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氨性硫酸盐溶液中,用N_(530)/P_(204)和N_(510)/P_(204)组成的协萃体系来萃取分离钴、镍。实验表明,国产羟肟类萃取剂(N_(530)、N_(510))与烷基磷酸萃取剂(P_(204))的混合物,对钴有良好的协萃作用。在pH≈9.5时,萃取率达到98%以上。而在类似的条件下萃取镍,则萃取率下降为10%以下。可见这两个协萃体系在类似上述的条件下,都有较好的分离钴、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pH8.5~9.5的范围内,用国产P_(204)从高SO_4_=离子浓度的氨性硫酸盐溶液中萃钴,萃取率为40~70%.为提高萃取率,我们使用了N_(530)/P_(204)协萃体系,并注意到N_(530)/P_(204)是适合于上述条件的很好的协萃体系,萃钴率可达到95%以上.在pH~8.6时,协萃平衡可大致表示为:CO~(2 ) 1.5(HR)_(1.34) NH_4A=CoHR_2A H~ NH_4~ 并且发现此协萃体系对镍无协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 N 1 9 2 3在p H6 的条件下对三价稀土离子的萃取,实验表 明 N 1 9 2 3作 为中性萃取剂配位于稀土原子,并且有较高的萃取率.分别选用三氯醋酸和硫氰酸根作为 阴离子,对 N 192 3作为萃取剂时两个体系的萃取行为、萃合物组成和配位数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TAN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钴、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以TAN为衍生试剂,用Triton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制浊点萃取富集铁(11)、钴(11)、镍(11)的各种条件,并于ODS柱上,用内舍4.5m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0.03mol·L^-1pH5.5HAcNaAc缓冲溶液的甲醇/水溶液(体积比为69;31)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65nm,流速为0.8mL·min^-1,发展了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钴、镍的新方法.在选定条件下,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对铁、钴、镍的检测限分别为0.1,0.1,0.03μg·L^-1.方法用于水样中铁(Ⅱ,Ⅲ)、钴(Ⅱ)、镍(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某些高分子量叔腔( N 23 ,和TBA ) 和氯化三烷基甲铵(N2o3) 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的行为 ,考查了水相酸度、被萃金属浓度 、萃取荆浓度 、温度和共存金属离子对萃取的影响 .用等温线法、斜率比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等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平衡的机理,表明萃取过程属于阴离子交换反应,萃合物金与试剂之比为l : 1 ?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N1923萃淋树脂分离富集金的柱上操作,结果表明N1923萃淋树脂是反相萃取色层的新固相,树脂上吸附的金可以用2%硫脲+1.0mol/LHCl或1%Na2SO3再生和重复用,且萃取剂流失少。含金氯化液经树脂分离富集后,金的测定结果与717^3树脂吸附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在TBP存在下,由于协同萃取作用,可以用苦酮酸和环已烷萃取微量钙。从而使钙离子与大量铬、铝、钛等高价离子相分离。将本方法应用于钢铁中微量钙的测定时,尚须先用甲基异丁酮分离大量铁,DDDC—氯仿萃取分离钴、镍、锰等二价金属离子。然后用苦酮酸—TBP—环已烷萃取钙,于稀盐酸反萃液中用偶氮氯膦Ⅲ或安替比林偶氮Ⅲ进行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醛肟类萃取剂AcorgaM5640、N902和Mextral5640H对含铜量为8.4 g/L高砷酸性废水进行萃取回收铜.通过考察三种萃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萃取率,结合三种萃取剂的市场价格,以高效、低价的原则选择出最佳的萃取剂Mextral5640H.萃取铜的最佳条件为:室温下,萃取剂Mext...  相似文献   

9.
石蜡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镍(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石蜡为固体萃取剂,镍-丁二酮肟显色体系为例进行实验,探索出一种新的固相吸光光度法-石蜡相吸光光度法,镍在(0 ̄60)μg/30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铅合金中微量镍的分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K比例H点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铁钴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钴镍化学性质相似,常常共存于同一试样中,在pH=8.7缓冲溶液中均能与试剂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发生显色反应,其吸收光谱相互重叠。以H点标准加入法为基础,结合K比例(系数倍率)法,对该混合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不经分离,直接同时测定茶叶中铁、钴、镍的新方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中N、P对幼苗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EC1.11.1.6)、乙醇酸氧化酶(Glecolateoxidase,GO,EC1.3.3.1)、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EC1.11.1.7)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P(分别;在0~4.28mmol·L-1、0~0.2mmol·L-1范围)可诱导CAT活性增大,而后下降,N、P浓度分别超过8.56mmol·L-1和0.4mmol·L-1后,活性又升高;POD的活性变化与CAT变化很相似.N、P浓度分别在0~6.42mmol·L-1、0~0.3mmol·L-1范围,GO活性随N、P浓度增高而活性下降,超过6.42mmol·L-1、0.3mmol·L-1后,则随N、P浓度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高浓度N、P可提高水稻的光呼吸的结果.另外,污水中N、P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低浓度污水N、P促进根生长,高浓度N、P抑制根生长  相似文献   

13.
在多聚磷酸三甲基硅酯(PPSE)的存在下,2,6-二异丙基苯胺和丁二酸缩合可以高产率地得到N,N′,N″-三(2,6-二异丙基苯胺基)-2,5-二亚胺吡咯(1).化合物1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高分辨质谱和单晶结构衍射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是虾类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 在1 mg/L 非离子氨态氮和1 mg/L 亚硝态氮的作用条件下, 罗氏沼虾血清、肝胰腺和肌肉中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同, 经1、4、7 及10 天处理后, 血清和肌肉酚氧化酶活力均有所降低, 而肝胰腺的酚氧化酶活力则略有增高;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基本变化过程为, 先增高后降低;各组织的两种磷酸酶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酚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判断虾类免疫抗病能力的指标, 而两种磷酸酶活性则仅可作辅助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集团结构适应性原理探讨CH_3OH、C_6H_6、CH_3C0CH_3及DMF等二十四种溶齐Et_3N EtI,Me_3N O_2N-(?)-Cl及C_5H_5N CH_3I等反应速率的影响.发现溶剂化作用与溶剂分子及反应物分子(或过渡态分子)的特征集团之间结构适应性十分重要.即使对于同一类型的Menschuthin反应,反应的一般特征虽然相同,但随着反应分子结构的改变,反应机理细节亦会有所变化.当溶剂分子的特征集团结构与反应机理特征相适应时 溶剂对反应速率往往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不相适应时,往往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当前移动GIS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移动空间信息数据分发新需求的基础上,对在移动环境中数据量大、无线信号不稳定情况下的服务访问、数据传输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入对等网络(P2P)技术,解决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客户端因受网络质量影响和大规模空间数据显示耗时长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移动GIS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实验表明,通过P2P服务缓存下载和地图服务渐进式传输方式,能有效缩短用户访问的响应时间,改善因网络不稳定造成数据丢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人t-PA P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PCR方法获得编码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r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C端P区肽段的DNA,并经测序证实,长810bp,含有全部的t-PA的丝氨酸蛋白酶编码序列.将这段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经SDS-PAGE检测转化菌株中表达出分子量约29×103的蛋白,用纤维平板法测定激活纤溶活性,结果表明表达的t-PA蛋白C端P区具有很强的激活纤溶蛋白酶原的活性.证实t-PA蛋白C端P区的酶结构区的功能是独立的,其生物活性不受其它区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在云计算平台上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并行处理与访问,针对动态增长的异构资源所具有的集成与共享所形成的超强计算力结合网格计算,从基于服务计算的角度分析了云计算与网格计算2个不同框架体系的集成问题,探讨了一种资源与服务的统一描述机制,提出了云格体系下的一种分组生成树的P2P网络动态资源与服务发现算法,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与访问.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