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Cu_4(H_2O)_2(OH)_4(C_4H_4O_4)_2]·3H_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 2).晶胞参数: a= 9.730(2) A, h= 10.605(2) A, c= 12.581(3) A,a= 111.40(3)°,β=105.96(3)°, γ= 96.20(3)°, V= 1130.2(4) A°, Dx= 1.941 g/cm~3, F(000)= 660,M_r= 660.43,u(M_Q K_a)= 36.79 cm~(-1), Z= 2 T= 298 K,根据3 935个独立衍射点得到 R(F_o)= 0.062和wR(F_o~2)= 0. 151(F_o~2≥ 2σ(F_o~2).晶体中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畸变八面体 CuO_6和畸变四方锥体 CuO_5紧邻CUO_6八面体共享棱边形成平行于[100]方向的一维多聚链,且紧邻八面体的三个顶点构成CuO_5四方锥体的三角面、丁二酸根(C_4H_4O_4)~(2-)离子将多聚链连接成三维网络,而水分子位于隧道之内。CuO_6八面体中的 Cu原子与 1个水分子氧、 4个羟基氧和 1个羧基氧配位,其中 1个水分子和 1个羟基居轴向位置(底面 d(CuO)= 1.927~  相似文献   

2.
描述双(2,2-二羟基-1,1-联苯)硼酸的几种改良制法和性质.2,2-二羟基-1,1-联苯与(MeO)3B,H3BO3-MeOH,H3BO3或H3B·SMe2,在适宜介质中反应得到双(2,2-二羟基-1,1-联苯)硼酸溶剂合物;在碱存在下,它们高产率地转化为相应盐的溶剂合物,并且溶剂合物的热稳定性随溶剂极性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3.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邻菲绕啉和 CuCl2·2H2O在己二酸和碳酸钠存在下反应给 出[Cu(phen)2Cl]OH·5.5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C2/c(No.15) 空间群,晶胞参数:α= 2.3322(4)nm, b=3.0286(6)nm, c=0.7503(1)nm, β= 97.80(1)°,V= 5.251(2) nm3, Dc= 1.456 g/cm3,Z= 8,F(000)= 2 384, 5 791个独立 衍射点中,2580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o),R=0.091,wR2=0.1373.标题配合物的 晶体结构由[ Cu(phen)2 Cl]+配阳离子, OH-离子和结晶水分子组成. Cu原子与1个Cl原子 和分属于2个邻菲绕啉配体的4个N原子配位形成畸变三角双锥,其中两个N原子位于轴 向位置,轴向 Cu-N的键长为 0.1969(6)和 0.1981(5)nm,径向 Cu-N的键长为 0.208 7(5)和 0.210 5(5)nm, Cu- Cl的键长为 0.233 5(2)nm.通过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 子组装形成二维层结构,OH-离子和水分子位于层之间.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在0.01molL-1NaAc-HAc(pH5.0)底液中,环丙沙星能增强Ce(Ⅳ)氧化Ru(phen)2+3的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环丙沙星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线性范围为3.6×10-7~1.2×10-5gmL-1,检测限为4.4×10-8gmL-1,对8×10-7gmL-1和5×10-5gmL-1的环丙沙星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和3.3%,该法用于片剂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2,3,7-三羟基-9-(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的离解平衡和离解常数;以其为显色剂,进行了钼(VI)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在0.2~0.8mol·L-1HCl溶液中,CTMAB存在下,显色剂与Mo(VI)生成灵敏的红色三元配合物,ε530=1.56×105L·mol-1·cm-1,用于测定钢中的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标题化合物二乙胺合三(5-甲基-2-苯并噻唑基)硼烷(C28H29BN4S3(Mr=527.57)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397(8)nm,b=1.1742(6)nm,c=1.3100(2)nm,α=104.29(2)°,β=92.99(3)°,γ=98.58(5)°,V=1.3790nm3,Z=2,Dc=1.270g/cm3,μ(MoKα)=2.804cm-1.结构的偏离因子R=0.0648,Rw=0.0737.结构测定表明,甲基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导致硼碳键键长的平均化,预示杂环对硼原子的π-电子反馈与胺基氮原子对硼原子的反馈有彼消此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新显色剂2-[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简称6-NO2-BTADCABS)的合成,研究了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4mol/LH3PO4介质中,6-NO2-BTADCABS与Pd2+形成蓝色的1:1配合物.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最大吸收波长637.8nm.钯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7.8-510.0=6.12×104.许多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掩蔽剂和分离即可直接测定钯催化剂中的钯,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经邻菲绕啉、丁二酸钠和CuOl2·2H2O反应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Cu2(phen)2(OH)Cl(C4H4O4)]·8H2O.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 No. 4)空间群,晶胞参数:α=0.7708(1)nm,b=1.7861(3)nm, c=1.2489(2)nm,β=9689(1)°,V= 1.7070(5) nm3,Dc=1.557 g/cm2,Z=2,F(000)=824,4282个独立衍射点中,3348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0),R=0.062,ωR2=0.1634.[Cu2(phen)2(OH)Cl(C4H4O4)]·8H2O配合物由双核铜[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和晶格H2O分子组成.每个Cu原子与邻菲绕啉上的2个N原子、丁二酸根上的1个羧基O原子、1个桥联Cl原子及桥联氢氧根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高度畸变的三角双锥.通过Cl原子、氢氧根及丁二酸根一端羧基的桥联作用,相邻三角双锥形成“蝎子”形的双核[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致使双核络分子排列形成平行于晶  相似文献   

9.
通过联苯甲酰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自由基离子(DDQ-·)反应,合成了3个分子式为(ML)2+(DDQ-·)2(M=Mn、Zn、Cd)的三元配合物及2个分子式为(ML)2+(DDQ-·)(OAc-)(M=Ni、Pb)的四元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其配位情况进行了讨论.另将丁二酮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中性DDQ反应,合成了分子式分别为(ML)2+(DDQ-·)(OAc-)(M=Cu、Cd)、(ML)2+(DDQ)(OAc-)2(M=Co、Ni)及(HgL)2+(DDQ)1.5(OAc-)2的五个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固体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含中性DDQ的配合物均属半导体范畴,其中Hg配合物的室温粉末固体电导率达3.7×10-4Ω-1cm-1.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6个以DDQ-(2,3-二氯-5,6-二腈基对苯醌自由基阴离子)和bipyO2(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为配体的轻稀土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摩尔电导和固体电导的测量及差热一热量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分子式为Ln(bipyO2)2(DDQ)3·nH2O(Ln=Y,La,Sm,Eu,Gd,n=1;Ln=Nd,n=2),其中bipy-O2通过两个氧原子,DDQ-通过氮原子及氧原子与稀土配位;除钇配合物为1:2型电解质外,其他均为1:1型电解质;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6-二茂铁基-2,2-联吡啶(fcbpy)配体和4-二茂铁基-2,2,6,2″-联三吡啶(fctpy))的Mn(I)配合物1([Mn(II)(fctpy)2](ClO4)2·2H2O)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联多吡啶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二茂铁部分的氧化电位发生了明显的正移.而配体fctpy与其配合物1的结构比较表明:Mn(I)离子的引入对配体部分的键长却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试剂2-〔(5’-氟-2’-胂酸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简称5-FAsA-I)与铍的荧光性能。铍与试剂5-FAsA-I能形成荧光配合物,并且在硼砂体系中产生增敏效应,据此,建立了高灵敏测定铍的新方法,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铍的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pH条件(4.5~6.8)对钙离子荧光指示剂Indo-1-K+及Fura-2AM导入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HS.6),有40%以上的原生质体被标记;在将Indo-1-K+和Fura-2AM导入绿豆下胚轴、胡萝卜根韧皮部、蚕豆叶肉、小白菜下胚轴、水稻花药愈伤组织和鸢尾花粉等细胞原生质体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键联金属钌(Ⅱ)和锇(Ⅱ)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对甲氧基苯基)卟啉(H2Por)在氮气流下分别与十二羰基三钌[Ru3(CO)12],十二羰基三锇[Os3(CO)12]作用得到钌(Ⅱ)、锇(Ⅱ)羰基卟啉配合物[Ru(Os)(Por)(CO)(MeOH)](2和3).2和3分别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反应,得到载有高分子链的钌(Ⅱ)、锇(Ⅱ)羰基卟啉配合物4和5.新的金属配合物经IR,UV-Vis,1HNMR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以DCB-偶氮胂(全名为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氯-4-溴)-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为衍生化试剂,使之负载于碳硅凝胶上,并以此填充微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于pH4.0的NH3·H2O/HCOOH缓冲介质中实现了La3+、Ga3+的在线富集分离和ICP-AES测定.对影响在线预富集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方法的富集倍数为10倍,检出限为μg·L-1级,分析速度为8次/h.此法用于生物标准试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多官能生物碱辛可宁、辛可尼定和奎宁与H3B·S(CH3)2的反应;其产物组成和结构与反应物配比有关.在实验条件下,生物碱与H3B·S(CH3)2等摩尔反应生成单甲硼烷配合物;在H3B·S(CH3)2过量时,最多只能得到含两个硼原子的化合物,生物碱分子中的烯键对H3B·S(CH3)2表现出惰性.  相似文献   

17.
从黄石磁湖底部泥水样中分离到一株杆状好氧趋磁细菌HM-1,在pH7.0~8.0、30℃振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时,每升培养基含4g柠檬酸,0.5g硝酸钠和50mmol·L-1FeSO4,分别是它生长和磁小体合成的最适碳源、氮源和铁源;此菌为G-,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阳性,不积累聚-β-羟丁酸,G+C的摩尔分数为64.08(HPLC);磁小体含一种矿质元素Fe.  相似文献   

18.
缝管原子捕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g,Au,Bi,Cd,Co,Cu,Ga,In,Ni,Pb,Pd,Sb,Zn等13个元素的原子捕集与释放条件.结果表明,缝管高度和火焰状态对灵敏度影响极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捕集1min,测得Ag,Au,Bi,Cd,Co,Cu,Ga,In,Ni,Pb,Pd,Zn的特征浓度分别为8.1×10-4,1.7×10-3,3.5×10-3,3.7×10-5,1.6×10-2,1.8×10-3,1.6×102,3.6×10-3,2.2×10-2,2.4×103,4.7×10-2,1.8×10-3,1.3×10-4mg·L-1,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依次提高62,106,254,270,5,28,131,271,3,83,5,239,77倍,本法测定了环境、生物、医药和金属等试样中痕量元素.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中N、P对幼苗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EC1.11.1.6)、乙醇酸氧化酶(Glecolateoxidase,GO,EC1.3.3.1)、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EC1.11.1.7)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P(分别;在0~4.28mmol·L-1、0~0.2mmol·L-1范围)可诱导CAT活性增大,而后下降,N、P浓度分别超过8.56mmol·L-1和0.4mmol·L-1后,活性又升高;POD的活性变化与CAT变化很相似.N、P浓度分别在0~6.42mmol·L-1、0~0.3mmol·L-1范围,GO活性随N、P浓度增高而活性下降,超过6.42mmol·L-1、0.3mmol·L-1后,则随N、P浓度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高浓度N、P可提高水稻的光呼吸的结果.另外,污水中N、P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低浓度污水N、P促进根生长,高浓度N、P抑制根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2-(5-溴-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5-Br-TAMB)与钴(Ⅲ)显色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介质中.pH=3.7~5.4范围内,5-Br-TAMB与钴(Ⅲ)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络合比为Co(3+):5-Br-TAMB=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84)=1.09×105L·mol(-1)·cm(-1),钴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VB(12)、含钴分子筛中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