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快速消除车辆阴影的多阈值图像分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图像分割时的运动阴影由于与被测对象的相似性而常被误判为被测对象,传统的阴影检测方法一般难以满足实时智能交通系统对处理速度的要求。为此,提出用多阈值法分割图像,将灰度化的当前图像与背景差分,再用正、负两个阈值对其二值化,在分割出深色和浅色被测对象的同时消除阴影。实验表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运动车辆的检测,具有速度快和阴影消除效果好等特点,可应用于实时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彩色遥感影像阴影颜色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稼航  杨建峰  方涛 《光子学报》2009,38(2):441-447
为了获得具有标识性且易于获取的阴影特征,总结了彩色图像常见的颜色模式,分析和研究了遥感影像中阴影的亮度、色调、饱和度以及阴影区B通道与G通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颜色特性.通过系列实验和分析可知:1)彩色遥感影像色调通道中的高亮值对阴影区域的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指示作用;2)低亮度是遥感影像中阴影的重要特征;3)同一幅遥感影像阴影区的饱和度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4)同一幅遥感影像上,阴影区像素B通道强度与G通道强度的大小关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利用这四种特征进行自动阴影识别的初步结果,验证了这四种特征在对遥感影像阴影区的综合标识上是有效的,可以作为计算机阴影自动检测方法的建模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具有标识性且易于获取的阴影特征,总结了彩色图像常见的颜色模式,分析和研究了遥感影像中阴影的亮度、色调、饱和度以及阴影区B通道与G通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颜色特性.通过系列实验和分析可知:1)彩色遥感影像色调通道中的高亮值对阴影区域的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指示作用;2)低亮度是遥感影像中阴影的重要特征;3)同一幅遥感影像阴影区的饱和度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4)同一幅遥感影像上,阴影区像素B通道强度与G通道强度的大小关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利用这四种特征进行自动阴影识别的初步结果,验证了这四种特征在对遥感影像阴影区的综合标识上是有效的,可以作为计算机阴影自动检测方法的建模基础.  相似文献   

4.
树华 《物理》2012,41(11):759
虽然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争论月球上是否可能有水的问题,但直到2008年由于技术的进步才证实月球上存在着一定量的水.美国科学家对月球土壤中的羟基进行了直接测量,宣称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来自太阳风.2009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对月球环形山进行研究与观测,并将遥感卫星(LCROSS)撞入月球阴影区的环形山,引起一簇物质喷射出来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物质被证明富含冰的成分在月球的  相似文献   

5.
点扩散函数高斯拟合估计与遥感图像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轻或消除航天遥感相机成像过程中图像退化造成的模糊,突出图像的特征目标,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了恢复处理。首先,采用陷波滤波器在频率域对遥感图像进行了去噪预处理。然后,通过图像中具有刀刃边缘的地物估计成像系统的退化函数,即点扩散函数;同时,利用高斯拟合对估计的点扩散函数进行校正。最后,利用拟合后的点扩散函数,采用自适应维纳滤波对图像进行恢复。实验结果表明:陷波滤波器基本消除了图像中叠加的条带噪声。与原图相比,细节图像恢复后其方差增大4.395,灰度平均梯度增大1.799,Laplacian梯度增大10.014,图像目视效果更清晰。高斯拟合的点扩散函数用于遥感图像恢复,减轻了图像模糊,使图像细节突出,纹理清晰,利于图像的判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盛亮  彭博栋  袁媛  张美  李奎念  张信军  赵晨  赵吉祯  李沫  王培伟  李阳 《物理学报》2014,63(23):235205-235205
基于脉冲半高全宽约为9 ns、波长为532 nm的Nd:YAG激光器,采用条纹相机和商用数码相机两种记录设备,建立了时间分辨和时间积分两种模式的激光阴影图像诊断系统,在\"强光一号\"装置上对表面绝缘混合平面丝阵Z箍缩等离子体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融蚀过程中表面绝缘金属丝冕等离子体发展较普通金属丝慢,在t=44ns到t=56ns之间,其平均膨胀速度分别为1.1×104m·s-1和1.7×104m·s-1;在等离子体滞止前10 ns的快速聚爆过程中,表面绝缘金属丝和普通金属丝两侧的平均聚爆速度分别为5.5×105m·s-1和9.3×105m·s-1,表面绝缘一侧等离子体滞止时间小于普通金属丝一侧,分别为5.9 ns和9.5 ns;等离子体碰撞分界线偏向于表面绝缘一侧,滞止时形成的磁流体不稳定性结构类似.  相似文献   

7.
叶松  方勇华  孙晓兵  洪津 《光学学报》2007,27(6):99-1003
大气散射严重影响了航空遥感图像的质量。为了提高航空遥感图像的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偏振信息的航空遥感图像大气散射校正方法。大气散射具有显著的偏振特性,而对于垂直探测的地物辐射信号偏振度非常低,该方法正是利用大气散射偏振特性与地物目标偏振特性的差别,从图像中提取地物目标辐射信息,从而提高遥感图像的质量。通过机载多波段偏振CCD相机获取航空偏振遥感图像数据,并采用一组443 nm波段的航空偏振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大气散射校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航空遥感图像的大气散射校正,从而提高了航空遥感图像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单幅图像恢复物体三维形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冬斌  陈强  陈善本  吴林 《光学技术》2001,27(4):367-369
由阴影恢复物体表面形状的方法是计算机三维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首先给出了利用多幅图像由阴影恢复物体表面三维形状算法的计算结果 ,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进而提出了针对单幅图像的改进算法 ,包括引入表面光滑约束、边界条件和误差的灰度加权调整等。利用合成图像验证了这种算法的准确性。最后结合实际焊接过程熔池成像特点 ,应用这种算法利用单幅焊接熔池图像成功地获取了焊接熔池表面三维形状  相似文献   

9.
戴琦  付娆  邓联贵  李嘉鑫  郑国兴 《应用光学》2019,40(6):1045-1049
提出了一种通过超表面实现超高分辨率灰度图像的存储和显示方法。利用金属纳米砖阵列的偏振分光特性,结合马吕斯定律,将图像的灰度信息转换为纳米砖阵列中纳米砖的方向角排布,从而实现精确、连续的灰度调制。实验结果表明,可在该超表面的反射近场处观测到清晰的灰度图像,分辨率高达90 714ppi。这种基于超表面的图像显示技术设计方法简单灵活,且超表面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易于集成等优势,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高密度光信息存储,高端产品防伪,信息加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边缘突出、上下文信息丰富等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边缘特征的区域分割算法,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光谱和空间特征。首先应用SUSAN算子对全色波段图像提取边缘信息,然后对融合后的彩色图像进行两阶段分割,第一阶段采用倒四叉树融合成初始图像对象,在第二阶段中通过在区域异质性判据中增加边界强度特征的方式融合已提取的边缘信息进行分级区域合并,形成图像分割结果。文中用三峡库区某区域QuickBird数据进行了实验,并与ENVI Zoom和Definiens下的分割结果进行了效果对比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何苗  王保云  盛伟  杨昆  洪亮 《光学技术》2017,43(6):503-508
针对彩色遥感图像中薄云带来的降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的去云方法。将彩色遥感图像分成三个单通道图像,对每一个通道进行低秩矩阵分解,得到单通道薄云信息;根据薄云在三个通道中均匀分布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阈值对薄云信息进行自动判定,提取代表三个通道的薄云图像;用三个通道的图像分别减去对应通道的薄云图像,并融合三个通道的结果得到去云后的彩色遥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保留无云区域信息的完整性,而且对有云区域的处理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信息量的表述方法,提出了五种基于信息熵的科学分割遥感图像的改进方法。用MATLAB对这些算法进行了实验仿真,并进行了算法性能优化。得出了各种不同算法的最佳阈值和耗时,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新算法较以往的算法在分割效果和速度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郭永飞 《中国光学》2010,3(6):534-545
空间辐射环境是遥感相机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CCD遥感相机的可靠性,本文研究了改善遥感电子器件抗辐射性能的方法。介绍了空间辐射环境,指出太阳活动、宇宙射线、范艾伦辐射带以及次级辐射是产生辐射危害的主要来源。分别从辐射总剂量、单粒子和位移效应分析了空间辐射对不同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造成的危害。针对遥感CCD相机,从CCD器件、集成电路和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FPGA)3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抗辐射策略,并进行了抗辐射总剂量和抗单粒子的抗辐射验证试验。本文的研究为提高遥感CCD相机的抗辐射能力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可见光遥感相机原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器是遥感技术应用的基础设备,它决定了遥感系统的成像质量。介绍了光电传感器在可见光遥感中的应用,阐述了光电遥感器的结构与关键技术,提出了CMOS数字传感器在遥感领域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MOS传感器的光电成像原型系统。结果表明,遥感相机的图像获取、数据存储的基本功能为CMOS在可见光遥感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研究平台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中高分辨力遥感图像中飞机目标自动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中高分辨力的航空航天遥感图像中飞机目标快速自动识别的新算法。在分割和分类过程中充分利用飞机目标的先验知识,提出了一种改进区域分割方法,并应用树分类器对飞机目标进行自动识别。所提出的改进区域分割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区域分割中阈值的准确自动选取,克服了复杂背景图像中小目标的全局阈值自动分割的失效问题。采用二叉树分类器,通过提取简单的目标几何特征,分层进行种类识别,提高了识别速度,降低了漏检率和虚警率。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识别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BP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仪  陈云浩  李京 《光学技术》2005,31(1):17-20
介绍了采用微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来训练前向人工神经网络(BPNN)的方法。即先用微种群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自适应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以达到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目的。将此算法用于遥感图像分类,网络的训练速度及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是除可见、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遥感以外的一个具有突出优势的遥感领域,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空间紫外-真空紫外光学遥感的热点课题。本文对空间紫外光学遥感的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介绍了一组紫外光学遥感仪器的功能和特点,给出了它们的主要性能参数;指出我国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推进星载紫外光谱遥感仪器的应用、积累空间探测数据、建立反演算法等;而未来发展目标将是研制集天底、临边和掩星成像探测于一体的新一代紫外成像探测仪器,高精度观测全天候的整层大气密度和臭氧的三维分布,实时监测大气组分及化学成分(如O2、N2、NO、OH和O3)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以及进一步拓展我国紫外光学遥感仪器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适于遥感图像实时压缩的小波基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柯丽  黄廉卿 《光学技术》2005,31(1):77-80
遥感图像相关性弱,纹理细节丰富,故对其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压缩,而在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时,小波基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变换速度和编码效率。在详细分析小波基的基本性质及其与图像编码的关系的基础上,选出数种典型小波基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5/3双正交小波基最适合于遥感图像实时压缩,最后经实验验证其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反射率特性的高光谱遥感图像云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书谊  张宁  沈霁  叶盛  张震 《中国光学》2015,8(2):198-204
为了提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反射率特性的星载高光谱图像云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各类地物在不同光谱下的反射率特征,根据其特点从星载高光谱图像中选取特定5个波长的图像数据,然后依照图像地物反射率及阈值判定法区分出高云区和中低云区,最后对二者合并,得到目标云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云检测率可达90%以上,虚警率在1%以内,可以准确区分云与雪地区域、沙漠区域以及植被区域,实现云检测。  相似文献   

20.
火星探测可见光遥感相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  董吉洪  孟庆宇 《中国光学》2014,7(2):208-214
介绍了近些年来国际上几个主要的火星探测遥感相机,包括美国的火星观测相机(Mars Observer Camera,MOC)、高分辨率科学成相试验相机(High Resolution Science Imaging Experiment,HiRISE),以及欧空局的High Resolution Stereo Camera(HRSC)的发展概况、主要技术指标和技术特点,指出遥感器应具备近红外成像和三维立体成像功能,开展亚米级分辨率精细观测是今后火星遥感探测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还探讨了不同目标观测对成像分辨率的要求。通过对发展现状的调研和科学需求的分析,为我国今后开展火星可见光遥感观测提供了指标选择和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