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A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的烧孔和光学双稳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峻刘正东  尤素萍 《物理学报》2006,55(12):6410-6413
研究了准A型四能级原子与两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发现在弱探测场下系统驱动场拉比频率改变时,其色散曲线会呈现出烧孔现象,吸收增益曲线会出现全增益区以及宽而平坦的电磁感应透明窗口.另外,色散曲线随探测场拉比频率相位的演化会呈现出光学双稳态效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ripod-type四能级原子与三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干涉效应.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当控制场的拉比频率改变时,探测场对应的介质色散曲线可以实现从反常色散到正常色散的转变,出现了开关效应.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共振-近共振区域会出现电磁感应透明.  相似文献   

3.
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对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丽英  刘正东 《物理学报》2005,54(8):3641-3645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弱场条件下对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结果发 现,通过调制能级间附加的外场强度,该系统呈现出电磁感应透明特性,出现增益区并伴有 较大负折射率的色散效应.同时还发现,当外加场的拉比频率相位发生改变时,系统对探测 光场的吸收和色散将随之变化. 关键词: 电磁感应透明 自发辐射 量子干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闭合的Tripod-type四能级原子系统,使系统在三模光场相互作用下,利用量子干涉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当改变控制场的拉比频率时,探测场对应的介质色散曲线可以实现从反常色散到正常色散的转变,出现了开关效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近共振区域会出现电磁感应透明.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控制场的变化对M型五能级原子系统相对于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等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控制场拉比频率时,系统的吸收和色散性质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特定区域会呈现电磁感应透明窗口,其中透明窗口的数量与外加控制场数目成正比,而透明窗口宽度与拉比频率大小相关,拉比频率越大,透明窗口越平坦,当拉比频率减小,透明窗口变窄同时介质色散增强可获得慢光速光脉冲.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控制场的变化对M型五能级原子系统相对于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等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控制场拉比频率时,系统的吸收和色散性质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特定区域会呈现电磁感应透明窗口,其中透明窗口的数量与外加控制场数目成正比,而透明窗口宽度与拉比频率大小相关,拉比频率越大,透明窗口越平坦,当拉比频率减小,透明窗口变窄同时介质色散增强可获得慢光速光脉冲.  相似文献   

7.
陈峻  刘正东  郑军  方慧娟 《物理学报》2007,56(11):6441-6445
多能级系统中的vacuum-induced coherence(VIC)效应是一种重要的量子干涉效应,研究了VIC效应导致的系统电磁感应透明现象,并且改变了系统的吸收、增益和色散等性质,分析了在发生VIC效应时系统能级粒子数分布规律.另外,考虑复数拉比频率的相位变化时系统可呈现出光学双稳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开放的非共振ladder型三能级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系统的非线性精确解,利用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系统各参量的变化对激光场的增益和色散的影响.作者得到以下结论:当探测激光场和驱动场都共振时,无论其他参量如何变化,色散为零.当仅有探测场失谐(驱动场失谐)时,增益和色散随探测场失谐(驱动场失谐)的变化曲线分别具有偶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当探测场和驱动场皆失谐时,这种对称性消失;适当调节探测激光场或(和)驱动场的失谐可获得最大或较大的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和无吸收高色散.增益和色散(粒子数差绝对值)随原子注入速率之比的增加单调增加(单调减小),且原子退出速率越大增加(减小)得越快.在探测场和驱动场适当失谐的情况下,保持系统其他参量不变,非相干泵浦速率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取值时,才能获得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并存在一个增益极大值.改变探测场或驱动场Rabi频率对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的影响与非相干泵浦速率改变时的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三能级原子与多模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系统,从系统的密度矩阵运动方程出发讨论了无粒子数反转探测场的增益条件,发现当驱动场拉比频率取5,探测场拉比频率取1,非相干抽运取3,驱动场失谐量取3时,系统可以在偏离共振的两端获得粒子数无反转而相应的探测场获得了增益,即实现了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其在光通信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卜凡阁  乔红霞  马慧  樊锡君 《光子学报》2008,37(10):2089-2093
利用具有自发辐射诱导相干开放四能级系统的定态数值解,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探测场和驱动场之间的相对位相Φ对探测场增益(吸收)以及粒子数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相对位相的控制,可以实现探测场无反转增益和色散的周期性放大和减弱,并能得到无吸收高色散;Φ=α的色散曲线与Φ=α+π/2的增益曲线相似;在探测场共振条件下,适当调节相对位相,可以使无反转激光(LWI)增益达到最大.还研究了粒子注入和退出速率的变化对位相相关的LWI增益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准Λ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弱场中的增益及电磁感应透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英  刘正东  陈峻 《光学学报》2006,26(9):1419-1423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稳态下准型四能级原子与两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对探测场的增益以及与粒子数布居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即使在场较弱的情况下,随着探测场和它所对应能级间跃迁频率失谐量的变化,系统在所有拉比频率相位为零时对探测光总会同时呈现三个增益峰和两个固定的产生电磁感应透明(EIT)现象的位置,并且当系统呈现电磁感应透明的同时,探测场所对应的高能级粒子数为零;而拉比频率相位的变化则会导致系统对探测光既有吸收也有增益,并且也呈现电磁感应透明现象,但仅仅相位的变化并不影响高能级的粒子数分布。值得注意的是该结果均在精确求解下所得。  相似文献   

12.
王丽  卢成 《物理学报》2011,60(4):44203-044203
在n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研究了电磁感应吸收的非线性理论.结果表明:探测光的拉比频率和衰减分配系数A影响非线性吸收,进而影响介质吸收.当探测光光强较弱时,介质吸收和线性吸收一致,均表现为电磁感应吸收特征;当探测光光强增大时,介质吸收和线性吸收不再一致,介质吸收曲线将会呈现出烧孔现象;当探测光光强增大到控制光(或信号光)光强时,介质吸收表现出很大的增益现象.同时,非线性吸收受到衰减分配系数A的影响,即使在探测场很弱的条件下,随着A值的减小,介质吸收由电磁感应吸收现象表 关键词: 电磁感应吸收 非线性吸收 增益现象 n型四能级原子系统  相似文献   

13.
高强  宋同强 《物理学报》2012,61(14):144205-144205
研究了在引入非相干抽运的情况下,循环跃迁的Δ型共振三能级系统中产生的无反转激光.利用主方程的方法, 导出了缀饰态中强相干场极限下布居数项和相干项的稳态近似解析解以及产生无反转激光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布居数分布、 系统增益对探测场和相干场拉比频率的依赖性以及随时间的演化规律. 结果表明:无论各个参量取何值,共振Δ型三能级系统总是处于无粒子数反转的状态; 只要探测场或相干场之中有一个为强场,便可产生无反转激光; 当其中任意一个场远强于另一个场时,系统的无反转增益将不再依赖于任何一个场的拉比频率.  相似文献   

14.
准A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弱场中的增益及电磁感应透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稳态下准型四能级原子与两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对探测场的增益以及与粒子数布居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即使在场较弱的情况下,随着探测场和它所对应能级间跃迁频率失谐量的变化,系统在所有拉比频率相位为零时对探测光总会同时呈现三个增益峰和两个固定的产生电磁感应透明(EIT)现象的位置,并且当系统呈现电磁感应透明的同时,探测场所对应的高能级粒子数为零;而拉比频率相位的变化则会导致系统对探测光既有吸收也有增益,并且也呈现电磁感应透明现象,但仅仅相位的变化并不影响高能级的粒子数分布。值得注意的是该结果均在精确求解下所得。  相似文献   

15.
在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理论分析了外加相干控制场的强度变化对电磁感应透明和Kerr非线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外加的耦合场和抽运场的强度从相等变得不相等时,原子系统对探测场的吸收曲线从一个透明窗口逐渐变成了具有两个透明点的增益区间,透明点的位置、增益值的大小以及增益区间的宽度都与变化着的外场的拉比频率密切相关;当两个外场强度较弱并且相对强度减小时,Kerr非线性效应有所增强但同时伴随有吸收;而当两个外场的强度较强并且相对强度增大时,Kerr非线性的峰值也随之增大并且逐渐与透明点对应,即获得了无吸收巨Kerr非线性效应.研究还发现,抽运场的强度变化对Kerr非线性增强的影响作用较耦合场要大.  相似文献   

16.
对Λ型能级系统连续波无反转增益效应的研究表明,在耦合光的拉比频率小于多普勒宽度的情况下,多普勒加宽的非匹配能级系统(耦合光波长λc小于探测光波长λp)的无反转增益不仅存在,而且还强于匹配系统(λc=λp)的无反转增益,文中从与无反转增益紧密联系的电磁感应透明(EIT)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满足Fg=2Fe=1跃迁的开放简并二能级原子系统在磁场作用下的量子相干效应。该模型中,驱动场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且与探针光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由于驱动场和塞曼分裂对原子的耦合作用,在不同驱动场拉比频率作用下将会分别出现电磁诱导透明(EIT)和电磁诱导吸收(EIA)效应,同时伴随相应的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通过控制驱动场强度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量子相干效应,同时实现光速调控。  相似文献   

18.
分析N-A型原子系统的原子极化率,结果表明即使在全共振条件下,EIT效应并不一定产生,介质对信号场的色散和吸收关系与所有场的复拉比频率有关.信号场传播方程的解析分析表明,此系统可以把一束光分成不同频率的N束光,并且其强度和相位是可控的.暗态极化子分析表明它还可以用作1→N量子分束器,产生多体纠缠态.  相似文献   

19.
对∧型能级系统连续波无反转增益效应的研究表明,在耦合光的拉比频率小于多普勒宽度的情况下,多普勒加宽的非匹配能级系统(耦合光波长λc小于探测光波长λp)的无反转增益不仅存在,而且还强于匹配系统(λc=λp)的无反转增益,文中从与无反转增益紧密联系的电磁感应透明(EIT)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李昂 《发光学报》2012,33(4):433-439
在微波场闭合的三能级Lambda系统中计算了弱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特性,发现闭合原子系统中的量子干涉导致弱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特性依赖于施加场的相对位相。通过调节相对位相,获得了大的无反转增益和零吸收的高折射率。在三光子非共振的情况下,探测增益和吸收呈现随时间的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