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理论分析了背景光辐照在光折变晶体中从自散焦向自聚焦特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R>1是不同类型(Δn<0和Δn>0)晶体中这种转变的条件.实验观察到了铌酸锂晶体中这种转变的现象.并依据Glass常量的光伏打效应表征意义,提出了光伏孤子形成过程中载流子的竞争效应模型.基于此,分析了折射率变化为负的光生伏打晶体在背景光和信号光Glass常量比大于1条件下的载流子竞争效应,得到了与实验现象和已知理论分析相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背景光引起的载流子竞争效应是影响晶体自散焦向自聚焦特性转换的内在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0.
11.
12.
建立了在过冷水溶液中传播的光束的非局域非线性模型.过冷水的热致折射率扰动在温度扰动较小的情况下随温度增大,但在温度扰动达到一定程度后随温度减小.在求出该模型的数值孤子解后,对孤子的性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光功率较小时,过冷水表现出自聚焦的特性,而在光功率较大时,在孤子的中心区域的过冷水表现出自散焦的特性,而在孤子的外围仍表现为自聚焦.在总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也表现出这种部分自散焦,部分自聚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功率微波(HPM)混合气体传输模型,系统阐述了考虑磁效应条件下HPM窄波束在低电离层中传输时的聚焦与散焦原理,推导了考虑外加磁场和HPM热效应情况下,窄波束在低电离层中传输的非线性几何光学方程及聚焦和散焦特性描述参数,并对低电离层中的波束发散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低电离层表现出的散焦特性,使HPM窄波束发散,L,R,O,X波均发生了波束发散现象,且R波的波束发散角最大,O,X波次之,L波最小,但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加,这种差别逐渐减小;相同条件下,入射波频率越高,散焦现象越弱;一定入射波频率条件下,波束轴线上的场强越大,波束发散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道了氩离子激光在溶胶CdS半导体毫微晶中产生的自聚焦、热自散焦及自位相调制,实验测得此种材料具有很大的克尔(Kerr)非线性系数n_2,比CS_2大10~5倍。并且,文中还分析了这种具有弱吸收的半导体溶胶毫微晶的非线性自位相调制机理及其与热自位相调制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功率微波(HPM)混合气体传输模型,系统阐述了考虑磁效应条件下HPM窄波束在低电离层中传输时的聚焦与散焦原理,推导了考虑外加磁场和HPM热效应情况下,窄波束在低电离层中传输的非线性几何光学方程及聚焦和散焦特性描述参数,并对低电离层中的波束发散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低电离层表现出的散焦特性,使HPM窄波束发散,L,R,O,X波均发生了波束发散现象,且R波的波束发散角最大,O,X波次之,L波最小,但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加,这种差别逐渐减小;相同条件下,入射波频率越高,散焦现象越弱;一定入射波频率条件下,波束轴线上的场强越大,波束发散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自散焦介质观测Ce:BaTiO3晶体的自泵浦相位共轭频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利用自散焦介质作为载体测量光折变晶体自泵浦相位共轭的微小频移的新方法,适宜用于区分二波耦合,四波辊频对频移的贡献,为研究光折变自泵浦相位共轭频移的产生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