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升制"和"十进位值制"都是中国古代先民发明创造的。"五升制"为中国所独有,是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创举,是中国数学的优秀传统,十分科学。古老的筹算、珠算都使用了五升制。五升制其实是在1与10之间插入了一个中进率五,从而简化了珠码符号和算盘的结构,最能满足十进位值制的需要,同时也简化了十进位值制,优化了珠算的性能。我们的祖先,以相同的算子元素(棍或珠),运用所处空间位置不同表示不同的数值,采用了"位值制"思想方法。以"上横一棍表示五,构造出  相似文献   

2.
(一)"1972.10.14",这不是八位组成的简单的数,她是四十年前周恩来总理对发展珠算事业指的路:"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这对复兴中华民族珠算文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二)算盘是工具,珠算是论据,以"算盘"概之,一般无异议。她无华丽外衣,却有精深涵义,人们争学,都感受受益;学习讲用功,加减乘除有顺序,练功还得讲思维;五升十进,左高右低,整数、小数、带小数、负数都  相似文献   

3.
第三节 珠算基础知识 一、算盘构造图 珠算式心算使用的算盘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普通珠算盘;第二种是珠心算算盘。它们的构造请看后面的图式。 (一)普通珠算盘构造图  相似文献   

4.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数学运算规律为基础,用手拨动算珠作值计算的一门计算技术”。(《中国珠算大全》第100页)从这个定义展开来说,珠算的全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算盘的应用和改进,如由七珠大算盘改为上一珠下四珠的菱珠小算盘,  相似文献   

5.
抗战与算盘     
<正>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的日子,我们来说说关于"抗战与算盘"的趣闻轶事。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日战争馆"里,陈列着一架有些斑驳沧桑的珠算盘革命文物。它是硬木边梁、十三挡、上二下五珠的七珠算盘。在说明牌上写着:"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政委在炭厂当会计先生作掩护时使用过的算盘",顿时令人对这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系中珠协珠算史研究会委员,他在审计我国天文、历史史料中,注意到天文学家、历算学家精参通珠算,在进行精微计算时,把多架算盘接起来用或造专用多档算盘,并有81档算盘和上三下五珠算的实证。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中国算盘是最好的计算工具。文中把算盘与天文、历算联系起来,重新评价珠算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珠算小数乘法的定位方法。(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掌握珠算小数乘法定位的技能。(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珠心算学习中感受快乐,增强学生对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二、教学重点珠算小数乘法的定位方法。三、教学难点整数积中首尾有0的定位。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练习纸、算盘等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超市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超市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数学的计数方法 中国数学的计数方法是以“十进地位制”为主,并辅以五进制和二进制作补充。从筹算到珠算、指算均使用此一方法。中国的心算,包括筹心算、一掌金、指心算和珠心算,也都是相互衍袭,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9.
珠算式心算是以算盘为基础而产生的,它是在熟练掌握珠算基础上,利用算珠的直观象照珠算模式在脑子里浮动变换进行计算的方法。具体地说,根据算盘每档五个算珠(上一,下四)表示1-9的数的形象,通过知觉、形象、记忆、运算等程序,在大脑里来完成数字间变化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珠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经常使用的一种简单计算工具。因为它是依靠拨动算盘上的算珠进行计算,所以叫做珠算。唐朝初年,甄鸾在算经上有这样的叙述:“刻板为三个横条,上下二条,以停游珠(游珠就是还未取来备用的算珠),中间一条,以定算位,每位(或每纵行),只可放五颗珠,上条中所放的珠,与下条中所放的珠,颜色两样,上面的珠,每颗代表五,下面的珠,每颗当一”。要计算的时候,就把上下两条中的珠,移置到中条来,中条所有的珠就是代表数字;如中条某行有一颗上珠和三颗下珠,这行所表示的数就是八。这种珠盘,就是现代算盘的雏形。若用竹杆把这些珠贯穿起来,就与现代的珠算相似了。明朝柯尚迁在数学通轨上,划有一个十三档的算  相似文献   

11.
一、珠算加减合一"五升十进数"口诀儿童珠算加减启蒙教学,一般主张用口诀,从数的关系方面指导拨珠;要求养成条件反射的拨珠,日后丢掉口诀。今直接引入数的分解(组成)知识及符号"∧",作为"五升十进数"口诀。口诀的句数少,每句的字数少,便于融入小学数学课本,且外国小朋友也容易看懂,它便于向世界各国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珠算不仅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遗产,在近现代计算领域进程中也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下,算盘虽不是社会主流计算工具,但传承和发展珠算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算盘四周的木框叫做边,中间那根横木条叫做梁。一根根穿过横梁的竹杆叫做档,在梁下面的五颗珠(或四颗珠)叫做下珠,每颗下珠代表1;在梁上面的两颗珠(或一颗珠)叫做上珠,每颗上珠代表5。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各行各业计算领域,算盘是办公的必需品,普  相似文献   

13.
二、3乘(一)本个数位乘数0246813579本个数0628439517(二)进数位乘数0123456789本个数0000111222(三)位积位积=本个+后进(允许够10数)合成位积的训练最好先用一笔清,然后再用脑算盘清理。有够10进位用“左手”。够10进位多数是后数有3与6的地方。例13×37,269........||||||||||虚半替半||||||||||}}够4进1够7进23×37269=0117073进03本个9,7进2,为17本个12本个6,6进1,为76本个8,9进2,为09本个7脑算盘清理为111,807。例23×68,194脑算盘清理为204,582。例33×94,762例43×29,507三、4乘(一)本个数位乘数0246813579本个…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明代有一位皇族子弟朱载堉(1536~1611),是一位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他多达百万字的著述中,尤以《乐律全书》最为著名。据说早在万历(1573~1619)十二年他就已经证明了匀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二的十二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特别是他"用81档双排大算盘"开方求得25位根的故事在珠算界更是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动算珠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技术。算盘以木制为多,由框、档、梁和珠组成。长方形框中纵向安柱,称为档。每档贯珠若干,被一称为"梁"的横木隔开,一般上珠二下珠五,梁下珠作一,梁上珠作五。算盘以档定位,左档各珠皆为相邻右档之十倍,逢十进一。拨珠靠梁计数,珠靠档时不计数。用拇、食、中三指拨珠,进行各种运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珠算源于古罗马”的谬说曾在世界流行——这是欧美考证学者的断言,日本一些学者、珠算界权威人士也写文章论证、推断中国算盘从罗马传入。对此.珠算泰斗华印椿老先生以自己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的论断,发表了《论中国算盘的独创性》,说汉代时“安息人欺骗甘英,使大秦(罗马)与汉隔绝,又限制与大秦贸易在海上进行,使汉商人不能与大秦交往,以达到垄断丝绸贸易、牟取暴利的目的。”“罗马的沟算盘怎幺会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呢?”“中国算盘由算珠上一下四,有槽无柱,逐步改为上二下五,有柱贯珠,它的结构是独创,而不是来自西方,同罗马沟算盘毫无联系。”  相似文献   

17.
走近程大位     
<正>场景一:黄山市,大位路,算盘漏窗,程大位故居大门沿着黄山市中心城区的大位路,走过嵌有"算盘漏窗"的宾园围墙,就走近了程大位故居,就走近了被人们誉作"珠算宗师、卷尺之父"的明代著名珠算家、发明家程大位。场景二:程大位塑像,程大位少年读书生活(画面),程大位故居内、外场景,手持算盘的少年程大位在村子里忙碌(情景再现)  相似文献   

18.
从省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大会上,看到大兴安岭代表队的三名不满八岁的小选手,仅用二年时间,(五项成绩),都超过2000分。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采用目前我省较为先进的算法外,教练十分注意三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珠算除法的难点之一是估商一步。如能将末位商不经估商和乘减,直观求得,这样就能加快运算,因为二位商可减为一位商,三位商可减为二位商,余类推。 末位商的判定法因算题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能除尽的算题,如珠算技术等级鉴定题和珠算技术比赛中能除尽的除算题的末位商的判识;二是小数除算小数第三位(或第五位)商的判定。当小数计算到第二位(0.01)即要求保留二位小数,或小数计算到第四位(0.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目标(一)练习闪电话号码,闪算式以此巩固心算,增强幼儿记忆力,建立脑中珠像。(二)复习巩固听珠算,听心算,为以后转为多笔算打下基础。(三)提高运算速度与准确率。二、教学准备(一)闪电话号码、闪算式PPT。(二)算盘、春天的图片、小鸟卡片(5只)、桃子、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