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建  荀勇 《计算力学学报》1998,15(3):281-287
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离散为能模拟梁、柱、墙抗震性能的单元,采用杆系-层间模型进行结构的非线性抗震分析。本文的空间力学模型可考虑局部楼板变形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可沿任意角度输入相互垂直的两个地震动水平分量,适用于框架一剪力墙复杂结构的非线性抗震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框架-剪力墙结构连续化计算理论中刚接体系与铰接体系的对应关系.对于刚接体系引进了总剪力墙广义剪力概念.指出文献[1]关于刚接体系剪力的分析计算是错的....  相似文献   

3.
从三次平面等参元出发,构造出欠妥结点有旋转自由度的高精度矩形单元,该单元与平面等参元具有相同的单元特征及精度,同时具有连续介质力学中关于旋转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框架 - 剪力墙结构分析的高精度平面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次平面等参元出发,构造出角结点有旋转自由度的高精度矩形单元。该单元与平面等参元具有相同的单元特征及精度,同时具有连续介质力学中关于旋转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6.
针对桥梁结构所受动荷载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模态叠加法推导了动力响应的数字特征,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建立结构的动应力可靠度约束函数,并对其进行显示化处理,分别建立了以频率、动位移和动应力可靠度为约束的动力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算例测试结果表明,动力优化准则法、粒子群算法和灰狼算法均能在同时满足动力性能和应力可靠度约束条件下使结构整体质量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值,其中PSO收敛性和稳定性好,DOC迭代次数少,且优化后构件可靠度相较于传统动力优化设计提升超过70%.同时发现,为确保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时结构的可靠度指标不降低,结构优化后的质量会随着荷载幅值变异系数的增大而有所增加.本文方法可为桥梁结构受外界随机激励下的动力优化设计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基于功能的结构体系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投资-效益”准则,提出了基于功能的结构体系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的三种模型:概念模型、参数规划法模型和约束放松法模型;并根据最优性条件Kuhn-Tucher条件证明了当基于功能的结构体系可靠度约束均为作用约束时,参数规划法模型和约束放松法模型的等价性;最后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不同抗震功能的目标可靠度指标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功能的基础隔震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投资-效益”准则作为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向全面注重结构的功能、安全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发展。本文根据“投资-效益”准则,建立了基于功能的基础隔震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模型,其中目标函数考虑了结构生命周期内的总造价,包括结构初始造价和不同发生概率的大震、中震、小震作用下的结构损失期望,约束条件包括隔震层水平位移、上部结构层间变形等,优化过程中同时对上部结构截面尺寸和隔震器参数进行优化。算例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功能的隔震结构优化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为实际隔震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逻辑图的理论,提出了以下确界算子和上确界算子分别作为串联与并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模型;形成了复杂工程系统可靠度的逻辑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阶段决策算子法,成功地求解了工程系统可靠度的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桁架结构优化的数值计算例题。  相似文献   

10.
陈清军  王汉东 《力学季刊》2003,24(3):313-318
本文基于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和首次超越破坏机制,以某大型升船机建筑结构为背景,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首先对升船机建筑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问题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大型升船机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及界限值的随机性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Poisson过程假定和基于Markov过程假定的可靠度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适用性、以及确定性界限和随机性界限对可靠度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得到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最后,对在8、9度地震烈度下大型升船机建筑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模型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区间模型描述不确定参数,在考虑传统约束条件基础上,增加了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条件,研究结构的稳健性优化设计.从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几何意义出发,寻找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目标值与不确定参数的波动范围的关系,将非概率的稳健优化设计转化为两层优化模型.对于非线性功能函数,内层优化根据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波动范围最小化功能函数,从而避免了内层优化直接计算非概率可靠性指标难的问题.对于线性功能函数,不确定性参数可以表示为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目标值的显示表达式,两层稳健优化转化为确定性的单层优化.该方法优化描述明确清晰,计算公式简便,计算效率高.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能度可靠性理论的含模糊变量和区间变量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运用能度可靠性理论建立了含模糊变量和区间变量的结构混合可靠性模型,采用结构的最大失效可能度作为混合模型的可靠性度量,给出最大失效可能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混合可靠性模型的最大失效可能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混合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实例计算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非概率模型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结构设计受控于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基于可靠性方法的优化设计是结构设计的合理途径。不确定结构的可靠性优化设计,通常是用概率模型求解。但概率模型的应用是以有足够的数据信息为基础的。且结构的概率可靠性优化设计通常计算量很大,设计效率低。本文基于不确定性的凸集模型描述,提出了一种不同的基于非概率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它只需知道不定参量的界限,而不要求其分布型式。可显著降低可靠性优化的计算工作量。且由于对初始数据的要求低,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实例计算表明文中方法是实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桁架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考虑非概率可靠性的拓扑优化对于非确定参数和荷载条件下结构的概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本文利用凸模型理论,考虑优化迭代过程的需要,提出改进的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定义,并针对桁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以杆件截面积为设计变量、结构重量极小化为目标、具有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约束的广义尺寸优化数学模型.本文指出,考虑桁架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所得到的最优杆件布局与确定性优化所得到的结果可能有显著不同.对文中提出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规划算法求解,数值算例结果令人满意.本文工作表明了桁架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桁架结构概率-非概率混合可靠性拓扑优化问题。建立了以结构重量为目标函数、混合可靠性指标为约束条件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针对强度为随机变量和应力为区间变量、强度为区间变量和应力为随机变量两种情况推导了可靠性指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实例结果表明:混合可靠性拓扑优化的截面尺寸和结构重量相对于非概率可靠性优化都更大,使得结构除了能够容许载荷存在一定变异程度外,也允许位移和强度存在一定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16.
对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给出一种工程实用方法:将拓扑优化分两步进行,首先解决在弹性体内哪些区域需要删除的问题,然后再确定删除区的边界,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约束条件的问题,而且拓扑清晰。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truss structures in multiple loading cases and with stress constraints. It is pointed out in the paper that the special difficulty of adding bars and/or deleting bars from structure in the numerical algorithm of truss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caused by the discontinuity of stress functions at the zero cross sectional area in the conventional formulation. In a new formulation, we replace the stress constraints by new constraints. The new constraints retain the same feasibility of the stress constraints, but are continuous in the closed interval up to zero cross sectional area. The new formulation enables us to solve topology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frame of the existing FEM software and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techniques. Powell constrained variable metric method is applied to a number of examples of truss topology optimization. Numer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formulations are compared.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formulation the iteration of numerical algorithm may be blocked by discontinuity of the stress constraint and often stops at a nonoptimum solution. And in the new formulation the bar adding and bar deleting is done rationally and a local optimum, even the global optimum can be obtained by iteration.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8.
结构的非概率可靠性方法和概率可靠性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文[8]中提出的非概率可靠性方法和广泛使用的传统的概率可靠性方法,在建模思想、模型结构和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阐释了有关概念。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说明了非概率可靠性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由于非概率可靠性模型对已知数据的要求较低,计算过程较为简便,从而可使结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中获取数据的难度大大降低。并有效降低计算工作量。在所掌握的原始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非概率可靠性方法为结构的可靠性计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概率集合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构非概率集合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结构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非概率可靠性的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将不确定量看作是区间数,通过区间运算得到结构的非概率可靠性,并以结构的非概率可靠性小于指定可靠性指标为约束条件,利用乘子法对结构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应用本文方法对一桁架结构进行总质量优化,优化结果验证了本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truss structures with constraints of displacement and system reliability under multiple loading cases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fficulty of computing the structure's system reliability, a solv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sum of all bars' failure probability by means of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 by drawing into the reliability safety factor and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in structural mechanics, all probability constraints of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are equivalently displayed as conventional form and linear function of the design variables.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is treated by the compact constraint tactics and is solved by the improved simplex method. The example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