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计算工具诞生以前,凡有商业的地方就要用到珠算,而商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珠算技术的进步。晋商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带着一把算盘闯天下,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珠算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可以说珠算与晋商在相互交融中互相促进,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在晋商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的今天,人们对晋商的认识一般都是停留在晋商的庄园、儒商的形象和巨贾的资财等方面。通过对"祁县晋商珠算博物馆"的游览,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不仅需要重建,更需要传承,我们对珠算尤其是古代珠算的研究,就是要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对晋商精神的传承。下面就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进行探析,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正>地方珠算协会是中华珠算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保护的组织者,也是执行者;是推广者,也是创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传承弘扬传统优秀中华文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承、发展珠算文化,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地方珠算协会应加大珠算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建设珠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建好用好珠算传统文化阵地。坚守珠算文化阵地,展示中华珠算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珠算故事、传播珠算文化,展现中国珠算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珠算与珠心算》2017,(3):I0002-I0003
2017年6月23日,由山西省珠算心算协会、晋中市珠算心算协会主办,祁县财政局、晋商珠算博物馆协办的“晋商文化与珠算”学术论坛在山西省祁县隆重举办。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张弘力、副会长王朝才,  相似文献   

5.
正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历程。探究其历史,珠算与晋商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既成就了一代代晋商,又被一代代晋商传承发展,走向科学之巅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商珠算文化。一、晋商与珠算同步发展当代晋商学研究专家孔祥毅,在《晋商商帮溯源》一文中指出:"上古最早的商业活动从山西晋南萌芽,历经汉、唐、宋、元。山西商业发展有一个突出特点,就  相似文献   

6.
一、珠算历史发展的要求 中国是珠算的故乡,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珠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珠算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成为珠算事业的当务之急。建设一座一流珠算博物馆,收藏珠算文物、宣传珠算文化、开展珠算教育,已是珠算历史发展所必须中国南通市从近代起对中国民族文化就极为重视,发展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经营民族文化是南通人固有的性格和特点,加之南通人对珠算文化又特别钟爱,所以才有南通人这一华夏文明的伟大之举。  相似文献   

7.
中国珠算申遗成功.对珠算界乃至国人都是一件大事。额手称庆日,数典祭祖时。我们理应为古今中外传承、弘扬珠算文化的功臣歌功颂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珠算作为中国古老而年青的科学,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趣话算盘     
正山西省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在晋商的大本营祁县乔家大院,座落着一家专门收藏、研究、弘扬晋商文化和珠算文化的博物馆——山西晋商珠算博物馆,共陈设有算盘2000多件。馆内算盘展品令人叹为观止,最大的长8米,最小的长仅1厘米,算盘珠隐约可辨。明清时期,晋商汇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更是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珠算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贡献巨大。珠算文化不仅代表着"另一类知识体系",是古代中国数学、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开启现代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珠算科学文化,推动珠算珠心算教育教学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需要广大珠算传承人刻苦钻研,坚守初心,为珠算文化传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23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从百忙中抽空从海内外来到上海,参加"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活动。珠算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一直适用于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其既是中国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更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2006年,在张奠宙教授、罗见今教授,以及时任上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重点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系列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珠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要鼓励“珠算进校园”,让珠算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正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珠算曾经作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其历史,珠算与晋商文化有着相依相存的内在联系,珠算成就了一代代晋商,而晋商又将珠算的商用功能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算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保护中国算盘、传承算盘文化,我们任重道远。一、传承保护中国算盘,意义深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是这样评价中国珠算的:“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算方法。它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工具经世代传承,一直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保护传承珠算文化,是每一个珠算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78岁的李茂老先生就是这样,几十年来,他为弘扬珠算文化,发展珠算事业,摇旗擂鼓,身体力行,一直奔波在路上。有人说他是搜集算盘的"痴狂人士",有人尊称他为"珠算达人",不管哪种叫法,对李茂而言都是恰如其分、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6.
<正>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珠算文化,按照山东省枣庄市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从2012年初开始,筹备建设中华珠算博物馆,2013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8月完工,试运行一年后,于2014年8月正式开馆。回顾我市珠算博物馆建设历程,笔者就保护传承与弘扬发展谈几点体会,以就教于珠算界同仁。一、传承和弘扬珠算文化要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寻求机遇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昂立教育集团举办珠心算文化国际盛典2018年8月11-12日,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业务指导,上海昂立教育集团主办的以"弘扬珠算文化,创造精彩人生"为主题的《2018薪火传承珠心算文化国际盛典》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同时举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会长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珠算文化是中华精髓、世界非遗,随着时代变迁、技术革新,一方面社会对珠算文化的需求发生变化,从珠算时代发展到珠心算时代,适用对象、目的、方法也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与时俱进,财政、教育和文化等部门应从不同方面管理和推广珠算文化,开拓作为,共同努力。由于对珠算文化、部门职能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地方出现财政部门热、教育部门冷的局面。正确认识珠算文化、准确把握部门职能,互相配合、主动作为,从而更好地保障珠算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年初,《珠算与珠心算》第一二期,连发中国珠协权威性文章展示了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新精神,对我有所触动。第一期钟珠文章,题以《珠心算: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的新里程碑》,而第二期以《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努力创造珠心算事业的新局面》为题,以示珠  相似文献   

20.
<正>珠算是传统数学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所作的重大贡献。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委员会的决议指出:"珠算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计算技术经世代传承,融入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向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将中国珠算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