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教育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基础阶段,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增强儿童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珠心算教育,可以促使幼儿的大脑更加活跃敏捷。在现代教育中珠心算教育已经得到广泛普及,珠心算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右脑潜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珠心算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珠算与珠心算》2005,(5):25-25
黑龙江省珠算协会拟定2006年1月4~13日在哈 尔滨市举行珠心算与幼儿教育整合经验交流现场会,同 时与教师集训结合进行,有关内容函告如下: 一、现场交流内容 珠心算教育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整合内容、形式与 方式、方法。现场以实验教师教学和孩子们的展示为主。 二、教师集训内容 (一)速成幼儿珠心算加减算最新算法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珠心算原有的课堂化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说教训练,要想符合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模式,并且在新时代幼儿教育中创新与发展,就需要与园本课程相融合,只有在整合理念的引领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才能让珠心算游戏化教学步子扎得更稳,走得更实,才能更好传承珠算文化。秉承“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结合我园特色阳光课程中的美育课程、学雷锋课程、节日课程以及阳光篮球,我们将珠心算游戏化教学有机地融合于其中。以下是我园珠心算游戏化教学与特色课程相互融合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珠心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科学结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在幼儿教育中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对于开发幼儿右脑,培养幼儿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抽象化的珠心算教与学是枯燥、乏味的,怎样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学活动非单一学科教学,它是以“整合”为清晰主线,贯穿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包含数学与科学)和艺术多领域当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珠心算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之一,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实现整合教学,顺应幼儿园多元整合教育观念,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本文通过珠心算整合教学案例“毛毛虫的袜子——加‘8’的直接进位加”,探讨珠心算与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领域的有机整合方式,旨在为一线教师在珠心算多领域整合教学中提供可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孩子经过三年系统的保教培养,最终是要进入小学接受传统、正规的学校教育。数学学习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与幼儿园珠心算教学比较,无论从算理的理解角度、计算的表述形式、学习的方式方法等都是不同的。幼儿园珠心算教学既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又要在教学内容和思维形式上,使其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机整合,为以后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做好的铺垫。那么,在幼儿园是怎样进行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呢?  相似文献   

7.
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综合能力。科学实验证明,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整合这一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整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的大量练习,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对解决学生学习珠心算数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性。本文结合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整合内容,分析了小学生学习珠心算数学的心理特征;讨论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珠心算与数学整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加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促进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教学的模式改革和珠心算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小学珠心算数学教育的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在于阐述认知潜能开发的珠心算教育模式,本教育模式遵循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幼儿认知规律,从幼儿感知觉出发,增加操作性与游戏性,以幼儿认知潜能的开发为目标,把认知学习元素融合于珠心算课程,实化于珠心算教学,以此提升幼儿感知觉与觉察能力、图像表征能力、数字记忆的广度与工作记忆能力,提升幼儿运作的速度与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等,幼儿认知潜能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珠心算教育20多年,2000年又创办了一所民办幼儿园,精心从事幼儿教育10多年,深刻领悟到幼儿园教育一定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珠心算教育在幼儿中进行,就要制定适合幼儿特点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才能彰显珠心算的教育价值。一、珠心算对幼儿的实用价值(一)首先始于珠算的实用价值珠算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功能已不单是计算。  相似文献   

10.
当今幼儿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多数国人的目光紧随国外的潮流。笔者反向而行,发掘传统珠算的启智教育功能,与世界先进的教学模式并轨而行。因为民族的文化是"根",只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好中国教育。《纲要》和《指南》颁布已久,其中的价值指向和培养目标为我们研究幼儿教育明确了方向。笔者运用世界先进的游戏化教学原则,融合珠心算独特教育价值,探讨如何创新珠心算教育发展路径,帮助幼儿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提升幼儿园珠心算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整合开发儿童智力、促进数学教学效率显著提升,这是黑龙江省坚持珠心算教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研究成果。科学实验证明,这一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珠心算与数学教育结合,表现为"融合"、"整合"两种形式。融合为"融入、融进",凸显珠算的教育功能;整合为"一体、合二为一"进入课堂,保障了练习量,既凸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1月2日至3日,由长春市珠协组织的珠心算考察团一行17人,就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和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议题,赴黑龙江省调研交流。2日上午到齐齐哈尔珠心算实验区考察交流,观摩调研永裕小学珠心算与各年级数学整合课堂教学,3日上午观摩、调研省珠协直属教研中心—幼儿珠心算教育,在观摩调研后召开研讨会,双方在珠心算与数学结合等问题上形成一致共识。长春市珠算协会会长苑吉林带队调研交流。  相似文献   

13.
珠心算是脑、手、口、眼、耳等多种器官参与的一种益智活动,不但能帮助幼儿提高计算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左右脑均衡发展,堪称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魔方”。自  相似文献   

14.
珠心算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实验,在我校实施已有十余年,经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探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珠心算训练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找到了快捷的途径珠心算训练项目:有双手拨珠、心算、应用题编写、几何图形计算、简易方程求解等,提高了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快速记忆能力、快速分析能力、快速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珠心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其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有效开发幼儿脑潜能、建立脑映象、促进促进幼儿日后全面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是学好珠心算、有效开发脑潜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将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教学,既可通过数学课加深学生对珠心算的理解.又可通过“珠心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珠心算与数学合为一个整体,使珠心算教学成为数学教材补充和延伸。二者整合教学后,构建了“1+1≥2”的教学模式.有了“1+1≥2”教学效果,学生每次质量检测数学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优秀率达90%以上,及格率为100%;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整合,学生可学会高位算起的珠心算(口算)方法,又可熟练掌握低位算起的方法,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珠心算能开发儿童的大脑,启迪儿童的智慧,是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较为典型的载体。如何将珠心算纳入小学数学教学,并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进而帮助学生学习。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谈谈珠心算与数数、乘法口诀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算盘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既是教具、学具又是玩具,他们完全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而珠心算的训练正好是通过双手协调拨珠来进行的,使得左右脑同时得到开发,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机会,是开发智力的很好途径。我园在多年的珠心算教学实践中,通过珠心算教学多元开发儿童的智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一、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师生互动中学习幼儿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凡是生  相似文献   

19.
幼儿学习珠心算可开发智力,可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可培养超常的计算能力。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从1996年开始在全县教育系统推广珠心算,每年全县都进行一次幼儿、小学生珠心算比赛。经过八年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珠心算的普及和提高,促进了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也涌现出大批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富有节奏感且琅琅上口,同时吟诵儿歌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发展其思维力,在珠算教学中,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多年来,笔者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编了许多儿歌,并融入到教学中,深受幼儿喜爱,现拿出来与读者一同分享。一、利用儿歌认识算盘,激发幼儿对珠心算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言而喻,兴趣是学习珠心算的首要动力。学习珠心算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