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硝酸镧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采用肝癌发生的短期动物模型, 连续用0.2, 10 mg·kg-1的La(NO3)3灌胃2个月后, 观察了不同剂量La(NO3)3对大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脏中细胞周期素D1和P16及PCNA的表达, 并做半定量分析. 同时取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 结果表明, 0.2 mg·kg-1剂量硝酸镧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肝癌前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cyclinD1, PCNA表达下降, P16表达上升, 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 提示低剂量硝酸镧具有一定阻抑肝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腐霉菌(Pythium s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稀土螯合物和申嗪霉素处理对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合成稀土螯合物的吲哚丁酸和LaCl_3对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在试验所设浓度范围内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而所有处理浓度下稀土螯合物和申嗪霉素处理均能对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抑制力差异较大。稀土螯合物和申嗪霉素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范围分别在121~476和73~267 mg·L~(-1)之间。综合考虑EC_(50)值和EC_(95)值,两种活性物质对腐霉菌的抑制力排序为:申嗪霉素RI;对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力排序为RI申嗪霉素。不同浓度的稀土螯合物使3种病原菌菌丝形态发生类似的变化,通过引起菌丝的异常生长,菌丝细胞内容物外渗,菌丝出现不规则褶皱缢缩、弯曲、折叠甚至断裂现象,菌丝表面粗糙,多个菌丝发生融合、黏连现象,菌丝尖端有的膨大、有的扭曲变形,菌丝产生分支增多,节间变短等问题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矮牵牛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探讨硝酸稀土对NaCl胁迫下矮牵牛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采用90 mg·L-1硝酸稀土对0.4%的NaCl胁迫下矮牵牛的株高、单株鲜重和根长有明显的缓解效应,分别为:14.5%,19.9%和53.2%,对生根率缓解效应不明显;当NaCl浓度为0.8%,硝酸稀土对株高和单株鲜重缓解效应不明显,对根长和生根率反而有抑制作用,抑制效应分别达到34.6%和48.4%.在一定范围内硝酸稀土对NaCl胁迫矮牵牛根系的POD,SOD和CAT同工酶的活性均有促进作用,表达种类无明显变化.随着硝酸稀土处理浓度的提高,叶片POD同工酶活性呈现低-高-低变化,表达种类无明显变化;SOD同工酶活性增强,表达种类增多;CAT同工酶活性下降,表达种类减少.  相似文献   

4.
钕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为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硝酸钕(0,5,10,25,50,100 mg·L-1)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25 mg·L-1硝酸钕处理的表现最突出:这两个处理的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胞间CO2浓度(Ci)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且10 mg·L-1硝酸钕处理的果实产量最高、品质最佳。100 mg·L-1硝酸钕处理对甜瓜生长后期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降低了果实产量和品质。25 mg·L-1硝酸钕处理浓度较高,但对于甜瓜光合、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与10 mg·L-1硝酸钕处理并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10mg·L-1硝酸钕可以作为稀土钕在甜瓜生产上应用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5.
镧对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及其致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琼脂平板生长速率法及液体培养基培养测定了La对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作用和毒力,并测定了其对病菌胞外的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几种致病酶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浓度升高,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固体培养上所测定的对病菌的EC50和EC95分别为171.9和667.7mg·L-1;在液体培养基中所测定的EC50和EC95分别为111 4和500 7mg·L-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a提高了单位量菌丝所产生3种致病酶的活性,但由于对菌丝生长量的强烈抑制,使病菌胞外3种致病酶的总量或总活性受到抑制,减低了病菌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镧来固体培养美洲商陆毛状根,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毛状根的商陆皂苷含量、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酶活性,以探讨镧对美洲商陆毛状根生长及其次生代谢影响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镧浓度低于10.0 mg·L~(-1)可促进毛状根的生长,其中以5.0 mg·L~(-1)镧处理的毛状根生物量最大,而高于20.0 mg·L~(-1)镧则抑制毛状根生长,但其皂苷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低于10.0 mg·L~(-1)镧可提高毛状根SOD活性,其中以1.0 mg·L~(-1)镧的SOD活性最高;而镧浓度为0.5 mg·L~(-1)时,毛状根的POD活性最高,大于0.5 mg·L~(-1)时,POD活性随着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毛状根PAL活性及其皂苷含量则随着镧浓度增大而逐渐提高。表明镧可能通过提高毛状根的抗氧化酶和PAL活性而影响其生长和皂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镧对水稻磷吸收及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分根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水稻生长, 根、茎、籽粒磷含量, 磷吸收及体内磷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浓度镧(0.05~1.5 mg·L-1)提高水稻产量;高浓度镧 (9 mg·L-1~30 mg·L-1) 降低水稻产量. 当镧浓度为0.05~0.75 mg·L-1时, La对水稻茎杆和根干重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在La浓度为6~30 mg·L-1时, 水稻根重显著降低. 镧显著增加根中磷的含量, 降低茎和籽粒中磷的含量, 显著增加根对磷的吸收. 低浓度镧 (0.05~3 mg·L-1) 促进籽粒磷吸收, 而高浓度镧 (6~30 mg·L-1) 减少籽粒磷吸收. 镧显著增加茎和根中络合态磷(EDTA-P)和无机态磷(inorganic-P)含量, 且根中络合态磷和无机态磷的增加占根中总磷增加的80%以上. 当镧浓度为0.05~0.75 mg·L-1, La增加根中核磷(nucleic-P)含量, 而当镧浓度为30 mg·L-1, La降低根中核磷和酯磷(ester-P)含量; La增加根和茎中残渣态磷(residue-P)含量. 文中还讨论了磷的形态与作物磷吸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棚棚  杨杰  俞丹  王炜 《应用化学》2013,30(5):590-595
采用化学镀法(镀液中加入适量的稀土镧)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腈纶纤维表面沉积金属银,由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极化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曲线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硝酸镧对化学镀银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液中加入适宜的硝酸镧,银的沉积速率和腈纶纤维表面银镀层的表面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电化学测试表明,镀银液中增大硝酸镧的浓度(0~0.01 g/L),阴极极化曲线极化度增大,氧化还原峰的电流上升,电沉积的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稀土氧化物中氟(F)和氯(Cl)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全自动高温水解仪对氧化镧铈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利用氢氧根体系离子色谱仪检测吸收液中F-、Cl-离子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全自动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氧化镧铈中的F、Cl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前处理方法过程复杂、分析时间慢、极易受人为干扰的问题。称取0.3g氧化镧铈样品,在氧气流量为300 mL/min,1100 ℃高温下水解燃烧20 min,吸收定容为体积20mL的吸收液,以NAOH(15mmol/L)作为淋洗液,经色谱柱分离,测得F-与Cl-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5.00 m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离子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03mg/L和0.12mg/L。全自动高温水解仪联用离子色谱仪检测系统对氧化镧铈中F-的平均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为98.4%,标准偏差RSD为0.94%;对Cl-的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为97.8%,RSD为2.86%。说明该方法较高准确度及精密度,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满足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测试需求,为稀土氧化中氟、氯元素含量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稀土工业生产对环保、经济的沉淀剂及沉淀技术的需求,以氯化镧料液为原料,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为复合沉淀剂制备了碳酸镧和氧化镧。研究了加料方式、复合沉淀剂配比、反应温度、料液浓度、料液及沉淀剂的流量、沉淀过程pH值范围、添加晶种等因素对碳酸镧形貌、粒度及氧化镧中Cl~-,Na2O含量和稀土总量(REO)等理化性能的影响,运用SEM、粒度分析、XRD等手段对碳酸镧或对应氧化镧形貌、粒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复合沉淀剂中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30℃,料液浓度为110g·L-1,料液流量为6.0mL·min-1,沉淀过程pH值为4.0~4.5,在添加适量碳酸镧晶种和并流加料的条件下,可获得易沉降,粒度D50为23.46μm,形貌为片状堆叠成的类球形La2(CO3)3·8H2O晶体;灼烧后氧化镧产品稀土总量为99.62%,Cl~-和Na2O含量分别为0.01%和0.001%,达到国家标准GB/T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