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地震机理的复杂性,前兆现象和地震三要素之间究竟存在何种规律性的联系,尚未完全揭示.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近来。在一些地震预报工作中。提出了二倍时方法.认为某些前兆的出现时刻与发震时刻之间满足二倍时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若前兆 P出现的时间为t1,前兆Q出现的时间为t2,两次前兆间的时间间隔t=t2-t1,则可以预言在t3= t1 2(t2-t1)=t1 2t时,有可能发生一次相应的地震(图1).在有些二倍时法中前兆是某种物理量发生突变或异常,在另外一些二倍时法中,前兆也可以是某种物理量达到极值或约定值.在简单情况下,P和Q就是相继出现的两次前兆.…  相似文献   

2.
矢势A的边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献中[1]-[5]都讨论了矢势A的边值关系.但文献[1]、[3]只论及稳恒情况,文献[4]对非稳恒情况略有涉及却很不明显,也未作普遍讨论,文献[5]对非稳恒情况的讨论也只限于时谐场.本文指出,对于任意时变场,A(x,t)的边值关系可表为或 简单论证如下 首先,由一般关系×A=B,得将此式用于界面附近的一个矩形回路,注意到B处处有限,就有 其次若采用洛伦兹规范,则有[6]由此得,将此式用于界面附近小圆柱,并注意到μ,ε,有限,当λ,φ,φ/φt等有限时,即有.若采用库仑规范,则因·A=0,上式显然成立,合并(3a),(3b)即得(1)式。 为了得出(2)式,用一般关系得这…  相似文献   

3.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我们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把自制用于实验的激光干涉仪改装成激光锁相应变仪,架设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山洞里,进行了有关地震前兆规律的探讨. 本文将介绍我们在唐山地区余震期间对该山洞的基岩应变所记录到的一些临震前兆现象,并对其物理机理,及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作一初步讨论. 一、激光锁相应变仪的基本原理 我们使用的是一台激光直角干涉仪,与一般计数干涉条纹移过数目的方法不同,它采用锁定相位的原理“’.即使从每个干涉臂反射回来的光束偏离人…  相似文献   

4.
震前兆信息传播、分布及其探测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坤权  厚美瑛  王强  姜泽辉  刘寄星 《物理学报》2011,60(11):119101-119101
地壳岩石层由板块、断层和其间的断层泥构成,在研究地震前兆信息传播这类准静力学问题时,应将其作为大尺度离散态颗粒物质体系处理.地震孕育过程中,在大地构造力驱动下,岩石层块克服所受摩擦力和边界断层泥阻力发生滞滑移动.当岩块间断层泥受挤压后其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又推动下一岩石层块滞滑移动,就这样渐次使其他岩石层块发生移动,并以力链形式分布和传递.文章给出了此模型的物理依据和实际观测例证;通过模拟实验和分析阐述了力-移动-形变在地层中分布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时间序;说明了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地震发生之间的关联,以及探测有效地震前兆信息的方法原理.同时,论述了用颗粒物理原理与连续介质观念对地震前兆认识的本质区别,解释了连续介质观点难以理解的若干地震学问题. 关键词: 地震前兆 颗粒物质 滞滑移动 力链  相似文献   

5.
陆坤权  厚美瑛  姜泽辉  王强  孙刚  刘寄星 《物理学报》2012,61(11):119103-119103
本文以地壳和地幔的基本构造和己有观测事实为依据,运用颗粒物理原理,将地壳和地幔作为大尺度离散态颗粒物质体系处理,重新认识地震孕育过程,前兆产生机制及规律,探求地震预测方法和途径.主要结果是:建立了地壳与地幔构成和运动的颗粒模型;提出了引发地震的大地构造力的形成机制,以及地震前兆信息产生和传播规律;说明了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地震发生之间的关联,阐述了探测有效地震前兆信息的方法原理;用颗粒流动的阻塞-解阻塞转变原理解释了深源地震发生机制;对以前难以理解的若干地震学现象进行了解释,并讨论了地震的可预测性。由于地壳和地幔的离散结构特征,对于地震孕育的准静力学过程,连续介质理论不再适用.以颗粒物理原理研究地震成因、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测,所获得的新认识与传统连续介质地震学观点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文献[1]指出,在物质流的能量方程中,pv这一项不是物质所携有的一种能量(流动能),而是克服压力所作的流动功.但是现有的物质系统的(火用)和(火无)的计算公式(例如文献[2])中,仍然将pv这一项视为物质流所携有的一种能量.文献[3]得到了一个(火用)和(火无)的统一公式.但是文献[3]将pv这一项视为环境功l_am.还有,文献[3]的(火无)的统一公式中不包括u_am,这也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红外探测器探测率D参数测试用黑体辐射正弦调制器的设计方法,文献[1]、[2]、[3]作了介绍,并做出实验,给出设计数据。为使调制器设计简化,本文综合文献[1]、[2]、[3],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即调制器的归一化设计。如图1所示,正弦调制器由正弦光阑ABCDA和半径为R_w的调制盘构成。调制器设计主要是正弦光阑轮廓的设计,实质是求光阑轮廓值y。求y公式(简化式)为[2]: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文献中,地震常被比喻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或统计物理中的相变过程.文章探讨了如何从非线性力学中的分岔理论以及统计物理内的朗道相变理论出发,从势磊穿越,临界涨落与临界慢化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了解地震发生的全过程.文章作者试图在这些非线性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础上,综合地震过程中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出现的前兆,解释如何可能做出具有普适性的数值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9.
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长金  唐炼  李相方 《应用声学》2005,24(3):152-156
利用在北京昌平安装的次声三点阵,对强地震前兆次声波进行了5年的连续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震前约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的前兆次声。其三维动态频谱的特点是,振幅由弱逐渐加强,达到极值后变弱;先为长周期波(10-20分),紧跟着短周期波(5-10分),然后又出现更长的周期波,最后长短周期波一起出现。提前时间与三点阵到震中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与震级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简并微扰论高阶修正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在一般量子力学教科书上,对于简并情况定态微扰论的计算,如果一阶微扰近似已经完全消除简并,就不再做下去,只是限于指出“这个计算还可以在更高阶进行,正如在前面所考虑的非简并情况一样”[1]等等. 文献[2]是处理了简并微扰二阶修正的少有的教科书,书中给出了上述情况下的二阶近似能量公式,并且正确地指出它与非简并情况的公式相同.文献[3]未能对所引用的三阶能量公式进行详细的推导,而且在作为文献[3]主要依据的文献[4]所引述的有关工作[5]里,也没有这部分内容.鉴此,我们详细地计算了在一阶近似已经完全消除简并情况下的三阶、四…  相似文献   

11.
激光等离子实验中的低能X射线时间谱解谱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算法和反卷积原理对Dante谱议测量波形进行了回推获得了激光等离子体源区低能X射线辐射时间波形。解谱方法采用了W.N.Mcelroy等人提出的SANDⅡ解谱方法并与文献[6]中介绍的限幅迭代和周期性光滑技术相配合计算出了能谱时间关系的16分区结果,给出了1989年6月LF-12强激光装置实验的双束靶、漏靶诊断口,入射口的X射线时间谱以及辐射温度时间关系T_R(i)。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相对论性的强子结构模型──层子模型[1]来研究与强子结构有关的高能散射截面之间的关系,并与非相对论的夸克模型的结果[2,3]进行比较. 除了层子模型的基本假设(特别是文献[1]中的层子模型波函数)之外,我们还假设:对于高能小角度散射,强子散射振幅是层子之间二体散射的贡献的迭加.以介子-重子散射为例,这个相加性假设可用图1表示,其中 表示对强子A中的层子(或反层子)a以及强子B中的层子(或反层子)b求和. 层子之间的二体散射用协变的等效二体散射算符描写.在动量表象中它的一般形式是 S。,b,,。b一二a。p(PZ)GZ。’Q;a’小k力函(P…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文献[2—4]得出一些结论,提出均相混气预燃式稳定器的火焰稳定机理,利用上述机理可以直接推出稳定准则参数和油气比f_v、f_m的关系,理论计算得出规律和文献[2]贫油熄火试验曲线规律接近.  相似文献   

14.
谈到时间一能量的测不准关系,除了上篇[1]里讲过的种种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更严重的情况。至今国内外许多量子力学教科书里对于这一关系的表述仍然各不相同,而文章[2]亦未能区别一些在内容上互相矛盾的说法,在某些方面反而带来了新的混淆。 一、时间一能量测不准关系的引出 玻尔[3]对有限正弦波列,使用导出坐标一动量测不准关系的同样方法,得到即波的持续时间和能量宽度之间的测不准关系。 海森伯起初通过对斯特思-盖拉赫实验的讨论来引出时间-能量测不准关系。[4]他得到其中Δt为粒子通过磁场的时间,ΔE为二分立定态的能量差。海森伯把这一…  相似文献   

15.
温盐双扩散均衡场中的振荡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杰民  李毓湘 《物理学报》2002,51(4):828-834
在一种简单的边界加密的坐标变换下,用高精度的差分法研究了温盐双扩散系统.为了保证求解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对流项采用了四阶精度的迎风格式,扩散项和涡量方程的浮力项则采用四阶精度的中心差.首先针对温度占优(Rρ=032)和盐度占优(Rρ=168)的情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与文献[2]和[12]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其次系统地给出了不同Lewis数下的流动形态,包括稳定的对称结构、周期性振荡结构和非周期非对称的随机运动形态 关键词: 温盐双扩散 高精度格式 周期性振荡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土地磁仪测报地震,必须对它的观测精度、干扰因素、地磁异常与地震的相关性、地磁的震兆规律做到心中有数.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初步讨论. 一、环境条件与观测精度的关系 土地磁仪──简易偏角磁变仪的主体由罗盘磁针、心柱和可旋镜片架组成.任何磁针都有吸引铁、钴、镍等铁磁物质的性质,也受外空电磁场的影响.因此,磁变仪必须安装在远离铁磁物质和外空电场影响的场所.麻城台的地磁室建立在离台站和高压输电线路250米之外的山坡平地上,地磁室是花岗岩砌筑,石棉瓦屋顶的简易观测室.自1972年7月以来的观测证明,上地磁仪的观测…  相似文献   

17.
地声和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 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地震科学发展得较早的国家之一.作为地震前兆的地声现象,早在公元前就有记载.例如《史记·天官》写道:“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晋书》也记载:“魏明帝时(227—239年)[京都]地震,隐隐有声.”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和现代观测,对于震前地声出现的时间、范围、音色和走向等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说明了地声和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有大量的地声现象.据调查到的实例,最早发生于震前6小时,最远约离震中300公里.音色奇特,音量巨大.但是由于“四人帮”的破坏,也…  相似文献   

18.
菲涅耳、阿喇果在1817年曾作一系列实验广泛研究偏振光干涉的条件,其结论归纳为菲涅耳——阿喇果定律,其要点为1.两个正交的相干偏振光不能发生干涉; 2.两个平行的相干偏振光以与自然光相同的方式发生干涉; 3.自然光的两个正交偏振态的分量,即使把它转到一个方向,也不能发生干涉. 文献[2]、[3]分别提供了偏振光干涉的实验方法.但文献[2]中提供的是在杨氏  相似文献   

19.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前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公社万泉庄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一口枯井,突然发出有地震前兆迹象的响亮声响, 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重视,我们也参加了实地研究和检测.我们对声响的频谱作了分析,对发声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向当地贫下中农和有实际经验的老农作了多次调查访问,并且与有关的化学、地质、地震人员进行了讨论.在这个基础上得到了一些资料和结论.一、枯井发声规律与地震的关系万泉庄枯井,位于万泉庄西南100多米的稻田中央.井在1972年初打成后一直上水,水质清晰.到1975年底开始无水,成…  相似文献   

20.
倾斜透平静叶栅的全三元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1]首先提出了采用倾斜叶片来降低透平静叶损失的设想。此后有过许多研究都表明,适当改变积叠方式可以改变叶片表面径向压力分布,以达到控制附面层内低能量流体的流动、减少叶栅损失的目的。为了了解这种措施对流场的影响,本文以文献[7]中用传统周期性条件的全三元势函数程序,对文献[3]中径高比为3的实验叶栅(图1和2)求出了径向叶栅、正倾斜20°、负倾斜20°及复合倾斜叶栅(根部正倾斜20°,顶部基本径向)内的全三元流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