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状RNA是一种新兴的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 主要由前体RNA通过可变剪切加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 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olyA尾巴结构. 目前研究认为环状RNA具有丰度显著增高、结构稳定、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和物种间保守性等特征, 说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方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 研究发现circRNA在肿瘤、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紊乱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此环状RNA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对环状RNA的结构功能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关联以及其潜在临床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AtGLRs是拟南芥中类似动物iGluRs的受体家族,在植物的钙离子信号传导和转运、光信号传导、碳氮代谢调节、ABA生物合成、胁迫响应、根的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AtGLRs基因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核糖开关是mRNA上能够与自由代谢产物或其他小分子配体结合或由于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构象变化从而调控基因表达的RNA结构元件.核糖开关广泛存在于G+及G-细菌代谢相关基因中,在真菌、植物和高等动物人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中也有发现.核糖开关控制生物体内许多重要基因的表达,调节体内基础代谢,信号传递以及氨基酸、核苷酸、辅酶、金属离子的摄取.核糖开关在生物代谢调控、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一类新型的药物作用靶点,为新型抗生素研发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综述了核糖开关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结构功能以及其在开发新型药物方面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和低氧的结合对肌肉脂质代谢的影响.取大鼠血液和肌肉,测葡萄糖、甘油三酯、组织乳酸、肌糖原、游离脂肪酸、胰岛素、脂肪酸合酶(FAS)、脂蛋白酯酶(LPL)、激素敏感酯酶(HSL).结果显示:CLA对大鼠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低氧降低大鼠体重(P0.01);CLA可以升高胰岛素(P0.01),产生胰岛素抵抗,并升高游离脂肪酸(P0.01);CLA显著升高HSL(P0.01),并降低LPL和FAS(P0.01);低氧显著降低HSL和FAS(P0.01),并升高LPL(P0.01).结论是CLA和低氧都能影响大鼠的生长;CLA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有助于对低氧的适应,CLA和低氧都可以通过调节FAS、LPL、FAS影响肌肉脂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5.
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赣南脐橙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糖、有机酸和氨基酸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赣南脐橙不同生长阶段之间生长生理变化及相关代谢物特征差异明显,单果重量逐渐增加,果形指数略有下降。随着果实成熟糖类物质大量积累,其中蔗糖含量最高,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当。大部分有机酸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降解,总有机酸含量下降,其中柠檬酸占主导地位,占6种主要有机酸总和的90%以上。天冬氨酸是主要的氨基酸,蛋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呈现上调趋势,其余氨基酸整体呈下调趋势。糖酸比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达到最佳比例范围,表明果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改善其滋味品质。相关性分析揭示赣南脐橙生长过程中的风味特征物质包括果糖、葡萄糖、奎宁酸、亮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构建代谢网络并结合热图分析,发现赣南脐橙果肉的滋味相关代谢物的表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差异明显,客观反映了生长期对脐橙生长代谢和滋味品质的影响。除了研究主要滋味物质不同生长阶段代谢变化,还进行了风味评价和相关代谢物代谢网络的构建,加深对赣南脐橙营养成分和滋味有效成分特性的认识,有利于功能性脐橙产品的开发,并对优化脐橙育种以提高果实品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在6种Schif碱药物抑制下的生长热谱,找出了该细菌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获得了该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及抑制情况下生长代谢的速率常数,并借助化学反应中分子碰撞理论计算了该细菌生长的生长活化能,在此基础上借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活化络合物理论模型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生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突变的膜结合型TNF-α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突变的膜结合型TNF-α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人胃癌细胞MGC803,经G418筛选得到抗性克隆MGC^T803,结果:Southern杂交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在MGC^T803细胞中,用ELISA方法检测MGC^T803细胞表面TNF-α表达量明显增高,MGC^T803细胞形态,体外增殖能力无显著改变,裸鼠  相似文献   

8.
C9orf72突变是导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最主要的突变形式,该突变由GGGGCC长重复序列插入C9orf72基因的内含子中造成.该突变有3种致病机制:由C9orf72蛋白表达量降低造成的功能缺失、长重复序列RNA造成的细胞毒性、长重复RNA转录产物造成的细胞毒性.本文就从3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该突变的分子学致病机制,从RNA和蛋白质代谢以及核仁应激三方面总结了3种致病机制之间的联系,并对该突变致病机制研究遇到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以瑞士乳杆菌NCUF 210.1为实验对象,对其高温胁迫下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和流动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海藻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高温胁迫下瑞士乳杆菌的补偿效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相比最适生长温度(42℃),瑞士乳杆菌在高温胁迫(47℃)下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膜通透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140.13%(10 h);海藻糖含量提高了17.23%(10 h);SOD活性提高了159.28%(10 h)。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42℃相比,高温胁迫(47℃)的瑞士乳杆菌可通过促进氨基酸代谢、糖代谢、核苷酸代谢、膜运输和信号传导途径等相关代谢水平,抵抗高温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通过对瑞士乳杆菌进行转录组分析,为研究其在高温胁迫下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低频脉冲梯度磁场治疗肿瘤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超低频脉冲梯度磁场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以及对其机理的探讨 .将峰值强度为 0 .6~ 2 .0T,磁场梯度 10~ 10 0 T/ m,脉冲宽度 2 0~ 2 0 0 m s,重复频率 0 .16~ 1.34Hz的磁场作用于鼠 S- 180肉瘤 ,观察到磁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及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 .研究表明 ,磁场治癌的机理不是单一的 ,而是从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包括磁场减少对肿瘤的营养供应、破坏其代谢功能并影响癌细胞核 DNA复制等方面 ,而且磁场的作用具有选择性 ,因此用磁场治疗癌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尖海龙提取物抗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尖海龙提取物,再将其分别作用于Hela,SK-RB-3细胞系,从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集落形成率,细胞分裂指数变化观察体外药效,结果表明,尖海龙提取物可改变肿瘤的正常生活形态,又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集落形成率,减少分裂指数,从而证实尖海龙提取物具有抗癌活性,其在癌症的治疗与预防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化学方法,以胸苷激酶(TK)抗体检测了5种培养的细胞(4种癌细胞和1种正常细胞)及12种人类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正常细胞呈阴性结果,4种癌细胞及12种癌组织均呈阳性结果.提示此种方法在癌症的临床诊断方面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Tetrazolium bromid(MTT)试验法和光学显微镜法,初步研究了金鸡菊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鸡菊多糖对肝癌细胞BEL-7404、食道癌细胞Eca109和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都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多糖)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显示出较好的量效关系.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初步证明金鸡菊多糖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改变;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金鸡菊多糖处理的癌细胞数目有所减少,细胞较为分散,细胞间连接减少,产生圆缩脱落;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分析实验表明金鸡菊多糖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要有适宜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猪松果体提取液对雌性小鸡输卵管和雄性小鸡睾丸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均有刺激作用.猪松果体提取液还可加强雌二醇对小鸡输卵管的刺激,削弱雌二醇对小鸡睾丸的抑制作用.猪松果体提取液和雌二醇共同作用也会加速小鸡松果体蛋白质的合成.人工合成的乙烯雌酚对小鸡的生殖器官代谢的作用与雌二醇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银鲳脾脏和肾脏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条件, 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银鲳脾脏和肾脏组织进行原代培养. 实验选用DMEM/F-12、M199和DMEM等作为基础培养基, 在其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10%、15%、20%的胎牛血清, 并添加青链霉素及庆大霉素以防细菌污染. 结果表明: 银鲳脾脏和肾脏组织在胎牛血清体积分数为20%的DMEM/F-12培养基中贴壁最好, 迁出细胞的种类最多, 细胞生长速度最快. 其中脾脏组织共迁出6种不同的细胞, 分别为: 免疫细胞、基质细胞、上皮样细胞、成纤维样细胞、造血灶和未知细胞; 肾脏组织共迁出3种细胞, 分别为: 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SPT)是鞘脂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影响生物体内鞘脂的含量. 该实验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营养盐对假微型海链藻中SPT表达及鞘脂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SPT在微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其鞘脂的合成, 且P饥饿促进SPT的表达和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合成, 进而影响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 而N饥饿抑制SPT的表达和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合成及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用来治疗多种恶性造血系统疾病.HSCT成功植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必须输入足够量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细胞剂量过少会导致植入时间延长,移植失败的可能性增大.从脐带血中直接分离的造血干细胞因数量较少而不能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滋养层联合细胞因子组合(SCF+G-CSF+TPO)使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75.2±15.0倍,CD34^+细胞扩增33.4±12.3倍.将扩增的细胞收集,重新悬浮于L-15培养液中制成造血干/祖细胞制剂,并在建立相应的检测技术基础上,进行了细胞制剂的无菌检测以及细胞制剂中细菌内毒素、牛血清残留量和干细胞因子残留量的检测.通过上述检测分析,为扩增的造血干/祖细胞制剂服务临床需要,辅助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遗传性贫血重建造血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P53蛋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切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以P53蛋白为代表的分子切缘与常规细胞病理切缘的关系以及切除肿瘤各边缘5.0cm的组织是否安全可靠,方法:对4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瘤中心组织及肿瘤边缘每隔0.5cm取材至上,下切缘5.0cm处,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P53蛋白,并对应位点的病理切片相比较,结果:距肿瘤切缘愈远,P53蛋白表达率愈低,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细胞病理切缘阳性在各位点上相一致,在胃癌中,上切缘阳性范围不超过2.5cm,下切缘不超过3.0cm;在大肠癌中,上切缘阳性不超过1.0cm,下切缘阳性不超过1.5cm,结论:以P53为代表的分子切缘的概念可补充细胞切缘的概念,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距胃肠道恶性肿瘤各边缘5.0cm的切缘范围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癌前细胞诊断的特征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出了目前基于DNA-Index的定量细胞学诊断系统中对于癌前非典型增生细胞诊断的不足,提出了运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癌前非典型增生细胞是否存在恶变倾向进行有效识别,针对分类识别过程中,细胞特征参量过多,分类器设计困难的具体情况,采有了基于Tabu Search的搜索策略来解决识别特征的选取问题,实验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搜索参数,基于Tabu Search的搜索方法无论是在搜索效率还是在结果的优化程度上都明显地优于其它传统的方法,搜索得到的特征参量能够有效地描述癌前增生细胞的不同性状,这在癌前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小鼠淋巴细胞自身玫瑰花环(AR)形成试验的条件,证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以7:10,37℃温育后4℃自然沉降,不需加小牛血清,用自体或同种异体红细胞皆较适宜.对比小鼠的胸腺细胞与脾脏淋巴细胞,两者AR形成率无显著差异.检测小鼠带瘤过程中AR形成率的动态变化,证明早期带瘤鼠AR的数量与正常鼠接近;带瘤中期AR的数量显著降低,带瘤晚期AR的数量与正常值之间仍表现显著差异,但不再继续下降,基本保持中期的水平.文章认为,AR可以作为机体带瘤的一个参考性测定指标.文内讨论了AR的形成细胞作为胸腺后前体细胞,它在带瘤时的动态变化与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比势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