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基于超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高灵敏度扭曲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的周期达数毫米的超长周期光纤光栅(ULPFG),实验研究了这种新型ULPFG的扭曲特性,发现它的某些高阶谐振波长漂移与扭曲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方向相关性,其灵敏度可达0.2244nm/(rad/m),是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法写入的普通LPFG扭曲灵敏度的4倍.初步的理论分析表明,新型ULPFG横截面折变的非对称性以及导模与高阶包层模之间发生的耦合使得扭曲具有方向相关性和很高的灵敏度.基于这种ULPFG独特的扭曲特性,设计了一种可关键词:光纤传感光纤光栅2激光')\" href=\"#\">CO2激光扭曲测量双折射 相似文献
3.
双面曝光长周期光纤光栅偏振相关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高频CO2激光脉冲通过单面和双面曝光制作出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偏振相关损耗特性。单面曝光制作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由于光纤横截面折射率改变不均匀,对入射光偏振态有较强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偏振相关损耗较大;为了降低偏振相关损耗,在制作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过程中采用双面曝光的方法,以使其横截面折射率调制受高频CO2激光曝光改变均匀。实验数据显示,高频CO2激光脉冲制作的普通单面曝光长周期光纤光栅最大偏振相关损耗高达1.24 dB,而采用双面曝光的相同谐振峰值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偏振相关损耗则可降至0.42 dB。因此,双面曝光制作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能较好地克服入射光偏振态的不良影响,从而满足对偏振敏感的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灵敏度的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模型 ,提出了一种等强度梁与波纹管相结合的高灵敏度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强传感器 ,推导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波中心波长相对偏移量与压强之间的解析关系式 ,从理论和实验上给出了压强灵敏度系数。该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压强灵敏度系数分别是 1.4 76× 10 -2 MPa-1、1.35× 10 -2 MPa-1,是裸光纤光栅的 74 5 5倍和 6 80 8倍 ,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同时指出通过调节等强度梁和波纹管的参量 ,可以将该传感器的压强灵敏度系数做得很高 ,直至破坏了光纤布拉格光栅。 相似文献
5.
长周期光纤光栅气敏薄膜传感器结构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基于三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型,研究了包层表面涂覆一层溶胶凝胶气敏薄膜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Sn与薄膜光学参量(折射率n3和厚度h3)和光纤光栅结构参量(光栅周期、折变量和光栅长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最优化数值方法,找到了获得高灵敏度所需的最佳膜层光学参量和光栅结构参量。理论计算表明,该类型传感器对膜层折射率的测量分辨率高达10-8。实验上制作了对乙醇气体敏感的传感器,并证实了传感器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马一巍;田甜;耿涛;苑立波 《光学学报》2024,(11):266-272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基于螺旋形纤芯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扭转传感器。首先利用激光器对单模光纤进行周期性的多面蚀刻,然后对加工完成的光纤结构进行熔融加热,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结构表面的凹槽形状可以转化为内部纤芯的变形。当该传感器受到外界施加的扭转时,其纤芯的螺旋状态会被改变,从而使得结构纤芯和包层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达到提升传感器扭转灵敏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芯长周期光纤光栅在-18.42 rad/m至18.42 rad/m的测量范围内的扭转灵敏度可以达到0.37 nm/(rad/m),同时该传感器具有1.75 mm的紧凑长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纤光栅的高灵敏度流速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纤光栅压强传感机构和汾丘里管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流速传感器,并推导了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漂移量与流速的关系式。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稳定性较好,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流速的增加而不断向短波方向漂移,而带宽几乎没有变化,实验和理论符合得较好。该流速传感器的动态感测范围为51.0~148.2 mm/s,在该范围内,至少可感测到0.3 mm/s的流速变化,这是目前所报道的最优值。优化光纤光栅压强传感机构及汾丘里管的参量,可测量其它速度段的流速,并可进一步提高传感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双峰谐振效应的镀金属长周期光纤光栅液体浓度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中的双峰谐振效应,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高灵敏度,提出了一种新型镀金属光纤光栅液体浓度传感器.采用双包层结构模型和耦合模理论,分析r镀金属长周期光纤光栅双峰效应的谐振特性,环境折射率的传感特性以及金属膜厚对双峰LPFG灵敏度的影响.实验上制作了具有双峰效应的镀银膜长周期光纤... 相似文献
12.
13.
Chao-Wei Wu 《Fiber and Integrated Optics》2016,35(1):22-28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process to fabricate notch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for CO2 gas sensing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In the gas sensing test, the 15% mixed CO2 gas was use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O2 adsorption by the amine-modified nanoporous silica foams of the notch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sensor. The results shows the spectra were changed with the CO2 gas flow within 13 min. During the absorption proces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esonant dip was decreased by 2.884?dB. Therefore, the proposed notch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gas sensor shows good performance and is suitable as a gas sensor for monitoring the CO2 adsorp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15.
对长周期光纤光栅和双锥形光纤之间的倏逝波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由于锥形光纤和长周期光纤光栅物理边界外倏逝波之间的交叠,长周期光纤光栅产生的包层模,可以耦合到锥形光纤的包层模并从锥形光纤的纤芯输出。要获得高的耦合效率,应满足模式匹配的条件,同时要尽量减小两光纤之间的距离。耦合特性还与长周期光栅和双锥形光纤的相对位置有关,为获得高的耦合效率,耦合区应位于长周期光栅区的后面。这种倏逝波耦合作用,为监测实际应用系统中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利用锥形光纤和长周期光纤光栅开发新型光纤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薄膜参量变化引起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重组机制,系统研究了光纤包层半径变化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薄膜参量下包层半径的减小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增大传感器对薄膜参量变化响应的动态范围,但减小包层半径对传感器的增敏效应随薄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氢氟酸腐蚀减小包层半径,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在包层表面镀制PAH/PAA薄膜,镀膜过程中光纤光栅输出的光谱数据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半径为39μm、膜厚为424nm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在溶液pH值检测中的灵敏度达3.93nm/pHU,比标准包层时的灵敏度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7.
单长周期光栅迈克耳孙干涉仪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长周期光栅迈克耳孙(Michelson)干涉仪是由尾纤端面蒸镀高反膜的单根长周期光纤光栅构成。入射光经长周期光栅后,部分被耦合到包层中传输。经过包层和纤芯传输的光信号经尾纤端面反射后,重新耦合回到长周期光栅中,在光栅区域形成干涉。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其光谱响应的影响。从实验上得到了干涉光谱的谐振峰波长位移与光纤段温度变化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其温度系数为31.3pm/℃。表明这种结构可用于高温传感或作为波分复用滤波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