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慢电子被硅烷分子散射的总截面和动量转移截面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们用SiH_4的单中心类氩波函数推导了投射电子与SiH_4之间相互作用势的解析表达式,其中包含了投射电子与硅烷分子间的静态库侖相互作用、极化作用及交换作用。我们应用上述解析表达式计算了投射能量从0.05eV到20eV范围内的电子在SiH_4场中运动的畸变波函数、分波相移(1≤5)、分波截面、总截面和动量转移截面,得到Ramsauer—Townsend极小值在0.25ev附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类Ar原子的波函数近似地作为SiH_4,PH_3,H_2S,HCl分子的单中心球对称电子波函数。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用变分法确定出了SiH_4,PH_3,H_2S,HCl分子的电子波函数最佳参数值,并计算了分子基态总能量。我们计算出的分子基态能量接近于SCFMO法计算结果。这样可使复杂问题的处理得到了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3.
慢电子与H2O分子弹性碰撞截面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们用H_2O分子的单中心类氖波函数推导了投射电子与H_2O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的解析表达式,其中包含了投射电子与H_2O分子间的静电库仑相互作用、极化作用及交换作用。我们应用上述解析表达式计算了投射电子在H_2O分子场中运动的畸变波函数、分波相移(l≤5)分波截面、总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及微分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4.
慢电子对甲烷分子的弹性散射截面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用甲烷分子的单中心波函数推导了投射电子与甲烷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的解析表达式,其中包含了投射电子与甲烷分子之间的静态库仑相互作用、极化作用及交换作用。我们计算了投射能量从0.005ev到10.00ev范围内的慢电子在甲烷分子场中运动的畸变波函数、分波相移(l≤5)、分波截面、总散射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及微分散射截面,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慢电子与HCl分子弹性碰撞截面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们用HC1分子的单中心类氩波函数推导了投射电子与HC1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解析表达式,其中包含了投射电子与HC1分子间的静电库仑相互作用、极化作用及交换作用。我们应用上述解析表达式计算了投射电子在HC1分子场中运动的畸变波函数、分波相移(l≤5)、分波截面、总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在1.5eV附近总截面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6.
使用经孙卫国教授改进后的振动密耦合散射方法和基于量子力学从头计算得到的静电、交换与极化散射作用势,研究了低能电子与N2分子的振动激发散射截面.研究表明在振动密耦合计算中使用18个振动波函数和12个分波数目,可以得到收敛的0→5,1→5等高激发散射的积分和微分截面.  相似文献   

7.
慢电子与氦原子弹性碰撞截面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本文计算了氦原子的有效核电荷和慢电子在氦原子场中的畸变波函数,并用单电子波函数和含有关联作用的双电子波函数,分别计算了氦原于对慢电子弹性散射的 S、P、d、f分波相移、分波截面、微分散射截面、散射总截面和动量转移截面。计算中考虑到了入射电子与靶原子间的极化作用和交换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慢电子散射问题中,极化与交换作用很重要,必须予以考虑。除此以外,靶原子中电子波函数的准确程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也很大,也必须注意。利用比较准确的含有关联作用的双电子波函数计算的结果较之用简单的单电子波函数计算的结果有明显的改进,前者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等效势模型,并基于Hartree——Fock解析波函数和X_α数值波函数计算自由电子与中性Ar和Si原子的相互作用势。用直接计算矩阵元方法和通过计算碰撞相移方法计算了电子在中性Ar原子势场中的自由—自由跃迁吸收截面,所得结果与Ashkin理论计算值符合较好,对中性Si原子亦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说明了等效势模型对计算中性原子的自由—自由跃迁吸收截面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振动密耦合方法及基于量子力学从头计算的静电势、交换势和相关极化势,研究了低能电子与H2分子碰撞振动激发的动量迁移散射截面.通过包含18个振动波函数、8个分波和16个分子对称性,得到了收敛性很好的ν=0→ν′=0,1,2,3,4等几个振动跃迁通道的动量迁移散射截面值,并在入射电子能量1eVE≤10eV时给出了比以前的理论研究更为合理的总的动量迁移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10.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得到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心力场下的狄拉克方程出发,推导了考虑相对论效应后慢电子与原子弹性碰撞的截面计算公式,通过将相对论效应以引入相对论修正势的形式计入到入射电子与靶原子相互作用势中,把等效势模型(Gou et al.1981)推广运用到了慢电子与重原子Hg的弹性碰撞截面计算,并着重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在此碰撞过程中的作用。 采用非相对论Slater波函数描述靶原子,除了考虑库仑相互作用和相对论效应,同时还要考虑交换作用和极化作用,本文计算了入射电子能量在10~(-7)~10eV内的散射总截面,能量为1.4eV、2.4eV的微分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本文得到的E=10~(-5)eV处有一总截面极小值σ_(min)=108.61a_s~2,对了解能量低于0.1eV后的散射总截面情况是有益的。 相对论效应对靶原子势场、各散射分波相移、畸变波函数以及总散射截面的影响,本文作了详细讨论,计算结果和讨论表明,即使是慢电子与汞原子弹性碰撞,其相对论效应也是非常重要,应该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王小炼  冯灏  孙卫国  樊群超  王斌  曾阳阳 《物理学报》2011,60(2):23401-023401
用最近改进的球高斯分布(distributed spherical Gaussian,DSG)极化势模型,在振动密耦合框架下和基于量子力学从头计算的静电势、交换势的基础上,研究了低能电子与H2分子碰撞振动激发的动量迁移散射截面(momentum transfer cross section,MTCS).通过包含18个振动波函数、5个分波和16个分子对称性,得到了0<E≤10 eV时收敛性很好的ν=0→ν'=0,1,2,3等几个振动跃迁通道和总的MTCS,并与其他实验和理论得到的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2分子碰撞')" href="#">H2分子碰撞 动量迁移散射截面 振动激发 球高斯分布极化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R矩阵理论方法,通过构建BeCl_2分子的静态交换势模型(SE),静态交换加极化势模型(SEP)和密耦合模型(CC),在0-10 eV能量范围内首次研究了低能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动力学过程,预测了弹性散射积分截面,并在三种模型中分别发现一个来自B_(2u)和B_(3u)对称性贡献的势形共振态.讨论了这些共振态随着极化效应的变化,获得了收敛的截面和共振态结果.进一步使用POLYDCS程序首次计算了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微分截面(DCS)以及动量转移截面(MTCS).当前研究结果将为天体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提供重要的截面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R矩阵理论方法,通过构建BeCl_2分子的静态交换势模型(SE),静态交换加极化势模型(SEP)和密耦合模型(CC),在0-10 eV能量范围内首次研究了低能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动力学过程,预测了弹性散射积分截面,并在三种模型中分别发现一个来自B_(2u)和B_(3u)对称性贡献的势形共振态.讨论了这些共振态随着极化效应的变化,获得了收敛的截面和共振态结果 .进一步使用POLYDCS程序首次计算了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微分截面(DCS)以及动量转移截面(MTCS).当前研究结果将为天体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提供重要的截面数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Roothaan-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 学势,在300—1000eV内若干个能量点处计算了电子被O2及CF4分子 散射的微分截面、 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比较的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微分 散射截面的精度要比利用未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准确得多;同 时,计算得到的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也比较接近实验值.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 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电子被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的计算准确 度.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微分截面 弹性积分截面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Roothaan-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在300-1000 eV内若干个能量点处计算了电子被O2及CF4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微分散射截面的精度要比利用未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准确得多;同时,计算得到的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也比较接近实验值.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电子被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的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由静 电势、交换势、修正极化势及吸收势这四部分组成),在较大的能量(30—5000eV)范围内对 电子被甲烷及氯代甲烷(CH4,CCl4,CHCl3,CH2Cl2和CH 3Cl)散射的总截面进行了计算,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 结果进行 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结 果的精度要比利用未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好很 多.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电子被分子散射的总截面的计算准确度.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束缚原子 总截面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分子内成键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准确计算“中、高能电子-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及弹性积分截面的修正势方法.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Hartree-Fock波函数并采用被这一方法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在100—1000eV内对电子被SO2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及弹性积分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其他理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这一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获得的微分截面比利用未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得到的结果准确得多,计算得到的动量转移截面及弹性积分截面在入射电子能量不低于200eV时也都比较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近理想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弹性散射过程.利用Debye-Hückel模型考虑等离子体环境对电子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屏蔽效应.结合分波法计算了不同Debye长度情况下,电子与不同核电荷数离子散射的分波相移和微分散射截面.研究了散射波函数、分波相移和微分截面随等离子体屏蔽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Spitzer公式, 初步讨论了分波法计算的等离子体的电导率与卢瑟福公式计算的电导率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使用R-matrix方法在静态交换和静态交换加极化两种模型下研究电子-甲硫醇的弹性散射.计算的弹性散射截面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静态交换极化模型探测到了两个具有2A'对称性的形 状共振态,能量位置分别在4.06和8.32 eV.通过波恩修正,用更高的分波l>4获得了收敛的截面.还使用计算的动量转移截面数据计算了200~30000 K的高效电子碰撞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