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国君 《化学教育》1999,20(3):24-25
作者就高中学生化学成绩的差异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学习化学感到困难的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文阐述了这次调查的形式、方法和调查结果以及本次调查给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梁华 《化学教育》1989,10(2):25
普通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自控力差。学生成绩的差异除个别智力较差外,多数是心理品质没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从初三学生的认识特征出发,有计划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1. 抓"预习测验" 引导学生想练结合对初中生来说,每门新课开始时,都想学好。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用"预习测验"的方式,激励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邓璐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12,33(4):59-62
从历年高考生的答题情况及高三复习需求出发,提出“化学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同时,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共同发展趋势,设计与开发出以培养学生“化学非智力因素”、提高高考成绩为目的的“高考化学非智力因素测练网”.介绍了网站的特点和操作流程,并针对网站的学习效果进行实践研究,比较网站的“在线测试”功能与传统纸笔测试对学生化学智力与非智力水平的训练成效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对网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定 《化学教育》1994,15(8):25-30
本文通过对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调查分析了化学学习方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优生与差生化学学习差异性的原因,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改善化学学习方法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不同认识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化学探究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对化学探究学习各要素的影响,典型建构认识论者认为兴趣、意志是影响化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形成假设、收集证据是受非智力因素影响最显著的探究要素;典型机械认识论者认为动机是影响化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形成假设、得出结论是受非智力因素影响最显著的探究要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就如何搞好化学探究学习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曦 《化学教育》1999,20(5):16-18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多种原因和错误的导向,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差生在班级里的作用,使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还影响了班集体学习兴趣的稳定,从而将教师自己与学生卷入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何刚 《化学教育》2004,25(5):33-35
化学计算类问题是化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类型,解决计算类问题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尤其差生),害怕化学计算,主要原因一是忽视了对学生加强解题策略与技巧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二是学科问题解决法的教研有待于全面、深入地展开。在此,本人略谈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了Nd、Eu与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及直接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稀土与大多数染料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含磺酸基的染料之间只形成磺酸盐,与含羧酸基的染料之间形成羧酸盐。只有与酸性媒介染料之间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结构与铬及其配合物相似。  相似文献   

9.
徐远征 《化学教育》1990,11(1):45-46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在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于教学活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具体了解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现状和变化,探究引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原因,以利改进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论原始土壤的成土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申并阐明了原始成土过程的4个时期。即以岩生微形生物着生、生物物理风化层的出现为始发标志的“岩漆”时期;地衣着生并见有生物风化层和细土出现的突变跃进时期;苔藓植物着生并形成细土层的巩固发展时期;和高等植物着生和原始土壤形成定型时期。不难想象整个土壤形成过程是和陆生生物的起源、演变、进化相紧密联系,并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就是说没有陆生生物,就没有土壤;没有土壤的发生和发展,也就谈不上陆生生物的演变和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