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并考虑相对论修正、质量极化效应,计算了类锂等电子系列(Z=10~20) 1s2s2 2S态的电离势、Auger跃迁率和辐射跃迁率.同时还计算了QED效应和高阶相对论修正对电离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利用鞍点复转动及全实加关联的方法,计算了LiⅠ等电子序列[(1s2p)3P,4d]2P0及[(1s2s)1S,5p]2P0自电离态的能量和宽度.计算结果中包括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修正.文中讨论了自电离宽度随核电荷数Z的变化关系,同时也讨论了精细结构分裂值及相对论修正随核电荷数Z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井考虑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计算了类铍内壳激发态1s2p^33P^o的俄歇宽度、俄歇电子能量和俄歇分支率.同时还对1s2p^33P^o态到1s^22p3P^3P^e态(Z=4~10)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其他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并考虑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计算了类铍内壳激发态1s2p33Po的俄歇宽度、俄歇电子能量和俄歇分支率.同时还对1s2p33Po态到1s22p3p3Pe态(Z=4~10)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其他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并考虑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计算了类铍离子内壳激发态1s2p3 3P0、3D0和内壳双激发态2s2p3 3D0的俄歇宽度、俄歇分支率和俄歇电子能量.同时还对1s22p2 3Pe态到1s2p3 3P0、3D0态(Z=4~10)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结果以及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构造碳原子1s22s22pns 3P态波函数的新方法,以Rayleigh-Ritz变分法为基础开发了一套计算碳原子1s22s22pns 3P态波函数和能量的Mathemtica程序,具体计算了碳原子1s22s22pns 3P(n=3-6)态的波函数和非相对论能量及其相对论修正值(包括质量修正、单体达尔文修正、双体达尔文修正、自旋-自旋接触相互作用修正),计算结果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7.
使用全实加关联方法和里兹(Ritz)变分方法计算了类锂体系(Z=21-30)基态1s22s的非相对论能量和波函数;包括动能修正、电子-电子接触项、轨道-轨道相互作用项以及Darwin项的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项由全实加关联波函数的一阶微扰给出,量子电动力学修正QED(quantum electronic dynamic)由有效核电荷方法和类氢公式计算;给出了中等核电荷的高电离类锂体系基态的电离能、相对论效应的项能(term energy),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FCPC方法对于较高核电荷类锂体系结构的理论计算仍然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计算了CrⅠ至CrⅩⅩⅣ离子的基态能量和各价电离势 ,类氦Cr2 2 离子的电四极矩和磁偶极矩光谱跃迁数据。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er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组态鞍点变分方法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1s2s~22p~2, 1s2s2p~3, 1s2p~(4 2,4)L(L=S, P,D)的非相对论能量和波函数,利用截断变分方法饱和波函数空间,改进体系的非相对论能量.利用微扰理论计算了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利用屏蔽的类氢公式计算了QE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效应和高阶相对论修正.进一步,考虑闭通道和开通道相互作用,计算了由俄歇共振效应引起的能级移动,从而得到了共振态的精确相对论能级.利用优化的波函数,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电偶极辐射跃迁的线强度、振子强度、跃迁率和跃迁波长.计算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均给出了长度规范、速度规范、加速度规范的结果.三种规范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本文计算的波函数是足够精确的.利用鞍点复数转动方法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俄歇跃迁率、俄歇分支率和俄歇电子能量.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秉聪 《物理学报》1998,47(3):403-410
采用多通道鞍点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计算了类锂离子(Z=3—10)2s2s2p2P0和2s2p2p2D三激发共振态系列的能量、精细结构和寿命.Auger宽度由耦合主要的通道得到,相对论效应计算到一级微扰,质量极化效应计算到无穷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CrⅠ至CrⅩⅩⅣ 离子的基态能量和各价电离势,类氦Cr22+离子的电四极矩和磁偶极矩光谱跃迁数据 。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er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计算结果与文献 的实验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锂内壳高激发2smd4De,2pnd4Do系列的能量和辐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菲  芶秉聪  韩利 《物理学报》2001,50(9):1685-1688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计算了锂内壳高激发四重态1s2smd4De(m=3—7)和1s2pnd4Do(n=3—5)的能量,利用截断变分方法得到能量改进量,并计算了相对论修正、质量极化效应,从而获得了高精度的能量计算值.同时还对该系统之间的辐射跃迁波长、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内壳高激发态 鞍点变分方法 振子强度 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鞍点复转动的方法,计算了21个位于BeⅡ的11S和21P阈值之间的2P0自电离态,得到了包括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修正在内的共振能量和宽度。对于23S阈值之上的共振态,我们将BeⅡ的结果与LiⅠ的结果作了对照,讨论了自电离态的宽度随核电荷数Z的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Cu26+离子1s23s和1s2np (n £ 9)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在计算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对体系能量的一级修正、估算高阶相对论修正和QED修正的基础上,计算了该离子1s23s-1s2np的跃迁能、波长和在三种规范下的振子强度,得到与现有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的结果.与量子亏损理论结合,将对该离子能量和振子强度的理论预言准确地外推到包括连续态的整个能域.  相似文献   

15.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类锂离子(Z=11~20)偶极跃迁1s22s*"2S-1s23p*"2P1/2,3/2的跃迁能.非相对论能量用Rayleigh-Ritz变分法确定,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用微扰论计算,还估算了来自量子电动力学效应的修正.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我们关于氯的类锂离子(Z=17)1s23p态的精细结构劈裂的计算结果揭示,相应的实验数据明显偏离等电子序列的物理规律.还算了1s22s-1s23p偶极跃迁的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16.
孙言  苟秉聪  朱婧晶 《物理学报》2010,59(6):3878-3884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考虑了相对论修正、质量极化修正等基础上,计算了L"i洞原子"高位三激发态2l2l′nl″2S(m)和2D(m)(m=2—7)高根系列的高精度波函数、相对论能量、精细结构,同时还计算了Auger分宽度和总宽度,通过相对论效应的讨论,对2S(7),2D(6)及2D(7)的组态进行了重新标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Rayleigh-Ritz变分法,计算了类铍离子等电子系列(Z=4-10)激发态1s22p2 3Pe的非相对论能量,利用截断变分方法得到能量改进量,进一步考虑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从而获得了高精度的能量计算值.给出了类铍离子等电子系列激发态1s22p2 3Pe的相对论能量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随核电荷数Z变化的情况.同时还计算了激发态1s22p23Pe的精细结构能级和劈裂,以及1s22s2p3Po到1s22p2 3Pe态的辐射跃迁波长.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和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Ni25+离子1s23s-1s2np跃迁的全能域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Ni25+离子1s23s和1s2np (n  9)态的能量.通过引入价电子的有效核电荷,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对能量的高阶相对论修正和QED修正.计算了该离子1s23s-1s2np的跃迁能,波长和在三种规范下的振子强度.依据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p的量子数亏损,据此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  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得到该离子从1s23s态到电离阈附近高激发1s2np态间的跃迁振子强度以及到相应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  相似文献   

19.
使用全实加关联方法和里兹(Ritz)变分方法计算了类锂体系(Z=21—30)基态1s22s的非相对论能量和波函数;包括动能修正、电子-电子接触项、轨道-轨道相互作用项以及Darwin项的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项由全实加关联波函数的一阶微扰给出,量子电动力学修正QED(quantum electronic dynamic)由有效核电荷方法和类氢公式计算;给出了中等核电荷的高电离类锂体系基态的电离能、相对论效应的项能(term energy),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FCPC 关键词: 类锂体系 全实加关联 电离能 项能  相似文献   

20.
Cu26+离子1s23s-1s2np跃迁的波长和振子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Cu26+离子1s23s和1s2np (n  9)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在计算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对体系能量的一级修正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价电子的有效核电荷,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对能量的高阶相对论修正和QED修正,计算了该离子1s23s-1s2np的跃迁能, 波长和在三种规范下的振子强度.得到与现有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的结果.与量子亏损理论结合,将对该离子能量和振子强度的理论预言准确地外推到包括连续态的整个能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