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阶梯激励合约下的代理人行为,并从委托人角度探讨了最优合约设计的问题。在一般市场需求分布和代理人效用函数下,代理人的效用可能是其努力水平的双峰函数,且存在一个阈值使得当合约绩效奖励超过该阈值时,代理人的努力水平“跳跃式”增加。通过比较阶梯激励合约与其他两类激励合约发现,当代理人是风险厌恶型且代理人的产出完全依赖于其努力水平,委托人总是更偏好阶梯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精度的激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敏  艾兴政 《运筹与管理》2006,15(3):71-74,98
针对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价值的重要性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存的不对称信息问题,本文运用一个道德风险之前的逆向选择的混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如何激励零售商分享其私人精确的市场信息,并相应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委托代理的工程监理激励——监督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程建设中,业主和监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导致监理的道德风险问题,即监理的工作绩效会远远偏离业主的预定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引入监督成本和惩罚函数两个概念对传统的激励模型进行拓展,从而建立一个关于工程监理的激励监督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了业主的最优监督水平和相应的激励策略,并研究了业主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研究结果为业主对监理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种理论指导和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二级供应链中制造商隐藏成本信息和销售商隐藏努力行动引发的低效率问题,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 引入一个虚拟第三方为利他的 委托人, 建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下供应链协调模型, 来甄别制造商的真实成本且对销售商的努力实施有效激励, 并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供应链实现协调时各契约参数需满足的关系. 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协调契约能够激励制造商自愿真实上报成本信息, 刺激销售商寻求低成本的制造商进行合作并付出最优努力. 最后, 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契约模型对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郑军  胡蓉 《运筹与管理》2019,28(8):116-125
房地产金融的互联网化是当前金融市场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动态道德风险理论研究了互联网化房地产金融合约的最优性及其经济特征,并以动态合约的视角考虑了参与方的贝叶斯学习对互联网化房地产金融最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为了激励资信良好的融资方努力工作且排除资信欠佳的融资方,互联网化房地产金融合约不仅需权衡激励成本和收益以确定适当的努力激励强度,而且还需考虑因融资方的信息优势带来的信息租金。  相似文献   

6.
基金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基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基金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类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基金治理时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它们的研究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发展和完善基金市场都有重要意义.从博弈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同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这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在基金市场上存在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并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4):612-620
本文关注于委托代理问题中信息系统的选择问题,我们证明了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对独立的混合情形下,关于代理人类型信息的累积分布函数满足一阶随机占优(FSD)的选择标准,关于代理人行为信息的累积分布函数满足二阶随机占优(SSD)的选择标准。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对上述选择标准的含义进行直观解释。  相似文献   

8.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信贷风险分为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企业违约赖账的道德风险.本文运用相关知识建立了双方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均衡状态下双方的最优博弈策略,通过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和惩罚力度来激励借款人按合同规定投资某项目而不去投资高风险项目,以达到有效控制道德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考虑具有双边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问题,将解聘补偿和过度自信同时引入公司高管的激励契约,构建带有解聘补偿机制的过度自信高管动态激励模型,研究委托人解聘倾向对过度自信高管激励合同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委托人解聘倾向与高管的过度自信水平呈U型关系,高管代理人努力水平与高管的过度自信水平呈倒U型关系,适度的自信水平能够降低委托人的解聘倾向以及提高高管的努力水平;在引入解聘机制的情境下,解聘补偿能够有效抑制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降低委托人的解聘倾向,增加高管两期的努力水平;随着聘期的增加,高管第二期的努力水平低于第一期,委托人第二期的解聘倾向高于第一期;两个合同期内的补偿机制相互影响,表现在第二期的解聘补偿提高了委托人第一期的解聘倾向,导致高管第一期努力水平的下降,而第一期的解聘补偿提高了高管在第二期继续留任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高管和委托人在第二期的期望收益。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改革以及长期激励合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晖  单国莉 《大学数学》2006,22(3):60-66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难题,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从定量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分布的非对称,在此基础上并给出了降低或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线上回收模式采用\"线上分类交易+线下物流\"机制,可大幅提高交易效率,然而也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掌握回收平台的道德风险决策机理,对于解决行业困境至关重要。考虑一个线上回收平台向顾客收购两个等级旧产品的交易系统,其中顾客可能低估或高估持有产品等级。平台存在道德风险从顾客低估中获利;顾客可利用逆向选择规避该风险。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顾客的订单提交决策和平台的最优道德风险概率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并非总是存在不诚实动机,取决于产品质量分布以及双方争价的相对成本。研究结论对线上回收模式的监管和规范具有较强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2.
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和契约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建立了一个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给出了该博弈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的契约的具体形式。而这种基于博弈论的契约可以克服有成本的状态验证模型(CSV)及经典激励理论中承诺的可信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寒  邵云飞  代应  祝静 《运筹与管理》2018,27(6):131-139
针对研发外包中服务商道德风险防范与激励问题,在考虑服务商自有资金限制下,设计了研发外包支付契约,分析了契约的特性。研究表明,服务商自有资金的多少会影响支付契约的激励效果。当服务商自有资金很少时,支付契约对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激励效果较差。当服务商自有资金达到一定量时,随着自有资金的增多,支付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来越强,特别的当服务商自有资金超过很大一个量时,支付契约能激励服务商实现系统最优的工作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4.
动态多任务双边道德风险契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管理活动的动态性与多任务性的特点,将解聘补偿与解聘倾向引入动态多任务契约设计中,构建了基于解聘补偿的动态多任务双边道德风险契约。通过数理推导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最优契约设计,声誉效应和棘轮效应的度量,探讨了解聘倾向对于契约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解聘倾向的引入对于委托人的道德风险约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约束则取决于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的大小。在第2期契约中,解聘倾向对固定支付的影响取决于代理人保留收入与解聘补偿的差额。而第1期的契约设计要受到解聘补偿,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三者的综合影响。任务关联性对契约设计影响以及相应的实证分析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首先,指出了经理隐匿信息的道德风险行为对所有者的危害性.其次,构造了一个防范经理在签约后隐匿信息的报酬契约.再次,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给出了契约的最优解.最后,分析了最优契约的特征与性质.文章得到的一些结论对经理选任聘任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