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分析多媒体数据库管理方法和OLE(ObjectLinking and Em bedding)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管理多媒体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多媒体数据作为OLE对象,并把对OLE对象的管理机制集成到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中.为实现该目标,本文提出了对OLE协议进行改进与扩充,并把OLE对象作为可扩充“插件”的形式进入多媒体数据库的设想与措施.通过新的OLE协议将多媒体数据库、OLE对象及OLE对象服务器集成为一体,为多媒体数据的制作、演播及高层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鳜鱼,团头鲂肌肉四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AGE方法,分析了鄱阳湖鳜鱼团头鲂肌肉中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四种同工酶,结果表明:鳜鱼肌肉中EST同工酶显示4条酶带,SOD为6条酶带,CAT为4条酶带,POD未出现酶带,团头鲂肌肉中EST、SOD、CAT均为4条酶带,但POD也未显示酶带。  相似文献   

3.
应用THEBAT2.0和DIRECTOR4.0两套多媒体创作软件,结合电子线路课程,制作了两套CAI课件。本文分屏幕整体,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七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两套软件作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环氧丙烯酸酯的预聚物( A E O),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的加入量与加料方式对反应速度和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测定了不同类型的光敏剂对 A E O 的光固化速率,筛选了一种合适的光固化体系,并且用 I R 表征了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混合物、 A E O 和光固化了的 A E O 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涝渍和低温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了超氧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同工酶分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和EST酶活性增加。POX同工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P A L S)研究了在140~350 K 温度范围内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 P O E) 在140~350 K 温度范围内的自由体积和结构转变特性,得到 P O 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和次级转变温度 Tβ分别为220、170 K,并分析了决定其正电子湮没参数和结构转变的化学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电子寿命谱的PATFIT和MELT分析程序,研究了多嵌段共聚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乙烷(PET/PEO)的自由体积特性.从正电子寿命的最长分量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多嵌段共聚物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这表明多嵌段共聚物中PEO和PET相的互容性较差.根据浅束缚态理论解释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最长寿命分量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MELT分析程序得到了自由体积浓度随温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掺杂硅基氧化薄膜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用离子注入方法Si^+→SiO2,C^+→SiO2,SiO2:La和SiO2:Er样品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和相应的光致发光激发谱,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蓝,紫发光峰,且发光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在涝渍和低温胁迫过程中四种酶同工酶分析及丙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涝渍和低温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了超氧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同工酶分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和EST酶活性增加。POX同工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MDA含量先上升、下降、再上升。而在低温情况下,CAT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变化。MDA含量呈缓慢上升后到第7天骤然上升,其SOD同工酶活性此时也开  相似文献   

11.
软件框架是软件重用的一种有效技术,然而传统的软件框架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软件框架的实现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采用面向Agent的软件框架,从框架的构件、交互机制和变化性的处理机制进行了阐述,与传统的面向对象的软件框架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高了框架的重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计算机软件重用的过程、方法及关键性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用构件库的软件重用方法;并简要地介绍了支持这种方法的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构造面向对象软件可复用测试用例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分析测试用例的共性着手,将面向对象系统中的测试用例依据它们的设计方法分为:状态检查测试用例与状态比较测试用例,并进而得出关于这两类测试用例的详细描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测试用例生成、执行的模式,使测试用例能够独立于被测对象,以达到测试复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软件重用的定义,研究了领域分析、重用再工程、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以及基于重用的软件开发原则和软件重用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范畴论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范畴论在程序设计、软件架构和软件重用等方面的结合与应用,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国内外学者将范畴论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分析软件重用技术的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做法,以突出范畴论的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软件重用的思想一直被软件设计者所重视,尤其发展到现  相似文献   

16.
将重用技术应用到软件过程仿真和控制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递阶的软件过程模型重用方法,并对其中的元模型重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将演化计算与元模型重用结合起来,给出了形式化描述,以及重用实现算法.针对每一个软件项目都建立软件过程模型是比较繁琐和费时的工作,因此重用已有的软件过程模型不仅能缩短开发周期,也能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从软件体系结构的角度,运用z-规范在系统级描述了应用框架和设计样本的语义,包括设计样本的组成、联系、合成和运用设计样本组成应用框架等,与通常的非形式化方式,如图表、自然语言等描述形式相比,具有语义精确、易于实现和交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代码组件库的代码组件动态组合重用的支撑环境CCRSE的设计策略,包括代码组件及其组合机制的设计、CCRSE体系结构及其功能的设计.通过集成支持各种重用活动的一系列工具,CCRSE能够为代码组件动态组合重用的全过程提供系统全面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软件能重用性是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和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研究了C语言中有利于软件成分重用的特点和不利于软件成分重用的因素,提出了判断C语言模块能重用性的准则和提高其重用性的技术,并给出了典型的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代码组件的动态组合重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代码组件及其动态组合重用方法的基本概念,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动态组合重用代码组件的方法——DCRCC(Dynam icCom position Reuse ofCodeCom ponent)方法. 实践表明,基于代码组件的封装技术、组合技术和库管理技术,DCRCC方法能够通过动态组合重用代码组件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