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鉴于压制观瞄系统光轴平行性是实现精确压制的一项指标,其特殊性在于保证回转机械轴、可见光轴、激光光轴的平行性,提出一种采用双光楔对压制观瞄系统光轴进行调校的方法, 通过转动双光楔,使光轴发生偏转,从而完成各光轴的平行。通过分析压制观瞄系统的结构,重点介绍了双光楔调校的原理与方法,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Matlab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基于该调校原理搭建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光楔进行光轴调校方法可使三轴调校后的平行度误差不超过0.1 mrad。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五棱镜法调校单星模拟器的原理,并给出了一种判断星点板位于焦前、焦后以及离焦量的简单有效方法.通过详细分析影响调校准确度的主要误差源,得出了五棱镜90°转向误差不影响平行度调校准确度的结论,确立了平移台导轨准确度和五棱镜法调校准确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实验证明,用五棱镜法调校单星模拟器是可行的,能满足±2″的平行度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传感器光电系统存在的光轴平行性调校需求,介绍了一种光轴跨距较大的高精度校轴仪及其工作原理。该装置核心为卡赛格林系统,其主镜采用了一种新型粘接与光学定中心方案用于解决受力变形,实际变形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精确调校卡赛格林系统以及检测光路的光轴平行性,文中的校轴仪理论检测精度可达10以内,因此其配合大口径离轴反射式平行光管使用时,能实现对多传感器光电系统光轴平行性的高精度调校。  相似文献   

4.
激光指示器光轴调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容国  常本康  钱芸生  邱亚峰 《光学技术》2007,33(2):239-240,244
利用反射式光学系统对激光指示器的光轴进行了调校。提出了激光指示器及观瞄装置的光轴校正方案,并建立了调校装置。该装置由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十字靶标、背景光源、图像采集装置及其它附件组成。对调校装置的测量精度进行了标定和计算。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05mrad。利用该装置对激光指示器的光轴进行了调校,并给出了系统示意图和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实现多视场电视观瞄具光轴平行性和稳定性的调校,根据其光机系统结构,提出了CCD靶面与双光楔相结合的调校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和搭建安装基面与光轴平行的装调装置,用平行光管自准直法建立了统一的装调基准。通过分析双光楔调校原理,对调校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添加了双光楔配对和粗调误差控制的工艺要求。经过装调、测试验证,光轴平行性可达0.1 mrad,光轴稳定性可达0.05 mrad。  相似文献   

6.
姜峰  白波  张锦亮  张燕 《应用光学》2007,28(2):156-158
鉴于光电稳瞄系统的复杂性和科研开发的不可预见性,传统装调技术远不能满足产品科研设计发展的需求。着重分析探讨了光电稳瞄系统中各探测器光谱范围的差异性、光学平台结构的复杂性、光学轴系与回转轴系的一致性带来的精度难以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多组自准直仪架设空间过渡基准,采用特定的大口径光轴调校装置,解决了光轴平行性调校问题。以调校光学轴系与机械回转系统的同步精度为出发点,确定了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及装配误差的影响。通过设计的方位/俯仰天顶测量仪,解决了回转轴系正交性精度调校难题,实现了传统工艺方法和普通调校装置无法达到的设计指标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朱铭桂 《应用光学》1991,12(5):38-39,32
介绍了一种野外用超小型高稳定度的热象基准源。通过控制该信号源可以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可用于调校仪器的光轴、线性热敏电阻组件的稳压源及蓄电池故障报警器。  相似文献   

8.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调校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叙述了天文光学望远镜的通用调校步骤与方法,适用于诸如卡氏(Cassegrain)、葛氏(Gregory)、奈氏(Nasmyth)、折轴(Coudé)、施密特(Schmidt)、牛顿(Newton)望远镜、…等的光学元件及系统的调校。对极轴的高度与方位的调整,也给以简要介绍。本文还概述了对成像质量的检测。文中以通光口径2.16m天文望远镜为例,给出了光路调整图。  相似文献   

9.
为了消除Michelon测量光路中PBS胶合层所引入的寄生条纹误差,提出了一种以TP(Twin-PBS)结构为分光核心的动态干涉光路。结构以Mach-Zehnder光路为起点,融合同步移相的偏振光学需求、开放的外部测量臂需求、紧凑化与调校便利性需求以及测试光束和参考光束只在PBS内的镀膜面进行分光的需求。采用琼斯矩阵构建了偏振光传输模型,通过Zemax等软件的仿真模拟,对新式光路进行了紧凑化设计和调校工艺流程设计,压缩了调校步骤。最后利用配置光源组件、成像组件、模块化光路与偏振CCD构成的TP型动态干涉仪对三反系统进行了镀膜前预测量,实现了(4%)3极弱反射光下的精密测量。  相似文献   

10.
钱煜  张宝安  潘君骅 《光学技术》2002,28(4):324-325
介绍了高空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接收望远镜的光路及安装与调试的情况。对离轴抛物面主镜、凹抛物面副镜及转折平面镜的调校作了简要说明。给出了望远镜系统 60km附近的Rayleigh回波和 80~ 1 1 0km的钠层回波的结果。结果表明 ,回波的信噪比很高 ,如果使用更大的镜子的话 ,则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苏永道 《光子学报》2001,30(7):791-793
本文利用光子的概念,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在两介质界面上的折射是界面层对光子的增透作用这一观点,通过从微观上跟踪一个光子后,导出了“增透膜”的厚度和宏观的斯涅耳折射定律,得出了光子在界面的折射是两次折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宋佰谦 《物理》2001,30(2):111-115
主要围绕电磁学的“两论两发现”讨论了上一世纪之交电磁学的发展和影响。“两论“是指洛伦兹电子论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电磁学,“两发现”是指X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洛伦兹电子论如何从综合超距电动力学和“无源”电磁场理论中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地位、作用和历史局限,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爱因斯坦对经典电磁学的革命性变革、光量子假说、相对论电磁学和质能关系的意义及影响,第三和第四部分,则主要讨论X射线和电子的发现,及其发现后的电磁学的一些重要实验和电子论对一些重要电磁学问题的解释,强调了波粒二象性论争及其积极作用,并阐述了电子论对物质磁性的经典分析,文章的时间范围主要是从洛伦兹电子论到量子力学诞生之前的二三十年,尚水涉及量子电动力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狭缝摄影胶片图象运动参量测量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三喜  薛以辉  卢宇 《光子学报》1999,28(12):1117-1121
狭缝摄影胶片图象运动参量测量和处理采用了胶片扫描仪对狭缝摄影胶片图象进行数字化,利用软件进行图象处理.文章介绍了对胶片扫描仪进行检验和标定方法;对由于狭缝摄影机的胶片速度和目标的实际影象速度不一致产生的畸变进行了分析和修正,实现了数据的精确测量和处理.  相似文献   

14.
高速扫描相机时间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谭显祥 《光子学报》2002,31(11):1387-1390
以国内普遍使用的SJZ-30型高速扫描相机为例,用精测转速方法的结果处理数据,转速测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小于0.1%,时间间隔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2%.扫描速度在像面上的位置误差,采用"中值扫描速度",可予以校正.同时讨论了进一步降低转速测量不确定度和位置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至中  谢希德 《物理学报》1965,21(4):802-816
本文首先通过对波失星直接乘积的分析指出,如果 *K″∈*K?*K′,则波矢峯Gk″可以有下面四种情况:A)Gk同Gk′,是Gk″的子峯,B)Gk=Gk′=Gk″,C)Gk″=Gs, D)Gs是Gk″的子峯。根据上述四种情况,分别考虑积分A=μ″i″(k″)|fμi(k)|fμ′i′(k′)>的简约。并且证明,对所有四种情况,积分A的值均可由短阵U的矩阵元统一地表达出来。矩阵U是使可约表示Г′简约的转换矩阵,对四种情况,可约表示Г′分别是:A)(Гkik′i′)(?),B)Гik′i′,C)Гki(s)k′i′(s),D)(Гki(s)k′i′(s))(?)。最后,利用准投影算符的方法,对矩阵U进行了计算,导出空间峯Wigner-Eckart定理的表式。  相似文献   

16.
稳定的全光纤飞秒激光光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我们在实验上研究了掺Er3+全光纤飞秒激光器的稳定性,得到了令人极其满意的结果.锁模脉冲串如一幅图画贴在荧光屏上,一整天也不飘动.激光器的结构是环形腔.用输出功率为56mW,波长为980nm带尾纤的二级管激光器泵浦时,双路输出分别为194μW和97μW.激光器的阈值14.8mW,脉宽260fs,中心波长1.531μm,重复频率21.3MHz,光谱宽度33.6nm,说明可以产生很短的脉冲.这激光器小型、稳定、可靠、用途广.它是传感器和光通讯的好光源,在科研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相似文献   

17.
水下微光高速光电成象系统作用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本文首先对水的光学特性及其对水下成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水下光学成象的特殊性对光电成象器件的要求,并对微光条件下光电成象器件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详细介绍了水下微光高速光电成象系统作用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针对实际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角度交叉波导计算模型选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立群  陈铮 《光子学报》2001,30(4):435-437
交叉波导及相关组件是集成光学中重要的器件单元,对交叉波导光传输特性进行理论模拟计算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对以往常用的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与之作了对比,发现在同样的计算条件下,仍然使用标准的FDBPM算法,作者修正了模型大大优于未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衍射光学技术进行激光光强叠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研究了利用衍射光学元件(DOE)进行激光光强叠加的可能性,并分析了由于蚀刻误差和入射激光束位置偏离引起的误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DOE相位是16阶量化的情况下,设计误差小于1.7e-3,效率大于98.9%,可以很好地实现光束叠加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Kukhtarev材料方程出发,在单载流子和不假定自由载流子线性复合情况下,推出了中间段非线性空间电荷场的表达式.对其强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用Ce:KNSBN晶体进行了两波耦合的强度特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