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草酸和新制Ni(OH)2/NiCO3反应合成得到配合物[Ni(H2O)(tptz)(C2O4)]·4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与已报道的[M(H2O)(tptz)(C2O4)]·4H2O(M=Co(2)、Cu(3)、Zn(4))配合物同晶形,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0(2)A,b=12.116(2)A,c=13.031(3)A,α=78.76(4)°,β=83.84(3)°,γ=78.69(3)°,V=1175.3(5)A^3,Z=2,Dc=1.543,F(000)=562,R1=0.0472,wR2=0.1350,GOF=1.088.在配合物的结构基础上与同晶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IR及TG/DTA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2.
室温下,Co(NO3)2·6H2O与1,10–邻菲罗啉–5,6–二酮(pdon)的水溶液进行原位反应,得到一维链状配合物晶体{[Co2(H2O)6(bpdc)2]·3.75H2O}n(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001(4)A,b=11.336(2),c=18.192(4)A,β=118.88(3)°,V=32501(2)A3,Dcalc=1.578 g·cm^-3.每个钴(Ⅱ)离子与周围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并通过bpdc连接形成沿b轴无限延伸的手性螺旋链.在整个晶体结构中,这些链以准一维堆积方式排列,相互之间存在广泛的氢键作用.同时,电化学分析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该配合物在-0.6~0.6V电压范围内具有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为准可逆的Co(Ⅲ)与Co(Ⅱ)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介质中,依诺沙星能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还原成绿色的锰酸钾,基于这一反应,本文提出了测定依诺沙星的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实验发现反应体系在608nm处有一个吸收峰,而在526nm处有吸收负峰,实验以这两个波长为监测波长,研究了反应的最优实验条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依诺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3~2.1mg·L^-1,检测限为0.03mg·L^-1。将该方法应用于药物中依诺沙星的测定,测得的结果与HPLC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B合金和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B/Al2O3、Ni—B/SiO2、Ni—B/CNTs合金,研究丁催化剂的己炔选择加氧性能,并运用TEM、ICP、XPS、H2-TPD、CO化学吸附法对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2O3、SiO2、CNTs载体不同程度促进了Ni—B合金的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镍表面积,其中以CNTs的效果最为突出。平均径粒为10nm左右的Ni—B粒予在CNTs表面均匀分散,使活性镍的表面积达30.6m^2/g,提高了氰的吸附量。此外,CNTs向非晶态Ni—B合金中的Ni转移电子,形成富电子的Ni。Ni—B/CNTs催化剂具有最好的乙炔加氢活性,Ni—B催化剂乙烯选择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泵浦-检测技术,研究了K(3D)与H2反应生成的KH[X^1∑+(v,J)]分子的转动态分布,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LIF),确定了v=0,1振动能级上的转动态分布.转动态分布与热统计分布基本一致.记录X^1∑+(v,J)←A^1∑+(v’+J+1)时间分辨荧光,从荧光强度的对数值给出的直线斜率得到它的自发辐射寿命.K激发态原子密度由泵浦激光通过样品池后的能量损失得到,反应生成物KH分子密度利用光学吸收法得到,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σ(VJ),对J求和,得到σ(v)分别为(0.8±0.3)×10^-16 cm^2[对v=0],为(0.7±0.3)×10^-16cm^2[对v=1].  相似文献   

6.
采用Q-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对初步纯化的Cry1Ab杀虫蛋白样品进行了多次循环精细纯化,洗脱模式为离子强度台阶梯度,流动相为Tris-HCl缓冲液加NaCl,盐浓度从0.1mol·L^-1变化到1.0mol·L^-1.结果表明,Cry1Ab蛋白在NaCl浓度为0.4mol·L^-1时从柱上被洗脱,并与杂蛋白很好地分离.色谱分离机制符合顶替色谱机制.经3次循环分离后可获得高纯度的Cry1Ab蛋白.用SDS-PAGE分析了蛋白的纯度及表观分子量,电泳胶上分离的蛋白进行原住酶切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纯化蛋白进行肽质量谱的分析,Mascot数据库搜索结果确证了该纯化蛋白酶解肽段80%符合已知的Cry1Ab蛋白特征肽段.  相似文献   

7.
一水合甘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化了甘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以甘氨酸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按摩尔比为2:1的比例在水相中合成,90~95℃间反应6h,得到了产率为94.6%的水合甘氨酸锌螯合物.产品经纯化处理后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粉末衍射等一系列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螯舍物是带一个结晶水的分子化合物,摩尔电导率为20.1Scm^2·mol^-1,稳定常数为2.29×10^5.另外用凝胶色谱法测定了该螯合物的螯合率,得螯合率为100%±1%.  相似文献   

8.
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次磷酸根(H2PO^-2)在Ni(111)和Ag(111)表面吸附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特性.最稳定的结构是H2PO^-2中的P-O键朝向基底表面,并用O原子与基底作用.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电子构型的微小差别,导致了H2PO^-2在Ni(111)表面上的吸附能远大于在Ag(111)表面上吸附能,Ni(111)表面上的电子给予与反馈作用远大于在Ag(111)表面上的电子给予与反馈作用.与吸附在Ag(111)表面上相比较,当H2PO^-2吸附在Ni(111)表面上时有更多的负电荷转移到基底,且P原子上有更多的正电荷.这意味着H2PO^-2吸附在Ni(111)表面上的H2PO^-2更容易被像0H^- 一样的亲核试剂进攻.因此,吸附在Ni(111)表面上的H2PO^-2比吸附在Ag(111)表面上H2PO^-2更容易被氧化.这些结果表明对于H2PO^-2的氧化,Ag表面不具有活化作用而镍表面则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法相结合的技术制备了系列CexZr1-xAl复合氧化物,采用BET、XRD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负载Pd催化剂的三效性能.BET和xRD结果表明,CexZr1-x-Al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1100℃焙烧4h后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95m^2·g^-1),无α—Al2O3产生.TEM和催化剂活性评价表明,含有铈锆固溶体的负载Pd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耐热稳定性,其中Pd/Ce0.75 Zr0.25-Al的催化性能最好,CO、C3H6、NO和NO2的起燃温度(T20%)分别为140、268、340、175℃,经1100℃焙烧4h后对各气体组分的完全转化温度仅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铜、4′-(4-甲氧基)-2,2′:6′,2″-三联吡啶、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核Cu配合物[Cu2(tp)(tripy)2]·2NO3,(tp=对苯二甲酸,tripy=4′-(4-甲氧套-2,2′:6′,2″-三联吡啶),采用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单晶结构为三斜,空间点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8.677(3)A,b=10.989(5)A,c=14.596(5)A,α=95.552(13)°,β=101.710(8)°,γ=110.948(9)°,V=1250.7(8)A^3,Dc=1.572g.cm^-3,Z=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