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试图全面回顾、介绍西方学者关于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并提出近今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试图全面回顾、介绍西方学者关于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并提出近今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地面沉降这一灾害性地质现象,揭示了地面沉降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破坏效应,如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状况,影响建筑物安全,导致疏排水不畅,沿海城市受到海潮侵袭,制约经济发展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究一种既留得住“乡愁”,又能适应当代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与愿望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开展乡村中观空间系统研究,从“空间、实体与活动”这一反映村落空间肌理最本质的内容着手,上承宏观地理学,下启微观建筑学,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体系的无缝对接与整合;通过内外机制兼修,即自组织与规划发展控制双管齐下的策略实现乡村文脉传承与现代乡村人居空间环境发展的双赢.以金华曹宅古村落为例,具体阐述了理论发展模型之内容.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车载自组织网络环境中节点分布不平衡,信号传输被障碍物遮挡,目标节点不断移动等问题,提出一个适合城市环境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自适应路由协议SAGR(Self-Adaptive Geographic Routing for city environments in vehicular network).SAGR通过远程混合模式被动路由机制SAGR-RM和局部定向受限泛洪路由机制SAGR-LM,将路由过程分成两个层次,增强了路由协议的健壮性以及对目标位置的容错性.通过NS-2软件仿真分析了SAGR协议的性能,结果表明SAGR比现有的基于位置路由协议在数据包传输、端到端延迟和路由开销方面等都有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面临的风险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从城市韧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规模-密度-形态-基础设施”四位一体城市韧性描述体系,分析了浙江省2000年至2020年间城市韧性的时空变化,并对城市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浙江省城市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城市规模韧性逐年下降,存在着城市规模安全的隐患;城市密度韧性呈下降趋势,全省常年处于生态赤字风险之中;城市形态韧性整体上有所下降,但降幅较缓;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呈螺旋上升趋势,且各城市间差距逐渐缩小.浙江省的城市韧性呈现出“西高东低”梯度化的空间格局,相同韧性类型的城市也有集中分布的空间特征.根据城市韧性描述体系的研究结果,将浙江省各城市划分为高韧性城市、中韧性城市和低韧性城市三类,并分别给出城市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杭州地区1962—1981年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杭州城市环境使降水量增加了约13—15%,多雨区位置有随风向改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杭州市的城市性质及城市环境现状,提出通过以植物造园和绿化为主,改-r-城市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城市人防工程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分析城市人防工程的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基础上,根据GIS空间分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空间分析的城市人防工程的数据库结构.根据城市人防工程规划、管理和施工的需要,建立了城市人防工程设备的承载力,辐射范围缓冲图、人口疏散隐蔽路线最佳路径、地下人防工程三维分析等几种空间分析模型,并对各种模型的表示内容和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从而实现了城市人防工程的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该模型在广州市人防工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后,提高了广州市的城市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了该人防办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0引言“沿河设城”是古代城址选择的通例,临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因而山最易老化;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也大量占踞滨水地带,至使水质恶化,滨水资源造成破坏,由此带来的一些显性和潜在的危机反作用于城市,致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而另一方面,市民环境意识的增强,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在城市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滨水地段以其景观,环境,情趣等优势为人们所向往;滨水地区还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滨水地区的存在和发展更能体…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宁波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沿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并对宁波市1995~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宁波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表现为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状态也相应地由较差变为良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考察现有氟离子的测定方法,探讨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中的氟的条件.除了电极测定条件外,茶叶样品的浸提处理对测定的准确度有很大影响.从缓冲溶液的成分、茶叶粉碎度、浸泡时间、浸泡所用盐酸的浓度、温度、茶水比例等方面研究最佳的测定条件为在室温下,用0.10 mol·L-1的盐酸浸泡粉碎过的茶叶,配成茶水比例为1 g茶∶50 mL水,浸泡1 h.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对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鄱阳湖地区6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南昌和新余2个重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表现较好,其余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普遍不高。  相似文献   

14.
新疆水资源的转化与时空分布规律和水资源在此特殊干旱区的重要地位及自然、人文因子共同影响下,本地区水资源利用表现出宏观与微观上的明显“向水”趋势,并在各种用水方式的作用中形成若干新的人工水体生态系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就目前新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环境综合评价,进而寻求规律,扬长避短,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新疆水资源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鉴于混凝土内部温湿度显著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为研究混凝土内部温湿度长期的变化规律, 将不同水胶比混凝土放置于室内大气环境中, 并测量其距离表面3cm、5cm、7cm及9cm处140d内温湿度的演变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正常室温条件下, 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 且与环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浇筑完成7d后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大约为2℃, 60d以后内外温差基本消失. 高水灰比混凝土内部含水量充足, 140d内部相对湿度一直保持在85%以上; 低水灰比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较少, 早期相对湿度变化受水化耗水影响明显, 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存在明显梯度差, 5cm、7cm处相对湿度最低分别为60.18%和29.83%; 随着水化作用进行, 长期来看混凝土内部湿度逐步与环境湿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6.
合成3种吡唑类离子液体[BuMe3Py]PF6、[BuMe3Py]BF4和[BuMe3Py]NO3, 研究了它们对模拟油品中吡啶的脱除性能. 选取效果较好的[BuMe3Py]BF4, 考察离子液体和模拟油品的质量比(剂油比)、反应时间、温度以及沉降时间对脱氮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剂油比和反应温度对脱氮效率影响较明显, 较大的剂油比、较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脱氮效率的提高. 在剂油比1:3、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h、沉降时间40min的条件下, 脱氮效率可达94.6%. 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 重复利用5次仍具有较好的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17.
阿勒泰地区的气候、环境、人类活动三者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整体.山体抬升的大尺度环境剧变,能引起气候趋势的改变.地质时期巨大的气候变迁,则又带来巨大的环境变化。几百年来持续干旱、波动变化的气候,在其不同的阶段上,会导致小的环境改变,而环境小的改变,又会影响小气候及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则是在一定的气候背景下,对环境变化起加速和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工业级轻烧氧化镁粉与七水硫酸镁溶液配制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的最优参数,分别研究了不同氧化镁/七水硫酸镁摩尔比,硫酸镁溶液浓度及水稳剂水玻璃对硫氧镁胶凝材料工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镁/硫酸镁摩尔比的提高,硫氧镁水泥的初凝时间逐渐缩短,流动性逐渐降低,抗压和抗折强度逐渐提高;随着七水硫酸镁浓度的提高,硫氧镁水泥的抗压抗折强度也呈现增长趋势,MgO:MgSO4·7H2O:H2O摩尔比为14:1:12时,硫氧镁胶凝材浆体的28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38.3MPa和7.0MPa.耐水性研究表明,加入氧化镁质量2%的水玻璃可以很好地改善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