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利用二维轴对称,真实气体模型对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的喷射器进行CFD计算.利用CFD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了喷射器在不同冷凝条件下性能变化及其系统的COP变化.在喷射器结构确定,凝温度要在一定范围:20℃≤tc≤40℃,喷射器正常工作.当冷凝压力低于临界压力时,喷射器的性能表现出恒能力特性.利用CFD技术研究得到冷凝温度的变...  相似文献   

2.
利用真实气体模型对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的喷射器进行CFD计算.利用CFD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了喷射器在不同蒸发条件下的喷射系数及系统的机械COP.在喷射器结构确定时,在计算的范围:6°C≤te≤20°C,蒸发温度越高,喷射器的性能越好.喷射器结构确定时,蒸发压力只要小于拉伐尔喷嘴的临界压力,工作蒸汽的流最就不会受蒸发压力变...  相似文献   

3.
喷射系数是喷射器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在喷射式空调系统中喷射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太阳能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工作能力。通过研究发现,测得喷射器的进口、出口壁面的温度和压力,利用制冷剂工质的物性计算软件计算出测点的热工参数,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计算出喷射系数。通过喷射器的CFD模拟数据计算,并且把由质量流量计算的直接法所获得的喷射系数,与壁面测量法计算的间接法所获得的喷射系数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验证了喷射系数的壁面测量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对制冷量为10kW,发生温度90℃,冷凝温度35℃,蒸发温度9℃的喷射制冷系统用单、双级喷射器进行设计及性能分析。双级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在较低蒸发温度时比单级喷射器低约20%,在较高蒸发温度时性能接近甚至超过单级喷射器。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发生改变时,单级喷射器喷射系数的变化较双级喷射器更急剧,双级喷射器可接受的工况范围更大,除离设计工况点较近情况,双级喷射器在大部分区域里喷射系数较单级喷射器高。考虑到制冷系统中蒸发温度的可控制性及发生温度、冷凝温度的不稳定性,压缩比值较大的蒸汽喷射制冷系统中,宜采用双级喷射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喷射器内部流体流动过程,应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对两相喷射器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制冷剂对新型双蒸发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新型双蒸发系统中,当蒸发和冷凝温度相同时,R152a的性能系数高于其他4种制冷剂,R143a的喷射系数、喷射器的压缩效率、制冷量和性能系数提高率均高于其他4种制冷剂;当蒸发温度不变时,性能系数提高率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冷凝温度为30℃时,制冷剂为R143a,性能系数提高率达20%。  相似文献   

6.
利用真实气体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对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喷射器进行CFD计算,为了研究喷射器的喉部面积比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在计算工况条件下,存在一最优的喉部面积比AR*(5.76),使得此时的喷射系数和系统COP最大.当AR AR*时,喷射器出现倒流现象,而且随着A...  相似文献   

7.
将喷射器作为压缩机辅助升压装置引入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通过建立喷射器一维数学模型和蒸汽喷射-压缩循环制冷系统模型,研究了喷射器工作压力和引射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蒸汽喷射-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温度从25℃增加到43℃,蒸发温度Te=-20、-25和-30℃时,系统COP分别减小了32. 5%、42. 9%和56. 8%。当冷凝温度Tc=31、34℃时,蒸发温度从-35℃升高到-5℃,系统COP分别增加了32. 5%和28. 6%。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维轴对称,真实气体模型对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的喷射器进行CFD计算。真实气体模型占用较多的计算机资源,但它的计算结果更加真实。计算的目的在于得到在不同喷嘴直径条件下喷射器性能的变化和制冷系统性能的变化情况。在计算工况条件下,存在一最优的喷嘴直径Dn*(5mm),使得此时的喷射系数和系统COP最大。当Dn>Dn*时,喷射系数和COP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加而减少;当Dn相似文献   

9.
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中喷射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管和喷射器复合所组成的空调系统是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和备类余热的无泵型新型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喷射器代替压缩机,利用热管内的毛细芯实现工质循环。本文分析了喷射器的流动特性,采用一个简化的一维模型计算了喷射器的喷射系数。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小型内置式喷射器,对一太阳能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制冷特性和性能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表明,喷射器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对热管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二维轴对称,真实气体模型对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的喷射器进行CFD计算。真实气体模型占用较多的计算机资源,但它的计算结果更加真实。计算的目的在于得到在变工况条件下喷射器性能的变化和制冷系统性能的变化情况。在计算范围中,存在一最优的发生压力Pg*(3.973568bar),使得此时的喷射系数和系统COP最大。当Pg>Pg*时,喷射系数和COP随着发生压力的增加而减少;当Pg相似文献   

11.
葛研军  阳俊  葛强 《低温与超导》2011,39(11):48-52
对蒸汽喷射制冷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制冷系统中的三个关键部件——喷射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热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结合运行参数,采用Matlab软件,对喷射系数、蒸汽消耗量以及循环水耗量进行仿真计算.探讨了以喷射系数为评定标准时,工作蒸汽压力Pg、冷凝温度Tc、蒸发温度Te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搭建了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实验台,选取HFC134 a作为制冷剂进行了喷射制冷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测试工况范围内,喷射系统的COP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冷凝温度的升高呈现先是基本不变,后迅速降低的趋势,随发生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另外,研究还发现系统的COP随着冷冻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供热温度为80~100℃的新型空气源高温热泵循环(EIHP),该循环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290/R600a,利用内部自复叠技术和喷射器提升循环性能。针对EIHP循环建立了相应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并与传统热泵循环(CHP)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当冷凝器出口温度为100℃,蒸发器出口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相较于CHP循环,EIHP循环的COP提高了15%~27%,压缩机压比降低了20%~46%,容积制热量提高了22%~51%。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冷凝器出口温度,工质配比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喷射器的最优喷嘴距及在此条件下,冷凝器进水冷量对喷射器及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与蒸汽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喷射器引射系数随冷凝器进水冷量的增大而减小,喷射器升压比随冷凝器进水冷量的增大而增大;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COPp随冷凝器进水冷量的增加先快...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工业废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热排放,将喷射制冷与闪蒸制冷进行有机结合,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热蒸汽为动力,利用喷射器的抽吸原理,通过蒸发冷却将闪蒸器中的水冷却至5~10℃,混合冷凝器则可输出50~60℃热水,达到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满足不同用户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HFC134 a喷射系统的蒸发温度、喷嘴效率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冷凝温度改变对系统性能和喷射系数的影响大于蒸发温度的影响;混合效率每减小1%,系统COP减小5%左右;系统COP随蒸发温度的增而增,随冷凝温度的增而减。HFC134 a喷射系统设计时,尽量使蒸发温度在4—12℃,冷凝温度在30—36℃之间变化,该研究为HFC134 a在喷射系统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对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保温体内对-5℃、0℃、5℃、10℃、15℃、20℃的工况进行了实验.分别测得制冷系统的压力、风量、制冷量、及功耗等技术参数,得到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的传热系数和制冷量的变化关系.并对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状态进行观察.实验表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套带有气液分离精馏设备的吸收扩散制冷装置,试验研究了提升管结构、热源加热温度、氨水浓度、充气压力对制冷装置的影响。新型的精馏结构在提高发生氨气纯度的同时,也可减少冷凝器的负荷(冷凝器进口温度为55℃左右)。实验在环境温度T0为25-35℃,溶液浓度ξ为25%-35%,充注压力P0为13-18 MPa,加热功率Pg为220-320 W的范围内进行。结果表明:浓度的提高可获得较大的冷量,一般28-32%为宜;适当的增加系统压力可降低蒸发温度;系统的冷量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提高;确定了提升管结构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two-phase closed-loop thermosyphon with a thermal resistance model for electronic cooling. The evaporator, rising tube, condenser, and falling tube, which are the four main devices, formed a closed-loop system with water as the working fluid.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were the evaporator surface type, fill ratio of working fluid, and input heating pow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thermal resistance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input heating power. The condenser thermal resistance clear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ill ratio. A groove-type evaporator surface with 0.2 mm height and 1 mm width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decreasing the evaporator thermal resistance about 15.5% compared to a smooth surface. Correlations for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thermal resistance were also developed, and their precision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about 9.6 and 11.6%,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 intermittent boiling mechanism at 47% fill ratio with input heating power from 60 to 80 W, the temperature showed obvious oscillations with the smooth evaporator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