅 《应用声学》2017,25(2):46-46
针对双足机器人最简模型在行走过程中出现摆动腿足部擦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摆动腿膝关节弯曲达到摆动腿缩短的新模型。当摆动腿开始摆动时,摆动腿膝关节弯曲锁定,摆动腿缩短;当摆动腿摆动到最大位置时,膝关节解锁,摆动腿伸直再锁定,此后摆动腿回摆,系统变为直腿模型。采用脚后跟冲击控制,在摆动腿落地前,拖后的支撑腿与地面接触处施加一指向髋关节的瞬时冲击力,冲击力可以减小摆动腿着地时能量的损耗,同时驱动被动机器人向前行走。设计了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找到极限环与不动点,实现不同给定期望步长跟踪的冲击力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迭代学习控制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期望步长的跟踪,可以很快的找到机器人系统的不动点,通过收敛的相平面,得到稳定的极限环,保证了机器人行走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5.
地球所受的一种易被忽视的惯性力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高炳坤  谢铁曾 《大学物理》1991,10(11):46-47
在力学中选择系统时,往往把地球包括在内. 在地面参照系或相对于地面匀速运动的参照系中研究 这种系统的力学规律时,必须考虑地球所受的一种惯 性力,否则便会出现谬误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认为家里的虫子爬得太快,不容易碾死,你一定不想让它们知道下面这个六脚机器人是如何飞奔的。因为研究者最近发现一种改变昆虫爬行方式的简单方法,可以使其移动得更快。高速移动的昆虫通常会三条腿同时在地面上,即所谓的三点步法(tripod gait),而马和其他脊椎动物在奔跑速度最高时却只有两条腿在地面上。一位神经生物学家和一个机器人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空白处,只要求写出结果、单位及正负号,不写运算过程.1.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的大小规定为1N.2.质量为m的物体在桌边外,且由高于桌面h1处自由下落到地面,桌高为h2,取桌面为零势能的参考面,则物体落到地面时的势能为,动能等于.3.绳子提升质量为10kg的物体,使物体以1.2m/s2的加速度向上升高3m,绳对物体作功J.4.一个静止的不稳定的原子核,其质量为M,当它放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获得的反冲速度大小为.5.用线圈弹簧演示纵…  相似文献   

8.
发射同步卫星需要进行轨道转换,转轨时要改变卫星的速度,而燃料消耗与调速增量V有关.本文导出了几种转轨形式所需的V的公式,并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如卫星起始时作圆运动,经半椭圆轨道转换所需的V最小;由地面垂直发射而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入轨前卫星的速度应为零或尽可能小;转轨前后的速度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9.
借助虚拟样机技术为ITER遥控运输车设计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支撑腿。该支撑腿能承受50t重的载荷,并能在行程150mm内任意调整高度。机械动态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设计的机构不仅完全实现了需要的功能,且还具有载荷恒定、控制变量呈现线性关系等良好特征。  相似文献   

10.
郭善儒  孙杰 《物理》1990,19(5):285-288
投球手的“鞭打”素质(投物时手臂挥动抛物动作叫鞭打动作,鞭打动作奸坏由鞭打素质反映)是衡量运动员的重要参量.而球体的出手速度是反映这种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出手速度的仪器.该仪器利用光敏元件组成的光敏列阵传感系统,将投掷球出手后经过光平面的时间转换成电讯量,经“直径代最大弦长”后输入计算机处理并由计算机打印出最终结果,实现了快速启动检测与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