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利亚·米哈依洛维奇·弗朗克是著名的前苏联物理学家,1908年10月23日出生于彼得堡;1946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数十年来,弗朗克在物理光学、低能中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
《物理通报》2009,(10):64-64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ICP-AES测定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鄱阳湖沉积物中微量元素近几年来随季节、年度及沿程的变化情况,对2003年和2005年不同季节采集的鄱阳湖流域各采样点底泥进行了ICP-AES测定.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中各元素的含量随着季节和年度变化而发生一定改变,枯水期普遍大于丰水期;南矶山2005年Cu和Pb含量较2003年有所降低;蔡家湾则与南矶山相反;姚公渡2005年Cu含量也较2003年低,Pb含量则高于2003年;与鄱阳湖流域底泥背景值相比,所测几个样点的Cu,Pb,Cr和Zn含量均在一定程度上超标;除大坞河外,其余各样点As含量均在背景值范围内;从饶河到鄱阳湖入湖口处,各元素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文章提出的研究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相似文献   

4.
 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杰罗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和加拿大物理学家理查德·泰勒, 奖励他们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于电子与质子及束缚中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进行的先驱性研究,这项研究对粒子物理学中夸克模型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是继霍夫斯塔特于1961年,丁肇中和里克特于1976年,费奇和克罗宁于1980年,鲁比亚和范德梅尔于1984年以及莱德曼、斯瓦茨和斯坦博格于1988年之后,实验粒子物理学家又一次荣获自然科学中的最高嘉奖.这件事说明了实验粒子物理学在当代物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路易·维克托·德布罗意(Louis-Vietor De Bro-glie)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现代波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发现电子具有波动特性,于192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理论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迪埃普,早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和巴黎大学;1910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1928年任巴黎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3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任法国科学院常务秘书.  相似文献   

6.
周杰  吴永萍  封国林  胡经国 《物理学报》2013,62(19):199202-199202
本文利用1979–2011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 的再分析资料 (ERA-Interim), 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 (EOF) 和相似系数等方法, 对中国地区水分循环诸要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空间分布特征上, 蒸发量、纬向水汽通量和经向水汽通量均与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最相似, 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量均与蒸发量的空间分布最相似, 降水量与纬向水汽通量的相似系数略大于其与经向水汽通量的相似系数; 在时间演变上: 年降水量在1979–2002年间, 呈现非常显著的上升趋势; 在2002–2011 年间, 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 年蒸发量在该两个时段的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一致, 但均比年降水量明显; 年蒸发量在1979–2011年间呈现非常显著的上升趋势, 其年际变化明显小于年降水量. 可降水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在1979–2011年间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 但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阶段式增大, 水汽通量的年际变化一直较大. 纬向与经向水汽通量均存在2–3年为周期的年际变化; 此外, 纬向水汽通量在1979–2011年间还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 春、秋季的水汽通量都存在显著下降的长期变化趋势, 夏、冬季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 四季都存在2–3年为周期的年际变化. 此外, 夏季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折. 关键词: 水分循环 时空特征 EOF 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7.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新生的科学在开始时是不可能有完备的基础的,它们的创造者的伟大在于他们以直觉的预感击中了正确的目标”。爱因斯坦也明确指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由此可见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回顾20世纪,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界的一位伟人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曾利用他的直觉预感做出了重大成就,他就是恩里科·费米。费米是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01年出生于罗马,1918年进入比萨大学,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4年逝世。1933年,费米在他提出的β衰变理论中指出,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都是矢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1905年,年仅26岁的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极具震憾力的物理学论文,论文包括现代物理学中的3项伟大的成就: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并为相对论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年被称为“奇迹年”。在这“奇迹年”100周年到来之际,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把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这项倡议由欧洲物理学会提出,得到了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的一致通过。  相似文献   

9.
望远镜和天文学:40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定强 《物理》2008,37(12):836-843
联合国已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以纪念伽利略开始用望远镜观测天体400周年.作者将400年望远镜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分为四个里程碑,讲述了它们的出现和随后的发展;介绍了中国已完成的和正在研制中的望远镜,作者支持未来10年中国再上三个大项目;作者紧密联系天文学和物理学上的重大学说总结了400年天文学的主要成就;作者赞同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尤其是暗能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苑快讯     
 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光明日报))1996年10月10日报道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199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康奈尔大学戴维·李教授、斯坦福大学的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和康奈尔大学的罗伯特·理查森教授,表彰他们发现了氦-3中的超流态现象。  相似文献   

11.
 沃尔讷·海森伯于1939年10月至1945年4月参加了法西斯德国的“铀计划”。他和博特、迪布讷、魏茨泽克等一道,于1939年被德国军械局确定为核裂变研究的负责人。海森伯又于1941年参加重水型反应堆的研制,1942年6月正式参加了对德国原子弹研制的领导。尽管战前和战时他对国社党的倒行逆施胸有抵触、心存烦恼,但纳粹政府对他一直是比较信任的。希特勒德国于1938~1941年占领欧洲许多国家后,先后在各国设立“德意志科学研究所”,进行法西斯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按照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和理论,物质应该由12种基本粒子所构成,它们包括6种夸克和6种轻子。夸克包括下、上、奇异、粲、底、顶6种。轻子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至1995年,科学家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已先后陆续探测到了除τ子中微子以外的11种基本粒子,2000年又发现了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197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丁·佩尔从实验上发现了τ轻子,表明了τ子中微子的存在,从而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由于τ子中微子不带电,又几乎不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所以科学家很难直接探测到它。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月3日《科技日报》公布的“2000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证据”称,“2000年7月20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宣布,美国、日本、希腊和韩国的54位科学家经过3年的合作研究,首次发现了表明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至此,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12种基本粒子已经全部被直接或间接探测到。τ子中微子的发现对揭开物质构成之谜以及探索宇宙天体奥秘具有深远意义。”为了理解这项科学发现的意义,我们首先介绍原子核和放射性原子核。从不稳定原子核β衰变的研究中,泡利预言了中微子。然后我们讲述物质世界中4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和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的费米子  相似文献   

14.
 (续前)1921年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因在数学物理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在《理学年鉴》上发表了3篇论文.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他用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观点成功地解释了1887年H·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他不满足于普朗克把能量不连续性只局限于辐射的发射和吸收过程,而认为即使在光的传播过程中能量也是不连续的。他把组成辐射的能量子称为“光量子”(1926年后,人们改称其为“光子”)。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爱因斯坦和他的奇迹爱因斯坦取得巨大成功,是自然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学者。1879年诞生在德国的一个小城的爱因斯坦,儿时几乎令家人失望。4岁才咿呀学语,几年后还是磕磕绊绊、举止迟钝,因而深受母爱,自幼练习小提琴,与其结为“终身伴侣”。在学校,他的“笨拙”倍受讥讽;他对死记硬背的形式课程毫无兴趣,甚至被学校除名。他喜爱数学和物理,不断在书海中寻求、思索,深受智慧和哲理的熏陶。18岁高考落榜,一年后才被录取,主修物理。他落拓不羁、独立思考、蔑视权威,几乎把精力全花在阅读和实验室。1900年,在教授不满中毕业;一毕业就失业的他,虽然张贴广告试图靠讲授数学与物理谋生,却开始进行科研。  相似文献   

16.
夸克30年     
 1964年盖尔曼和兹韦格提议称物质结构的最小微粒为夸克,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再往前追溯10年,1954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原子核和介子物理的国际会议上,盖尔曼和派斯的报告中提出在强相互作用中缔合产生的新粒子是一种带有奇异量子数的粒子,从1954到1964年大量新粒子和共振态的发现导至了盖尔曼和兹韦格提出物质结构的三种最小组成子——上夸克u、下夸克d和奇异夸克S。 在夸克一词提议10年后,1974年丁肇中和里克特发现了粲夸克c,1977年又发现了一种新夸克,称为底夸克b,是费米实验室的莱德曼实验组发现的。1994年4月26日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组宣布存在顶夸克t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芯片每秒钟运算2000万亿次;可携式电脑将取代笔记本电脑;电脑将利用无线技术连接网络;人们将使用高分辨率的无线可视电话;每户居民有100余台电脑做家务……电脑走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嵌入式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键盘、电缆将被淘汰,人们通过语言和表情与电脑沟通;三维电子芯片成为主宰,人们能以任何方式和任何人联系,不受空间距离的约束;家务机器人可以把家庭主妇从清洁卫生等琐碎家务中解放出来……2029年:芯片运算速度可达每秒钟2×1019次;计算机已经能利用并行神经网进行运算;显示器已经被移植到人眼中;学习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声学中仪器和计算的发展1987年5月26日,伦敦组织者:化学工业学会二、声的重放1987年11月5—8日主要题目:室内和厅堂声学;电视、无线电和录音室声学;娱乐场所噪声控制;语言加强;仪器和测量;扬声器的发展;电子音乐;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 ,从普朗克 190 0年首次对电磁波提出量子假设到狄拉克 192 8年对电子提出相对论性方程这段时间内 ,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 .内容分黑体辐射和量子假设 ;老量子论的兴与衰 ;第一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对应原理 ,包括矩阵力学 ,狄拉克的q -数 ;第二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波粒二象性 ,波动力学 ;以及量子力学初步成长 (指 192 7年的表象理论、不确定关系、氦原子及氢分子和 192 8年的狄拉克相对性电子理论 )五个部分 .  相似文献   

20.
德米特里·伊瓦诺维奇·布洛欣采夫是著名的苏联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08年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1926年,布洛欣采夫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学习.1930年他大学毕业以后,留校并进了塔姆的研究生班,对衍射、固体表面的分子吸收和斯塔克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33年从研究生班毕业.1934年他获得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从1935年起,布洛欣采夫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39年起为乌克兰科学院院士;1935年至1950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0年至1956年任苏状奥布宁斯克市科学研究实验室主任;1958年起他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6年至1965年他任杜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